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創新·價值詮釋·儀式建構——
《國家寶藏》節目熱播原因探析
《國家寶藏》用文物承載歷史記憶、傳達人文精神、彰顯大國風范,在時尚與傳統的交織中折射出中華民族強烈的文化自信。本文從節目形式、文化價值以及傳播儀式等方面入手,分析熱播的原因,以期給文博類節目的發展帶來些許啟示。
2017年12月3日,中央電視台在綜藝頻道推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它打出“讓國寶活起來”的口號,由著名演員張國立擔任講解員,李晨、梁家輝、王剛、劉濤等演藝名流擔任國寶守護人。央視聯合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探究與交流。節目首期播出后,豆瓣評分高達9.4,繼而掀起收視熱潮,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是文博類節目的又一成功探索與實踐,
形式創新:故事演繹及名人植入
縱觀當前的電視熒屏,以“國寶”為題材的節目屢見不鮮,《鑒寶》《國寶檔案》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與之前的節目不同,《國家寶藏》將節目形態定義為“文博探索節目”,節目組大膽創新,首次將“高大上”的博物館呈現於綜藝舞台之上,給觀眾帶來了極強的新鮮感。
故事演繹:設置“劇場”,解讀文物的“前世”與“今生”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肯尼斯·伯克說過:“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設備”。故事作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它已然成為人們追尋現實、探索真諦的載體①。《國家寶藏》節目最大的創新點在於“小劇場”的設置,用故事化演繹的手法解讀文物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既能夠讓觀眾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國寶及其與現代人之間的淵源,又增強了節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
“前世傳奇”部分主要是通過舞台戲劇的方式來呈現並完成的微型歷史劇,由演員演繹一段基於史實合理想象和虛構的小故事,讓觀眾於欣賞之中品讀文物的精湛和歷史的厚重。在氣勢恢宏的《千裡江山圖》的“前世傳奇”中,畫卷的細致入微、栩栩如生和“天才畫家”王希孟高超的繪畫技藝讓觀眾贊嘆不已﹔“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的“前世傳奇”則講述了勾踐和寶劍之間錯綜復雜的故事,讓觀眾在欽佩越王勾踐以家國為重的寬廣胸襟的同時,又不禁為越王勾踐劍的命運(獻,則保百姓安寧﹔不獻,則保衛王者尊嚴)而唏噓不已。“今生故事”部分則是對當今生活的一種觀照,節目組選取了與國寶當下命運相關聯的現代人物,講述一個個關於“守護”的故事。在有著“瓷母”之稱的各種釉彩大瓶的“今生故事”中,年輕的故宮志願者講解員張甡甘心奉獻,樂於堅守。雖然已經在故宮做了長達5年的志願者,但他依舊對這份工作充滿了敬畏與熱情。除此之外,還有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志願者登台分享他們與故宮之間的故事。這種“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自然銜接的表達方式,實際上建構了兩個不同的“介質”——場景,有助於受眾了解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文物的認知,並起到豐富節目內容的作用。
“紀錄式綜藝”呈現: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縱觀之前的鑒寶類節目,大部分千篇一律,主要是專家向觀眾滔滔不絕地講述文物的專業知識。對於文博知識極其匱乏的觀眾來說,這種傳統的傳受方式難以引發情感的共鳴,最終讓節目變成了一種自娛自樂。除此之外,喧囂浮躁的社會心態和呆板陳舊的陳列方式很難讓人沉浸其中,感受文物的魅力。如何有效打開博物館裡的“奧秘”,讓它真正變得鮮活起來、親和起來,成為文博類節目面臨的一大難題。《國家寶藏》率先把綜藝和紀錄片兩種創作手法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種全新的紀錄式綜藝。這樣的呈現方式,不落窠臼的同時也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
此外,節目還運用了許多高科技手段,助力打造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360度全息影像技術、LED開合車台、冰屏柱等先進技術的運用,不僅逼真地展示了每件文物的細節,將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得淋漓盡致,還通過酷炫多姿的舞美效果搭配合理虛構的故事演繹,將觀眾拉入到文物所在的歷史情境中,帶給觀眾穿越古今的新奇體驗。歷史與現代交織,時尚與傳統融合,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具有極強的縱深感。
名人植入:拓展受眾群體,增強節目看點
在此之前的“鑒寶”節目,往往隻有文物專家“孤身一人”講解,模式單一,缺乏互動,難以吸引中青年受眾。《國家寶藏》則採用了“名人植入”的手段,打造節目品牌的同時也“俘獲”了一批年輕受眾。
一方面,明星“守護人”的引入拓展了受眾群體,助力節目年輕化。節目組邀請了王凱、段奕宏、馬蘇等27位演藝名人擔當國寶守護人,生動形象地演繹並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這是節目最大的亮點之一。在第一期節目中,“石鼓”的守護人梁家輝先生在演繹司馬池與司馬光父子二人守護石鼓故事的過程中,始終飽含深情,表演惟妙惟肖,人物刻畫可謂入木三分。各種釉彩大瓶的國寶守護人王凱,飾演有著“謎之自信”的乾隆皇帝,在演繹“瓷母”花瓶背后的故事時,他執意要燒制無比花哨的大瓷瓶,甚至在夢中被黃公望、王羲之和雍正皇帝所“嫌棄”,於是強勢為自己的“農家樂審美”代言,使得他的“農家樂審美”迅速刷屏。《國家寶藏》正是借助明星精湛的演技演繹文物的“前世傳奇”,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和講述方式讓更多的受眾關注和參與到節目的互動中,“你家裡人知道嗎”等各種網絡流行語在社交媒體上不斷引發新話題。
另一方面,九位館長組成的“點評天團”增添了節目看點。相比於之前文物專家“高高在上”的話語姿態,《國家寶藏》的平民化視角更接地氣。除了明星現場,節目中還專門設置了第二現場,來自全國東西南北九大博物館的館長親自坐鎮,組成了“點評天團”。在每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故事演繹之后,館長們會對文物進行點評,不但極大地強化了節目的看點,而且進一步增強了受眾對文物的了解。此外,央視也首次在B站(嗶哩嗶哩bilibili網站)上注冊了賬號,收獲了滿滿的彈幕和一片叫好聲。明星流量的助力吸引了更多的90、00后粉絲。
