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博物館”與主流敘事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內,一場主題為“偉大的變革”的大型展覽正在進行。展覽沿著歷史與現實脈絡,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歷程,其中一個名為“時光博物館”的創意體驗館,讓人們在身臨其境中感受發展的中國、變革的中國。可以說,“時光博物館”濃縮了40年的記憶,人們真切地撫摸過去、觸摸現在,對未來的信念與信心也油然升騰。
這是“時光博物館”的第二次亮相了。由人民日報發起的“時光博物館”創意項目就在北京的一個地標性區域展示,引來全國各地人們的爭相參觀。從雜貨鋪到照相館,從衣食住行到文化娛樂,穿越時光隧道,看到的不僅是曾經的自己與家國,更是往昔的回憶與奮進。這樣一個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創新傳播策劃,不失為媒體引導輿論、構筑主流敘事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它以極具時代感、時尚感的方式,讓主流敘事有趣、有味、有力。
個案中隱藏深意。透過“時光博物館”,足以讓人們深思:新時代的媒體如何設置議程、如何引導話題、如何敘述主旋律、如何傳播正能量、如何讓主流敘事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不可否認,新媒體時代,媒體的作用與功能在發生變化。由於技術快速更迭,有人認為媒體已淪為技術的“附庸”,不僅正在喪失內容生產能力,而且議程設置也頗為“被動”﹔由於受眾習慣變化,有人認為媒體出現了“重心遷移”,以前“寫什麼,讀什麼”,現在變成“想讀什麼,就寫什麼”,不乏迎合色彩﹔由於融合發展需要,有人認為媒體要在形式上做到位、渠道上把控住,內容上則無關緊要……鑒於此,“媒體焦慮”不時出現,關於媒體作用的討論也備受關注。
實際上,技術變革帶來的是媒體機遇。不能說技術形態多了,應用媒體技術做好新聞傳播就丟了初心﹔也不能說讀者口味變了,媒體進行一些“定制化閱讀”嘗試就改變了重心﹔更不能說融合方向已經定了,注重形式創新、做好渠道傳播就丟棄了內容創作。近些年來,從“軍裝照”到“時光博物館”,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我在故宮修文物》,都証明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內容創作優先、形式創意新穎、渠道創新恰當,就能起到傳播主流聲音、傳遞主流價值的作用。正如有網友說,有知識、有認識、有見識的媒體產品,永遠都會被追捧。
從這個意義上講,新時代媒體引導主流話語、做好主流敘事,其空間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關鍵在於,怎樣找到與用戶在情理上交相共振的頻率。
以“時光博物館”為例,從改革開放初期走來的人,能清晰感受到生活的變化,“以前在菜碗的辣椒裡找肉吃,如今在菜盤的肉裡找辣椒吃”,富足的意義顯而易見﹔與改革開放同步成長的人,能看到自己奮斗的身影,“為能參與祖國建設出了一份力量而自豪”,拼搏的價值不言而喻﹔新成長的年輕人,雖未曾有過相關經歷,但能在時間軌道上看到“黑白”變“彩色”再變“五彩斑斕”的奇幻之旅,希望的力量不斷積蓄。由此可見,創意傳播與其說是媒體打造了一個敘事平台,不如說為時代構建了一個共識平台,每代人都能找到自己,每代人都能產生共鳴。
主流敘事要有主流態度,媒體引導並設置議程,更應該有主動作為、主動意識。對於輿論監督,媒體就要直擊“痛點”“痒點”“熱點”,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對於正能量傳播,媒體也不妨場景化、帶入化、互動化,讓受眾成為議程的一分子,以便點燃起那顆共鳴心、同理心。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時光博物館”裡的年代回憶,依舊散發著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奮斗味道。以此為鑒,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媒體在創新融合發展中一定會大有作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