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0期

淺議融媒時代地市級媒體“中央廚房”的局限

余曉冬
2018年12月18日09:1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借用餐飲業中統一採購配送、標准化生產的“大廚房模式”概念,新聞業的“中央廚房”模式率先見於人民日報、浙報集團、廣州報業等主流報業集團的融媒實踐中。以2017年初劉奇葆同志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文章為具體指導,作為融媒體中心的“中央廚房”逐漸成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標配”和“龍頭工程”。截至2018年1月,全國有55家地市級以上各類媒體建立了“中央廚房”﹝1﹞。

然而,緊隨央級、省級傳媒集團打造“中央廚房”的地市級媒體,顯然在體制框架及資金實力上更受制約,如果未能因地制宜地考慮當地媒體發展狀態、標准化程度及本身管理能力,一味追求大而全的“中央廚房”,將面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如下四點。

一、日常報道作用有限,子媒體或仍將各自為戰

據了解,從2015年全國兩會首次亮相至今,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運行13次,共95天,可見“中央廚房”並非常態化運行的“日常廚房”,而是僅在“兩會”、“十九大”等持証記者有限、報道需求激增的重大宣傳戰役中才得以大展身手。在這種情境下,一般地市級媒體顯然不足以與專業化程度更高、新聞資源更豐富的中央級媒體競爭,並且其主戰場在本地而非外埠。然而即使是本地報道,“中央廚房”也可能只是隆重的地方“節慶廚房”,如果沒有發達的新聞產業和地方題材資源作為支撐,新聞來源將極為有限,存在“全天開採”而出現產能過剩、“無米下鍋”的隱憂。

“中央廚房”若採取常態化運行,首先組織內部應有體制機制的大幅度重構再造,這意味著必須打破現有採編體系的“條塊割據”,真正成為“內控型中央廚房”,例如按編輯、視覺、技術人員等集中人員,對崗位重新定位和劃分職責,進行統一管理、指揮、調度的“扁平化管理”。但是,快速過渡為這種新型的採編聯動是過於理想化的,即使不考慮原部門編輯與記者之間長期合作形成的有機聯系,一般地市級媒體集團現有部門眾多,人員復雜,“中央廚房”這種“去中心化”的新媒體思維意味著必須破除傳統的層級管理機制,而固有的權力結構、制度和利益的阻礙,將不可避免地為“中央廚房”的嘗試增加磨合風險。

還必須意識到的是,“中央廚房”強調的是共享而非獨佔,但這有悖於“搶獨家”的新聞行業競爭機制,即使是集團內部,各子媒體之間往往也存在著這種競爭關系和心態。如果全部的新聞資源都整合共享,將損耗各子媒體的競爭優勢,因而也會存在截留優質題材稿件、而非供給“中央廚房”的現象。若“中央廚房”缺乏強大的向心力,各子媒體的記者在追求“獨家”的既有動機下,或仍將各自為戰,影響“中央廚房”的功能發揮。

二、追求流水線式效率,多渠道產品或將同質化

“中央廚房”在餐飲界一般適用於快餐類連鎖餐飲企業,會刻意要求產品質量、口味、包裝上的統一快捷,同樣,“中央廚房”本質上是一種流水線式的高效內容生產模式,但過於追求快而全,無意中會忽略傳統報道中的個性與溫度,引發多渠道新聞產品的同質化。據觀察,即使是採寫重大題材,不少地市級報業集團以“中央廚房”機制整合人員採編新聞,結果“各子報發的圖片都一樣,新聞稿往往只是改了一個標題”﹝2﹞。

對人力有限的地市級媒體而言,“中央廚房”生產模式帶來了個人工作量的陡增,集團新聞從業者的服務對象可能包括母報、子報以及“兩微一端”,出版周期也被再度壓縮。“中央廚房”的新聞產品面貌倚重於編輯的加工,在前方,記者精力和視角有限,單一原材料與多樣化產品存在著沖突﹔在后方,給予編輯的補充創作空間可能也是有限的。或出於快捷省力的思維,或遵從新聞工作紀律,修改標題、增減段落、根據媒體文風添加引語,如此採取盡可能少的二次加工成為個別編輯的一種慣性依賴,導致產品的質量“穩定”卻缺乏個性。這是造成新聞同質化的表面原因。

從深層原因來看,是源於“中央廚房”採集海量信息這一運作目標——不同於版面、時長有限的傳統媒體求少求精,融媒體是求多求快的,尤其是隻有前方記者收納的信息內容足夠全面,才能供各子媒體第一時間選擇加工,實現快速抓取推送。潛移默化的,“多而雜”可能成為衡量生產品質的潛標准,實現即時發布重新成為新聞行業競爭的制勝關鍵,就如《當代新聞生產的再思考》一文中所指出的:從工作原理上,“‘中央廚房’鼓勵記者去‘採購’而非‘創作’,傳媒組織對各種信息採錄設備的補充升級就是最佳佐証,‘採’成為第一位的、首要的、最關鍵的活動,而‘寫’是后續的、可被分擔的、甚至變得不再必要的環節。”“如果要維系‘中央廚房’的共享、眾籌理念,就意味著記者必將進一步進入到‘計件工作’的窠臼中。”﹝3﹞這無疑將損害傳統媒體以內容為本的核心價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