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1期

“走近科學家” 系列報道策劃採寫體會

體會
2019年03月26日09:58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致敬科學家 弘揚民族魂

  湖南日報“走近科學家”系列報道,歷時近兩個月,採訪14位科學家,以生動鮮活的筆觸,展現科學家們的風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良好傳播效果,在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獲一等獎。

  在中國浩瀚的人才星空中,科學家是最亮的那一片﹔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科學家是不可或缺的那一群。2017年3月20日至5月12日,湖南日報推出“走近科學家”系列報道,生動講述14位科學家鮮為人知的事跡,展示了當代科學家們的風採,有力傳播了創新發展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組致敬科學家的重磅報道,產生了強大的新聞沖擊力和時代感召力,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一年一品”結碩果

  “黨報姓黨”,絕對忠誠。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是湖南日報矢志不移的追求。在碎片化、快餐化、淺閱讀的時代,我們的新聞內容如何做到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有氣質?近年來,湖南日報以辦“政經文評”大報、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為宗旨,在提高新聞及時性、准確性、鮮活度的基礎上,強化議題設置能力、集成報道能力、觀點生產能力、話語創新能力,著力增強湖南日報內容的稀缺性、權威性、影響力。

  這樣的理念,執行於湖南日報的各個部門,體現在各種報道樣式上。作為“走近科學家”主創部門的教科文衛新聞中心,精心實施“一年一品”工程,即:每一年,圍繞重大主題,集中力量推出一個有影響、有品位、有溫度、有高度的系列報道。2016年策劃了“尋訪新鄉賢”系列,2017年推出了“走近科學家”系列,2018年推出了反映湖湘先賢偉人修身齊家的“齊家有道”系列,等等。這些系列報道,無論是謳歌人民科學家,還是倡導新鄉賢文化,抑或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家教文化,主題都是重大而恢弘,既有歷史的厚度,也有現實的深度,都是對國家、民族具有重大意義的方面,是主流媒體必須大力弘揚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者必須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要很好地完成這樣的使命任務,就要立時代之潮頭,感人心之變化,察世風之流弊,舉精神之旗幟,走人間之正道。面對淺薄化、功利化的社會風氣,湖南日報堅持深耕主業,做好原創,用體現黨性原則、國家立場、核心價值、大眾倫理的深度報道弘揚正氣、倡導新風。即如“走進科學家”報道,追科學家之星,喝科學家之彩,弘揚了科學精神,樹立了民族魂魄。因為這些科學家,代表了中華民族的魂。

  致敬科學家,讓科學家精神與情懷躍然紙上

  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是根本。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創新更要加快步伐。而科技創新最需要依靠的是科技人才隊伍,最需要提倡的就是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關注科學家群體,就是對創新發展理念的最大輿論支持。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湖南擁有了一支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老中青結合的科技湘軍,他們對科學探索的執著、對科學精神的堅守、對造福社會的追求,濃烈而長久。

  這組報道的總體設計是還原科學家這種特殊職業的真實狀況,不僅見成果,還要見人﹔不僅見人的經歷,還要見人的精神,要將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負的科學家帶到大家面前。

  2017年春節剛過,系列報道進入方案策劃階段。報社編委會決定,每期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多維度多視角深度解讀報道科學家,展示其獨特風採。

  在報道對象的選擇上,編委會與科技部門銜接,聽取各方面意見,從眾多科學家中遴選出幾十位,又經過反復研究選擇了14位科學家。他們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兩院院士,也有長期堅守在基層的中青年科技人員,都是社會公認、非常值得尊重的科技界杰出人物,從事的研究涵蓋農業、生態、交通、化學、物理、機械等多個領域。

  在系列報道子欄目的設置上,也頗費心思。3000字的主稿是版面的主角,側重講故事,突出好看。圍繞主稿,3個子欄目是配角,各司其職,增加報道的立體感:《名片》介紹科學家的生平和成就,讓受眾對科學家有個大致了解﹔《評說》收集其他人的講述,展現科學家的多種風採﹔《手記》則讓記者談感受和思考,為受眾提供新的觀察視角,也傳遞出報社的態度。除了文字,每位科學家的報道還要配發幾張圖片,圖文並茂,版面更好看。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呈現在受眾面前的科學家們,身上既有著很深的職業烙印,也有著豐富多彩的經歷和個性,充分寫出了科學家們的精神與情懷。

