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大數據技術能夠廣泛抓取各類信息,這對新聞傳播行業來說是個重要的變革方向,但是當前的新聞傳播人才對該技術的應用、核心了解程度普遍較低,導致傳播人才無法應用該項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就人才培養模式來看,當前各級院校以及新聞傳播企業對這方面的培養存在欠缺,或培養模式落后,在今后的人才培養中,需要對這些問題提高警惕。
一、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
大數據技術相較於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在技術的應用方法上有很大不同,本文通過對該技術核心的研究,認為大數據技術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一)數據抓取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當前網絡上的新聞數據水漲船高,對於新聞傳播工作者來說,在面對大量數據時往往會有很強的不適應感,導致這些數據無法被有效提取。另外對於新聞傳播工作者來說,需要對這些數據有很強的敏感性,才能應用大數據技術有效獲取各類新聞數據。所以對於從業者來說,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讓其對符合新聞傳播價值的數據進行有效提取,這對從業者的個人能力和從業素質提出了很高要求,這種要求不但包括自身的專業素質,還涉及各類軟件的應用。所以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今后的一個重要培養方向為讓其具備深厚的數據意識,從而讓其能夠更好地進行數據抓取。
(二)數據分析能力
通過對各類網絡資源數據的分析能夠讓從業者更好地了解時事熱點,同時通過數據分析也能了解新聞傳播受眾的關注重點和偏好的新聞接收方式,所以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需要具備極強的數據分析能力。雖然將大數據技術與雲計算技術進行融合能夠實現對數據的有效抓取和分析,但是由於新聞傳播的特殊性,需要深度考慮人文因素對新聞傳播效果的影響,當前的各類技術顯然不能滿足這種智能化數據分析要求。所以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其自身也要擁有很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從而按照新聞受眾的思維體系對新聞傳播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提升新聞的傳播效率與效果﹝1﹞。另外對於新聞傳播來說,對即時性的要求很高,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還需要具備很高的即時數據分析能力,從而讓其能夠採取合理措施提升新聞的傳播效果和速度。
(三)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在當前的新聞傳播行業中,已經開始重視對各類知識的綜合使用,通過這些知識的應用能夠讓新聞的撰寫、描述更加貼合新聞受眾,達到提升新聞傳播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我國長征五號發射成功時,可以加入長征五號運行內容、測試內容以及一些基礎的航天知識,讓新聞受眾在了解新聞事件本身情況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這種方式能夠讓新聞傳播企業提升在新聞傳播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擁有的知識面不但需要包括新聞行業本身的知識,也要對其余行業或領域的知識有深入了解。在新聞傳播過程中,通過大數據技術獲取當前民眾對新聞的關注重點和熱點,而在后續的新聞稿撰寫以及新聞傳播過程中,合理應用這些知識提升傳播效果。
(四)數據可視化能力
數據可視化能力是指將各類數據制作成圖表、圖片甚至是視頻的能力,在當前的新聞傳播中,新聞的敘述方式已經由定性描述逐漸轉變為定量描述,這種新聞描述方式的轉變與我國民眾教育水平的提升不無關系,但是隻單純進行數據撰寫趣味性很低,降低新聞傳播效果﹝2﹞。所以對於新聞傳播人才來說,需要能夠將各類新聞中的數據進行可視化操作,最大限度提升新聞傳播過程中的趣味性,另外這種數據可視化也能夠積極擴寬新聞傳播渠道,例如可以將新聞制作成各類視頻,實現新聞的高質量傳播。對於大數據技術來說,該過程中需要向從業者提供大量數據,由從業者進行深度分析才可進行數據處理,在保証數據科學性的同時讓數據變得更富趣味性。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