價值詮釋:重塑文化情感的表達空間
在各種綜藝節目“霸屏”的當下,《國家寶藏》以強烈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熔傳統和現代於一爐,激活歷史文化基因,召喚時代化傳承,進而啟迪國人文物保護意識的樹立。
歷史文化基因的激活與傳承。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民眾與傳統文化之間存在心理上的距離和精神上的割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他曾說:“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②如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最重要的是要激活歷史基因,進而實現歷史文化在新時期的創造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國家寶藏》每期都會展現來自博物院、博物館的三件國寶級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會由守護人演繹一段鮮為人知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特別是在“今生故事”部分,講述現代人如何守護國寶,實現文化傳承。正如節目主題歌《一眼千年》所唱的那樣:享詩人般孤單,與歲月徹夜長談,隻有你有幸一覽無數江山。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見,夢見你千萬遍,隻想觸摸你五官……
文物情感價值的深刻挖掘。學者雷建軍、鐘大年認為,主體形象在表意時有兩種指意可能性,直接指意和含蓄指意。直接指意即主體形象直接指示出的內容意義,同時它又具有一種含蓄的指意作用,即通過觸發人的聯想所產生的的內容意義。③一方面,通過文物的展示和文物價值的挖掘激發國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家寶藏》則成為展現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27件國寶逐一亮相,讓觀眾感受到文物承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價值。另一方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家寶藏》通過全新的節目形態和新奇的視覺體驗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要。節目中,文物回歸到最為純粹的文化載體,最終觀眾獲得的是蘊含在內的文化密碼和附著在其上的文化符號。
儀式建構:營造在場體驗的媒介場域
儀式的功能在於提供共同體驗的瞬間,激發、增強或重塑個體成員的集體意識和認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意願上的高度一致④。作為一檔以“文物”為表征范式的節目,《國家寶藏》通過媒介儀式的話語邏輯和場景,為觀眾營造集在場感、認同感、審美化於一體的空間,給觀眾帶來心靈的慰藉和支撐。
節目流程的儀式化。《國家寶藏》採用“國寶引入+故事演繹+誓言宣讀”的敘事模式,不斷地在具有象征意義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重復性演出,營造儀式,增強集體認同。在“國寶亮相”的環節中,位於舞台視覺中心的紗盒環抱寶藏緩緩推出,舞台冰屏柱的位次調整則營造了極具形式感和沖擊力的場景,成為節目別具一格之處。在講解員說完“有請國寶守護人”之后,守護人手捧印信將其放到水晶石柱之上,然后徐徐走到舞台中央,其身后會出現醒目的節目Logo。每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故事演繹之后,講解員會給國寶守護人和奉獻者們頒發國寶守護人印信,並一起宣讀國寶守護誓言。這樣的一種儀式,不但連接了不同的場景,更成為一種符號的見証和印記。在第二期節目中,在演繹完 “雲夢睡虎地秦簡”的故事之后,國寶守護人撒貝寧、考古專家陳振裕、武漢青年“漢警”代表共同宣讀守護誓言:“我們志願守護雲夢睡虎地秦簡,守護歷史,守護律法初心”,不禁令電視觀眾為之肅然起敬,進而引發情感共鳴。
語言場域建構的儀式感。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貝格森把儀式行為分為三個層面:微型、中型和大型,他認為人類語言是一種微型的傳播儀式,它解釋儀式行為,傳遞儀式意義。⑤《國家寶藏》正是通過一系列語言符號的表達,凸顯了強烈的儀式感。一方面,《國家寶藏》的名字看似與以往一本正經的文博類節目無異,可它實際上並沒有循規蹈矩,而是另辟蹊徑,講解員取代了主持人。在每一期的開場,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微笑著向來客介紹,“讓國寶火起來,這裡是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究竟有多年輕呢?也就上下五千年。”簡短的開場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觀眾對中國悠久燦爛文明的思考。另一方面,在每期節目中,對國寶進行簡單介紹之后,其守護人便會手托印信,並宣稱:“我是國寶守護人,《國家寶藏》,我來了”,這種庄重性、重復性的語言表達,成為國寶守護人的身份標簽,同時也昭示了他們身上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守護國寶。
結 語
在綜藝節目泛濫的當下,《國家寶藏》同《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節目一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浮躁的心靈得以沉澱。它以嶄新的節目形式、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深刻的情感價值挖掘,在時尚與傳統的交相輝映中,叩擊當下國人心中的集體“文化焦慮”。它以文物為載體建構著國人對文化的認知,並直抵內心深處。當然,《國家寶藏》也並非完美,比如存在對文物講解不夠深入、缺乏互動等缺陷。希冀《國家寶藏》能夠持續創新,營造保護文物、傳承文化的社會氛圍,為引領傳統文化的轉化和創新再獻一份力量。
(作者蘇宏元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賈瑞欣系該院碩士研究生)
注釋:
①張卓、趙紅勛:《儀式建構·故事表達·文化闡釋——中央電視台 〈朗讀者〉 的成功之道》,《中國電視》2017年第8期。
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頁。
③雷建軍、鐘大年:《紀錄片:影像意義系統》,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頁。
④鐘妍:《媒介儀式中的有聲語言傳播》,《東南傳播》2012年第8期。
⑤王霄冰:《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