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7期

特色化融合提升傳播力的溫報探索

方立明
2018年09月25日10:34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特色化融合提升傳播力的溫報探索

  優化內容品質,實現全國性重大主題報道本土化落地﹔拓寬傳播渠道,媒體融合構建現代傳播體系﹔培養新聞鐵軍,深化創業創新的人才供給側改革。溫州日報報業集團通過一系列創新性探索,讓新聞成為有吸引力的事業,讓記者成為有成就感的職業,讓報業成為有幸福感的美麗家園。

  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深刻改變了輿論傳播格局,也對傳統主流媒體造成強烈沖擊。作為肩負輿論引領責任的黨報集團,亟須通過媒體融合、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傳播力,建成具有競爭力和強大實力的新型主流媒體。近年來,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為指導,立足本地社情民意和長期沉澱的優質內容、品牌資源、人才優勢,大力建設“品質報業、效益報業、素質報業”,走出了一條傳播力提升的特色化融合之路。

  新時代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昭示著我們已經邁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伴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改變,2018年必將成為一個特殊的年份:既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這個重要年份,對媒體融合發展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媒體融合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由中宣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陣地和輿論生態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和意識形態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穩中向好”,總體環境不斷優化。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媒體融合已成為業界共識,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浙報集團“媒立方”為代表的媒體融合樣本,成為業界學習的經典案例,從融資訊到融平台,從內部融合到外部融合,媒體融合逐步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傳播方式更加多元

  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已成為大勢所趨,算法推薦也在不斷升級,基於用戶身份、喜好、關系的信息推薦將更加廣泛應用於個性化內容生產和制作中。為適應碎片化閱讀方式,內容傳播方式將更加多樣化,文字、圖片、聲頻、視頻將通過AR、VR、H5、短視頻等形態更深度地進行融合,為用戶帶來沉浸式體驗。新技術、新方式在造成媒體人“本領恐慌”的同時,也為黨媒提升內容生產能力、傳播影響提供了新的契機。

  人才機制改革亟須深化

  傳統媒體的生存壓力不僅僅停留在市場份額的大幅減少,“對新媒體類專業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吸附能力不足”“自身優秀人才的大量流失,並轉向新興媒體”等逆差現象更應該引起警惕。同時,地方媒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培養了大量的採編和廣告經營人才,但隨著媒體產業的發展和傳播形態的不斷更新,存在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等問題,在資本運營、技術研發等方面的人才短板也日益顯現。

  立足自身特色的實踐探索

  2014年8月,中央提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戰略。而早在2013年初,溫報集團就以溫州都市報為試點,先行先試,率先開展媒體融合轉型,以理念、渠道、流程“三大再造”推進融合探索,並入選了全國高校“媒體融合教學十大經典案例”。結合現代傳媒特點和信息技術變化,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溫報集團的媒體融合既有與國內其他黨報集團的相同之處,也立足溫州獨特的市情社情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探索。

  優化內容品質,實現全國性重大主題報道本土化落地

  內容是新聞媒體的靈魂,也是主流媒體傳播力提升的基礎。重大主題報道是黨報集團新聞宣傳、輿論引導的重要價值坐標和著力點,而地方媒體由於區域限制,很難在全國性重大主題報道上大有作為,隻能按“規定動作”亦步亦趨,做一些會議報道和政策解讀。

  溫報集團努力突圍地方媒體的區域限制,在內容上尋找國家戰略與地方特色的結合點,把頂層設計拉近到基層實踐,實現“硬主題”的“軟著陸”,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響應聯動,在報道區域上則從溫州出發走向全國、拓展到全球。近年來,幾乎每年都策劃推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重大主題報道,新聞作品已連續6年榮獲全省重大主題報道策劃創新獎,獲獎數量和作品質量等連續7年名列全省地市級黨報集團第一。

  2013年,圍繞改革開放35周年,溫報集團推出“從溫州出發——尋找中國的改革印記”﹔2014年,推出“尋路改革——紀念14個沿海開放城市設立30周年尋訪報道”﹔2015年,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一帶一路’萬裡行”。這些報道先后獲得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今年,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溫報集團在元旦推出了“致敬新時代——溫州探路”系列報道,在此基礎上,於4月12日正式啟動“致敬新時代·奮斗溫商路——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球行大型採訪活動”。6報1網1刊選派百名採編人員,組成6個採訪團,沿著北上、南下、西進、東出4條線路,集中採訪3個月,行程上萬公裡,接力行走全國32個省區(市)以及東南亞、歐洲、美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奮斗”為主題,在全球尋訪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証者,講述溫州人40年的創業歷程、奮斗故事。截至6月中旬,採訪團已走訪6個省、直轄市的10多個城市,採訪溫商、專家學者30多人,刊發稿件100多篇、專版80多個,相關稿件和專題綜合訪問量100多萬。

  拓寬傳播渠道,媒體融合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破解媒體發展難題,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的必由之路。地市級媒體的融合發展,隻能根據自身實際,在實踐中摸索,通過構建現代化傳播體系,使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真正實現“一體化”,在相互融合滲透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在具體實踐中,溫報集團按照“移動優先、網絡隨行、紙媒精讀、中控集成”的傳播模式,構建了黨報、都市、財經三大融媒體傳播方陣,已有網站、客戶端、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報近10種新媒體形態,181個端口,新媒體穩定用戶超過1700萬。集團所屬5個移動客戶端,下載總量超過122萬﹔微信公眾號163個,粉絲總數883萬;微博賬號7個,粉絲總數698萬。