  科學家的職業素養中最可貴的就是科學精神,系列報道用一個個生動的例子突出了科學家們對科學精神的不懈追求——

  黃伯雲院士,20年隻做一件事,解決飛機輪子剎車片材料難題,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7年5月國產大飛機“一飛沖天”,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文石林研究員,33年堅守山窩窩無怨無悔,這個如土地般沉默的科學家,默默地用汗水和辛勞改造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

  項文化教授,鑽進深山幾十年,為了一棵杉樹,觀測數據以百萬計﹔

  金展鵬院士,全身隻有脖子以上能動。學生100多頁的論文,他審讀起來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

  馮江華研究員回憶剛進所裡的情景:“有時候,為了一個技術問題,大家爭得面紅耳赤。‘技術面前人人平等’這種思想,一直影響著我。”

  ……

  通過這組報道,一個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科學家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科技湘軍”吃得苦、霸得蠻、肯鑽研、勇攀登的群體形象光芒閃爍,代代傳承的求真務實、矢志創新、拼搏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躍然紙上。

  科學家不是象牙塔裡的“老學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老古董”。他們在田野,在深山,在水鄉,在與民族和國家命運息息相關的天地裡。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像《歐陽曉平:科學家的詩意人生》一文,讓讀者看到了科學與藝術的共通。文章以院士喜歡的詩句開頭,給人美感。文中還交代了院士愛詩的緣由——受到學文學的妻子的影響。王維教授回憶起當年走南闖北找豬,卻被出租車司機嫌棄臭的故事時開懷大笑,既讓人讀起來輕鬆有趣,又展示了科研工作者克服困難、苦中作樂等品質。

  “走進科學家”集中展示了一批科學家,寫出了他們的科學態度,寫出了他們的奉獻精神,寫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寫出了他們的酸甜苦辣,體現了較強的真實性、貼近性、可信度。

  踏遍三湘,用心寫作,腳力筆力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走近科學家”的採寫報道生動証明了這一點,特別是體現了記者的腳力與筆力,是 “走轉改”的一次生動實踐。

  科學家們雖然有著共同的職業,但從事的研究領域、選擇的工作方式、所處的工作崗位都不相同,個性也有很大差異,社會知名度和媒體曝光率也高低不一。這就決定了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和科學家們打交道。負責報道的各位記者仔細研究科學家的個性和特點,或“貼身緊逼”採訪,或“層層迂回”接近,在不過多打擾科學家工作的同時盡可能採集盡量多的素材,多側面展示科學家風採。

  中國農科院衡陽紅壤實驗站副站長文石林,是頻頻亮相於各大媒體的“最美科技人員”,但其不善言辭。採訪文石林的記者說:“我並沒有刻意追求要寫出某種新意。當實驗站門前那一大片燦爛的油菜花第一次映入眼帘,我從心底升起的強烈願望,就是好好地和這位與土壤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科學家,一起在那方名叫‘楊山沖’的山水田園間走走轉轉。他需要被激活,而我所想到唯一能激活他的辦法,就是和他一起走向他所摯愛的腳下這片堅守的土地。”

  “於是,在一趟與文石林3個多小時的田園漫步與閑聊間,在最放鬆與愉悅的情境裡,這位看上去沉默的科學家終於坦露出他獨特、鮮活、豐富的生命世界與精神內在。一路上,隨機出現在眼前的柿子樹、三葉草、老科學家劉更另的雕像等等,都蘊藏著令人靈感翩然的密碼與鏈條,你隻要用心去探求、感受,它們就會自動排列,呈現出半個世紀以來以攻克中國紅壤難題為使命的那幅歷史圖景和精神畫卷。那種靈魂深處的生命共情與敬意,皆發乎本心、出於本色,無法設計。”

  全身隻有脖子以上能動的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的霍金”。採訪記者說:“作品要首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接到任務,看了金展鵬院士的簡要介紹后,我心中涌起的是深深的感動和震撼。而這種情緒,一直延續至今。金院士的故事,是一首磅礡抗爭的《命運交響曲》。毫不夸張地講,他的精神已成為我人生的滋養。這就是金院士的人格魅力。那輛每天准點緩緩來到辦公室的輪椅,那飽受病痛折磨卻一直挂在臉上的平和的微笑,帶來了直擊人心的巨大力量。”

  很多科學家工作安排非常緊湊,接受採訪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隻有半個小時,這就要求記者必須高效率地利用寶貴機會獲取一手信息,獲取盡可能多的資料。

  採訪譚蔚泓院士和王維教授的記者說:“採訪前要查閱大量資料,就像學生准備大考一樣,力爭通過‘自學’了解科學家的主要科研成果。採訪時,眼、耳、口、鼻等器官都要調動起來。採訪中還要注意捕捉科學家的金句和生動故事。例如,談起科研的初衷,王維教授回答:‘輕鬆地活著多好。你知道患者的這句話對我有多大的觸動嗎?’”

