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贏推動出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兼析國有出版社與民營文化公司合作必要性及思路
在我國實行的是出版許可制度,國家賦予國有出版社專有的出版權。因此,國有出版社擁有合法的出版資質、書號和豐富的資金資源,而且擁有國家政策的保護。雖然國有出版社都完成了轉企改制,但是改革並不徹底,長期的計劃經濟和出版社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很多出版社沒有緊迫的壓力,不受市場驅使,隻想著依靠教輔和政策獲得豐厚的利潤,甚至出現了買賣書號的現象。
一、國有出版社的弊端分析
陳舊的出版理念、滯后的營銷理念是我國國有出版社存在的重大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出版業的發展。
(一) 陳舊的出版理念
很多出版社遍地開花,樣樣不精,陳舊的出版理念在我國圖書出版活動中普遍存在。他們思維僵化、缺乏創新,跟風出版和原創不足,進而導致圖書結構的嚴重失衡。
1.盲目的跟風與重復出版
《誰動了我的奶酪》當年非常暢銷,為出版者帶來巨大的利益,數月佔據暢銷書榜,於是很多相似圖書如《我能動誰的奶酪》《我不想動你的奶酪》《學會做自己的奶酪》相繼面世。這種現象在教輔圖書中更為嚴重,相關調查數據表明,教輔資料中以“海澱”命名的有1096 種,由55家出版社出版﹔以“黃岡”命名的有498種,由28家出版社出版,有的資料內容相差並不大,很多只是題目順序的變化加上少量題型的變化。除跟風出版外,重復出版現象也非常嚴重。如《四大名著》至今已有上百個版本,無論作品水平的高低,一個四大名著系列就有那麼多版本,真是令人瞠目結舌。盲目地跟風出版、重復出版可能會贏得一時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會形成惰性和投機心理,從而扼殺創新能力,這對出版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缺乏原創
如果說跟風出版或是重復出版是出版社思維局限的一種表現,那麼出版社在選題上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缺乏原創。每年中國圖書暢銷榜上引進版圖書至少在一半以上,圖書各分類領域的暢銷圖書有被引進版佔領的趨勢。不管是兒童類圖書“《百年童話繪本·典藏版》《大英兒童百科全書》”等,還是《人間失格》《解憂雜貨部》《影子的人》等文學小說,這些在圖書暢銷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久居不下都是進口翻譯小說。再以財經類圖書為例,在眾多的財經書中,大部分是歐美作者的翻譯作品,如《聰明的投資者》《証券分析》,我們自己原創的財經讀物少之又少。多數出版社更多地是想法設法獲得國外暢銷圖書的翻譯權,而不是自己竭盡全力選題策劃出精品好書。
(二)滯后的營銷理念
目前國有出版社圖書的發行仍以傳統的銷售渠道為主,即依托新華書店、直接面向學校或借助民營發行商渠道,但由於新華書店的壟斷發行權,再加上國有出版社的營銷網絡和銷售力量薄弱,銷售渠道不暢,大多不能直接面對終端用戶。雖然這些年網絡的發展使得很多出版社增加了網絡銷售渠道,但也主要是依賴當當網、天貓商城等網絡零售商向讀者銷售。相比起英、美等發達國家出版社網站全面的圖書信息和自有的銷售渠道,網絡銷售這塊就差了很多。例如英國Bloomsbury出版社網站上有非常詳盡的圖書信息,該出版社出版的所有圖書的信息都能在出版社的網站上找到,而且大部分書都提供了本書摘要和部分章節試讀。電子版和實體書(平裝或精裝)都能直接在網站上進行選購,這就意味著讀者會經常登錄出版社網頁,網站上瀏覽更多的新書、好書推薦,可以更好地培養讀者對於出版社的情感依賴和更利於出版社樹立自身品牌。整體來說,出版社滯后的營銷理念,使得銷售渠道不暢,營銷也更多地依賴於新華書店、民營發行商和其他網絡零售商。
買賣書號等現象助長了出版社貪戀眼前利益,放棄規劃戰略發展策略、實施品牌建設、增強創新意識、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現象。相比而言,民營圖書公司在這些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