  溫報集團媒體融合的成效還體現在對輿論主導權的掌控上。為適應傳播主體和輿論聲音日趨多元化的趨勢,溫報集團先后搭建網絡問政平台和溫州辟謠舉報平台,在回應關注焦點、澄清謬誤是非、緩和社會情緒、推動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扮演了“輿論中樞”的作用。自去年9月開辦以來,網絡問政平台平均每個月接收來信2000封,回復率100%,滿意率達95%以上,榮獲2017中國移動互聯網與傳媒融合風雲榜政務新媒體平台示范獎。全國首個地市聯合辟謠平台——溫州辟謠舉報平台自2014年11月上線以來,已發布辟謠信息4602條,訪問量共約19968萬,先后榮獲全國網絡舉報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最佳創新應用政務微博,入選全國五大辟謠平台,榮獲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獎。

  面對復雜的國際輿論環境,新型主流媒體還肩負著在國際中傳遞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的重任。溫報集團通過發行海外手機報、收購華文報紙、建設國際新媒體平台,成功參與到我國國際傳播體系中來,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2014年8月15日,溫報集團成功收購《歐華時報》,更名為《歐華聯合時報》,並在德國、法國、荷蘭、西班牙等13個國家設立記者站,實現了從單純內容供應商向海外媒體運營者的華麗轉身。從新聞“走出去”的戰略高度來看,溫報集團跨國收購海外報紙開全國媒體之先河,同時也使集團傳媒布局進一步優化,影響力開始向國際范圍延伸。在2016年G20峰會期間,《歐華聯合時報》推出《G20魅力杭州》宣傳特刊,聯合分布在亞洲、歐洲、美洲、澳洲、非洲全球五大洲20個國家的100多家華文媒體同步刊發。從2015年起,舉辦“一帶一路”中國品牌世界行,先后走進意大利、俄羅斯等地,集中展示中國品牌形象,推介中國經濟發展成果。《歐華聯合時報》還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兩會、世界互聯網大會,通過海外報紙、手機報和新媒體進行現場報道,向海外傳播中國好聲音。

  培養新聞鐵軍,深化創業創新的人才供給側改革

  傳播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主流媒體要想提升自身的傳播力,就必須加強傳媒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溫報集團主動適應新時代媒體融合轉型新形勢,堅持內部挖潛和外部引入並舉,推動人才供給側改革,培養具有崇高理想信念、高尚職業操守、高超專業技能的新聞匠人、經管能人、融媒達人,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素質一流、真融深融、作風優良的新聞鐵軍,讓新聞成為有吸引力的事業,讓記者成為有成就感的職業,讓報業成為有幸福感的美麗家園。

  溫報集團結合事業發展、媒體融合需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啟動面向“雙一流”高校和海外留學人員的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通過新聞採編導師制、青年採編講武堂等特色載體,搭配專家學者講座授課、骨干講學等講壇、講學活動,推動新員工和骨干人才加強溝通交流,提升人才素質。集團現有正高職稱16人,副高職稱92人,相比2013年人數翻了一番,28名優秀員工被選為溫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傳媒人才既要培養也要激勵,需要及時有效、公平公正的激勵政策和機制,營造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呵護創業創新熱情的良好環境,探索解決人才集聚、創新活力和持續留住等問題,形成有效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人才激勵途徑,進一步激發生產力、提升傳播力。溫報集團組織“最美報人”系列評選活動,選出“最美記者”“最美編輯”等8個系列12名優秀個人。同時,出台“創業創新突出貢獻獎”獎勵辦法,推動媒體融合孵化器建設,激勵員工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評選出溫都貓電商平台、融媒體新聞中心、商報會展服務平台、溫都全媒體融合平台等創業創新突出貢獻項目35個,最高獎勵20萬元,創業創新突出貢獻個人13名,最高獎勵3萬元,激發干事創業活力,營造了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主流媒體提升傳播力的體會

  距離“媒體融合元年”已經過去4年了,這4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主動識變、積極求變、創新應變的過程。回顧以特色化融合提升傳播力的探索歷程,最大的體會主要是三個“堅持”:

  堅持方向導向

  黨媒姓黨,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是黨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核心要求,也是黨媒安身立命之根本。把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宣傳好、貫徹好是主流媒體提升傳播力的根本目的。要始終堅持方向、把好導向,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以專業的工作能力和職業操守,找對“方向”、掌握“火候”、拿准“尺度”,全方位、多層次滿足用戶需求,生產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堅持創新創優

  創新是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創優是提升發展質量的關鍵所在。媒體融合沒有既定方案,也沒有固定模式,隻能在改革發展中摸索規律、探索路徑。沒有品質、沒有效益、沒有素質的融合,都不是真融合。要抓牢融合發展時間窗口,在探索摸索中查找並補齊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改革創新、質量創優,促進傳統方式方法再造升級,主動融、深化融、真正融,以融合提品質、增效益、強素質,在壯大優勢、補齊短板中推動傳播力的持續提升。

  堅持實干實效

  提升傳播力,靠蠻干空干肯定沒有出路。遵循規律、順勢而為,才能不斷發展﹔違背規律、逆勢而動,不僅難以發展,還會受到規律的懲罰,付出巨大的代價。必須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媒體發展規律,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傳播形態和發展業態要有所區別,根據用戶特點、生產方式、技術手段,在內容表達、呈現形態、傳播渠道等方面實現差異化、協同化、個性化的生產和傳播。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看清形勢、適應趨勢、發揮優勢、乘勢而上,根據各項目標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以實干為導向,以實績論英雄,真抓實干、蹄疾步穩、務求實績,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招、發展有效。

  (作者系溫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