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0期

網紅現象的審美危機【2】

匡華 易媛
2018年12月18日09:1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網紅現象審美危機的生成原因

網紅作為一種盛行現象,其傳播勢頭之猛,普及范圍之廣,造成危害之深,流行的背后隱藏著深層次的原因,筆者將從媒介和受眾兩個維度進行分析,以期對網紅現象的成因作全面的探討,為之后在美學規約下對網紅現象進行整頓尋求依據。

(一)媒介:社會責任意識不高

媒介在網紅現象傳播過程中起著中間推力的作用,沒有媒介的推波助瀾,網紅難以在一夕之間爆紅,也難以演變為一種全民網紅熱現象。在網紅現象的傳播中,所指的助力媒介更多的是網絡媒介。

網絡媒介作為網紅現象中網民狂歡的平台,更有必要審視自身是否擔負了社會責任。隻用法律法規來指導網絡媒介在網紅現象傳播中的助力行為是遠遠不夠的。網絡媒介缺乏道德層面上的約束,一味的營造話題,追求功利性,是導致網紅現象的主要原因。

(二)受眾:媒介素養不高

在網紅現象中,受眾是社會大環境和網絡媒介交織的產物,受眾的發展中具有鮮明的社會環境特征和媒介技術革新的特征。從美學角度分析網紅現象的成因,跳脫不出受眾的維度。受眾的媒介素養不高是網紅現象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媒介素養作為一種公民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相比肩,在審美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受眾在接受網紅傳播的內容時難以做出評判和選擇,一味的被動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網紅所傳播信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和思辨能力。網紅在一定意義上是意見領袖般的一群人,他們在網絡話題或直播中向網絡受眾傳遞信息,例如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做引導。受眾在缺失判斷能力的狀況下,很有可能盲目聽信網紅的言論而成為“鍵盤俠”。在媒介化的網絡時代,受眾因為媒介素養不高,而造成的網絡暴力、網絡欺凌事件比比皆是。

三、網紅現象的美學規約

(一)媒介:淡化功利意識,強化傳媒公信力傳播學奠基人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F. Lazarsfeld)和當代社會學先驅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ing Merton)在 1948 年《大眾傳播的社會作用》中寫道“大眾媒體是一種既可以為善服務又可以為惡服務的強大工具,而總的來說,如果不加以適當的控制,它為惡的可能性更大”。同樣的,網絡媒介在網紅現象的傳播過程中,不加以正確的控制和引導,將不利於網紅現象的正向傳播,甚至帶來負面影響。

1.淡化功利意識:網絡媒介在網紅現象的傳播過程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剔除網紅現象中的違背倫理道德的部分,淡化功利的物質意識。不能營造“唯功利論”“唯成功論”的不良風氣。

2.強化傳媒公信力:網絡媒介在網紅現象的傳播過程中應擔負應有的社會責任,提高社會責任意識。發揮其自身的能力,對網絡信息和網絡事件做正確的引導,報道真實內容,塑造網絡媒介的權威性,強化傳媒的公信力,做好“把關人”。

(二)受眾:提升媒介素養,培養審美能力

面對全民網紅熱的強勢影響,受眾一方面急需提高媒介素養,以增強辨別能力,剔除網紅傳播現象中消極的因素。另一方面需培養審美能力,以增強自己在面對網紅現象時的審美感受力、審美判斷力、審美想象力和審美創造力。

1.提升媒介素養:網紅一味滿足受眾的現象,極易誤導受眾的精神追求,尤其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各種負面的影響。因此,對受眾群體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刻不容緩。媒介素養教育最根本的不是政府的強制引導,而是受眾自身積極主動學習和掌握媒介知識,學會合理利用網絡媒介,養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正確的使用媒介資源進行網絡審美活動。

2.培養審美能力:如果你沒有審美能力,再動聽的音樂與你而言不過只是聲音,再動人的劇情與你而言也不過只是影像。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是他進行審美活動的基礎,不具備審美能力的人,無法探求深層內涵,無法發現事物的審美價值,更不用說在審美活動中得到審美享受了。在網紅現象的傳播過程中,為了剔除不合理的、不好的一面,對其合理的、好的一面,進行審美享受,受眾必須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自身角度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網紅現象的傳播過程中,才能辨析出好的方面,進行審美活動。

四、結語

網紅在自媒體時代、狂歡時代、粉絲時代合力造就和共生衍創下,以互聯網媒介為載體,迅速掀起一陣全民網紅熱的潮流。伴隨著網紅現象的盛行,帶來了一些正向效應,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審美危機。網紅的泛濫,網紅現象的不正確生長,導致審美內容的淺表化,審美活動的功利化,審美追求的平庸化。筆者從美學的角度,依次從媒介和受眾兩方面,分析了造成此危害的原因,其一是媒介的社會責任意識不高,其二是受眾的媒介素養不高。並針對這兩者,提出了美學規約下對網紅現象整頓的方法。媒介應淡化功利意識,強化傳媒公信力。受眾應提升媒介素養,培養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志良.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25.

﹝2﹞陳娟.粉絲現象的傳媒倫理反思﹝J﹞.今傳媒,2011(1).

﹝3﹞陸曄.媒介素養的全球視野與中國語境﹝J﹞.今傳媒,2008(2):11-14.

﹝4﹞敖成兵.多元時代共生衍創背景下的“網紅”現象解讀﹝J﹞.中國青年研究,2016(11).

﹝5﹞習近平.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4950.html,2014-10-16/2018-07-18.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