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走低節目類型過氣 新人接力"奔跑吧"路在何方

新一季《奔跑吧》正在杭州緊張地錄制中。這檔即將邁入綜7代的老牌節目,因跑男團的大換血而備受關注。4位主MC鄧超、鹿晗、王祖藍、陳赫因工作安排缺席新一季錄制,三老帶四新的陣容,是五年老IP“奔跑吧”的一次巨大變數。面對第七季的品牌價值是否會受到影響的問題,總導演姚譯添將新的調整稱為“投資”,稱“從長遠看,利大於弊”。收視走低,節目類型的過氣,“奔跑吧”能否經得住七季長跑的疲態備受業界關注。
主MC的脫團
針對外界對《奔跑吧》還能辦幾季的疑問,浙江衛視總監王俊曾經在媒體採訪中表示:“等到跑男兄弟跑不動的時候,還能陪伴大家。”感性的措辭中,情懷色彩似乎多過於現實的可能。
雖然4位藝人均發文以示不舍,跑男團大換血已成事實。朱亞文、王彥霖、黃旭熙、宋雨琦將擔任全新的常駐嘉賓。姚譯添表示:“今年新加入的4位成員與退出的4位都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不存在誰代替誰的概念。”據了解,黃旭熙、宋雨琦這兩個稍顯陌生的名字來自於兩大韓團的中國成員。“節目需要新鮮感,新成員也會為節目帶來更多可能性。兩人共同的優點是年輕、真誠、有活力、有才華,他們身上展現的個性從來沒有在節目中出現過。”姚譯添解釋了選人的考量。
在談到跑男節目特色時,姚譯添曾表示,“堅持傳達的都是以‘兄弟團’默契和精神為核心,這也是《奔跑吧》節目獨一無二的核心點”。而此番跑男團中4位靈魂人物的集體缺位,折射出這一綜N代遇到的瓶頸待解。
“跑不動”的收視
如果說新鮮面孔的引入是一劑強心針,那麼直接指向的病症是這一戶外真人秀老IP的收視低迷。
數據顯示,“奔跑吧”系列也難逃許多綜藝“強不過三代”的生命周期:已播出的六季收視峰值由第三季創下,csm50城市網收視率為5.28%,但自此往后呈現斷崖式下跌。第六季在開播時就顯得相當低落:首期收視率2.06,是近四年來跑男歷史上倒數第二差的成績﹔播出時還差點被浙江衛視另一檔節目《巔峰演講》反超,收視率勉強取勝,但市場份額還是輸給了《巔峰演講》。除開局不利之外,整季節目收視也表現平平,最后一期是歷年跑男節目收官戰中的最低收視。
在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彭榆博看來,“奔跑吧”收視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國收視數據整體縮水,省級衛視收視權重下降,電視綜藝處境舉步維艱,“垂直類綜藝”對《奔跑吧》的分流無法回避。
收視遇冷,話題熱度也難以找補。為了擴大宣傳影響,第六季《奔跑吧》曾聯手NINEPERCENT發布微博故事求助網友,一天之內為“奔跑吧”話題增量超過2.4億,話題討論增量超過779萬﹔同時還聯手QQ音樂、酷狗、酷我音樂開啟創新互動模式。但截至記者發稿,節目勁敵“極限挑戰”的微博話題以233.9億閱讀量,超過“奔跑吧”話題181.9億熱度。就豆瓣網呈現的節目口碑來看,《奔跑吧》系列的最高分為7.4,甚至不如《極限挑戰》系列最低分7.6。
在這樣略顯頹勢的背景下,新一季“奔跑吧”節目主咖大換血眼下正引起諸多猜測。“‘限薪令’與節目疲態促使主咖出走、節目組尋找‘物美價廉’的替代人選”成為主要論調。對此,姚譯添委婉表示,他把這次調整稱為“投資”,稱“調整得到了客戶的支持,節目組相信最終的結果會讓客戶和市場滿意。從長遠看,利大於弊”。
過氣的戶外秀
在業界人士看來,“奔跑吧”不僅面對的是垂直類綜藝的分流,垂直類綜藝的整體過氣更是“跑不動”的重要原因。影評人“荔枝”斷言:“戶外真人秀的后時代,傳統棚綜可能奪回江山。”
數據顯示,2014年戶外真人秀節目共有23檔,2015-2017年數量在50部左右,經歷了跟風與趨同、淘汰的過程。浙江衛視的《24小時》、湖南衛視的《72層奇樓》都被視為“過剩產品”,草草收場。2019年,曾經傲視群雄的戶外真人秀幾乎是大勢已去。除了綜N代——浙江衛視的《奔跑吧3》、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5》、芒果TV《勇敢的世界2》,很少有平台願意開發戶外類新真人秀。就一季度正在熱映的綜藝來看,音樂綜藝、觀察類真人秀、室內競技類節目正是眼下的香餑餑。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在2019年綜藝預判中指出,“戶外真人秀與棚內的節目界限正在進一步模糊”。就觀察類節目看,在原本單一視角、單一場景的真人秀紛紛開辟出第二戰場,甚至增加到三個及以上的空間對第一場景中嘉賓發生的一舉一動進行隔空交流。戶外真人秀的空間優勢,也面臨橫向節目的分流。
對於“奔跑吧”或其他同類綜藝而言,深度融合似乎成為破解過氣的良方。如冷凇所言:“優秀的棚內綜藝有戶外真人秀屬性,優秀的戶外真人秀都有棚內元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