  鐵建重工總經理程永亮是我國掘進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有一個綽號叫“空中飛人”。採訪程永亮的記者說:“接受採訪的前一天,程永亮才從西藏返回長沙。而採訪當天,公司還有一撥人排隊等著向他匯報。他的辦公室裡,備著一張床和幾件簡單的衣服。任務一來,說走就走。程永亮的話不多,回答問題也是簡短利索。採訪中,他有句話格外打動我:‘年輕人不要害怕付出,其實所有的付出,首先都是為了自己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話很實在,也很有力量。”

  印遇龍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動物營養學家,惜時如金。採訪他的記者說:“那天在印院士的單位待了整整一天,和院士身邊的人輪流聊了一遍。特別是院士夫人,好不容易打開了話匣子,還一起在食堂吃了中飯,卻一再被要求不得錄音和記錄,我隻能強記在心中,找機會再用自己看得懂的片言隻語記在本子上。文中用到的院士請老家親戚來長沙給豬手術、收集雜糧票買豬飼料做實驗等難得的故事,都是這樣‘淘’來的。終於等到院士回答時間,他又有急事處理,邊聊邊干,效率極高。成文后請院士審稿,院士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復。”

  如何讓科技報道通俗化也是面臨的難點之一。這組報道注重採用生動鮮活的表達方式,降低閱讀門檻,提高傳播效果。同時,為了營造“科普園”效果,探索通過科學家的現場講解、實物比照等多種方式,力爭通俗易懂。

  比如,介紹何繼善院士的工作,記者把他喻為“地球的把脈人”,並用地質“CT”介紹他的研究發明﹔在報道謝永宏研究員如何研究濕地時,記者通過大量對話,幫助讀者具體認知鳥類與環境生態的關系,從而增強保護意識。

  融媒體發力,放大傳播效果

  作為策源於紙媒的精品力作,“走近科學家”系列報道一經刊出,就同時被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各新媒體平台進行融媒體報道推廣,傳播效果迅速放大。

  華聲在線網站推出《走近科學家致敬“科技湘軍”》大型專題,並策劃上線同題H5﹔在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時間節點,策劃線下“一路科跑”活動,500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中國科協對活動進行了關注並轉發。具有融媒體特質的報道將整個五月營造出了“科技月”的網絡輿論氛圍。

  經華聲在線傳播推廣,“走近科學家”系列稿件被多家中央網站及門戶網站、客戶端轉載,“科技湘軍”成為網絡搜索熱詞。專題點擊量達2617.3萬,系列稿件總點擊量達9243.4萬。同題H5力求展現扎根湖南的科學家們的輝煌成就和鮮活故事,在報道的基礎上精煉和改編,每一位科學家都有綽號、有故事,親切可感,在產品體驗上做到真正走近科學家,發現科學家的可敬可愛,總點擊量達到263萬。上線后得到網友好評:“音樂是我特喜歡的款,壯麗,純淨,砥礪人心,和主題感覺一致。”

  新湖南客戶端專門開設大型專題“走近科學家”,在平台上重點推送每篇報道。一篇篇典型報道推出后,迅速成為今日頭條、鳳凰、騰訊、新浪等移動客戶端和網站關注轉載的熱點,引發了眾多讀者與網友的熱評點贊。

  多年訂閱湖南日報的謝老先生,特意給記者打來電話說,這是一組很有深度和特色的報道,令人對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肅然起敬。

  中科院譚蔚泓院士和王維教授,對報道很滿意。譚蔚泓院士說:“感謝這組報道改善了我們這些知識分子在公眾中的印象,把科學家描繪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板的、不通人情的人,讓大家知道我們院士也是人。”王維教授說:“相比科學家的專業成果,實事求是、創新探索、不為名利、潛心研究等科學精神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很多成果都是堅持了很多年才做出來的,希望以后多推出這樣的報道。”

  中宣部新聞閱評高度評價這組報道:“湖南日報這組報道做得好,好就好在真實描述了‘科技湘軍’吃得苦、霸得蠻、肯鑽研、勇攀峰的群體形象。”

  (執筆人龔政文系湖南日報社總編輯、湖南廣電副台長﹔王志紅系湖南日報社副總編輯﹔金中基系湖南日報編委﹔陳惠芳系湖南日報教科文衛中心執行主任﹔胡宇芬系湖南日報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