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地方黨刊的價值和發展建議
近三年,我國期刊種數持續增長,但總印數、總印張持續下跌﹔利潤率在持續3年負增長后,2017年增長6.6%。取得這個成績相當不錯,靠的是很多期刊轉型發展、增收節支、提高定價、多元化經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其中黨刊的穩定發展功不可沒。不同類別期刊發展情況差異很大。市場化的期刊少數轉型成功,多數期刊廣告和發行雙雙下滑﹔學術期刊,由於讀者細分、穩定,生存基本上既不靠發行,也不靠廣告,因此受新媒體沖擊小,發展穩定﹔黨刊陣營風景這邊獨好,如廣東南方雜志社2018年月發行量約120多萬份,重慶當代黨員雜志社、北京前線雜志社等一大批黨刊連續多年經濟效益增長顯著。
地方黨刊在期刊陣營中雖然數量少,但影響大作用大。地方黨刊共有48種,在全國期刊總數10130種裡,佔比僅有0.47%﹔地方黨刊年印數1.3億冊,全國2017年期刊總印數24.9億冊,佔比5.22%﹔地方黨刊期發量1009萬份,相當於全國6449種學術期刊發行量之和﹔地方黨刊讀者群是9000萬先進分子,龐大優質﹔2018百強期刊裡社科類百強地方黨刊《前線》《共產黨員(遼寧)》《新湘評論》等6刊上榜。這些數據充分証明了黨刊的獨特價值。
筆者認為,影響地方黨刊未來發展的媒體環境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家媒體政策變化,主流媒體從市場化趨向回歸公益事業體制。過去的政策對主流媒體而言是一種市場化導向、趨向,如推動非時政類報刊改革、編輯部體制期刊轉企改制。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根據新聞輿論面臨的新形勢、媒體格局的新變化,做出了新的部署,要求突出媒體的社會效益。2018年全國兩會后,新聞出版整體劃歸中宣部直管,體現了黨中央對新聞出版業社會效益和引導能力的高度重視。
二是媒體格局變化,全國新一輪媒體整合大幕拉開。2018年初,天津廣電與兩大報業整合﹔2018年3月,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並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18年10月,依托河北長城傳媒集團(長城網)和河北經濟日報社等媒體資源整合組建的長城新媒體集團揭牌成立﹔2018年7月19日,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挂牌成立,整合了包括遼寧黨刊集團在內的17家媒體機構。
三是媒體技術的變化,5G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引發媒體格局劇變。5G可以使虛擬現實、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也會極大改變現有媒體傳播和發展格局。搶佔移動視頻端,將成為各大媒體的下一步爭奪的焦點,移動優先將演變成移動唯一,媒體將進一步尋求與互聯網公司、通信行業的跨界深度合作。
四是傳播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短視頻將迎來井噴式發展。短視頻將加速新聞報道創新,加之5G技術的發展,短視頻報道將受到媒體追捧,成為新聞報道的常態。主流媒體高度重視發展視頻業務:人民視頻、新京報看看視頻等,紛紛上線﹔封面新聞提出“無視頻不新聞”﹔ 截至2018年10月31日,1095家政府機構完成了抖音號認証,累計視頻播放量達232億。
黨刊的優勢是發行量大、經濟效益高、讀者群優質,劣勢是新聞性偏弱、融合力欠缺、缺乏創新動力。在新的輿論和媒體環境下,各黨刊社應居安思危,努力創新,在新時代有新作為。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地方黨刊參考。
一是提高刊物的新聞性,增強影響力。筆者是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發現本屆中國新聞獎沒有黨刊的文章。平時看了一些黨刊,普遍感覺是新聞性偏低,因此建議加強新聞報道,進一步增強影響力。
二是加強對媒體新技術的應用,增強融合力。應用新技術、發展新媒體是當前媒體界的一場革命。媒體新技術的應用現在有很多服務平台,武漢數傳集團RAYS系統就是一個推動期刊在移動互聯應用的技術,全國48家地方黨刊社裡隻有河北黨刊、湖北黨刊兩家黨刊在用該技術。要加強對新技術、新平台的應用,以增強融合力。目前少數地方黨刊發展新媒體取得了成功,如重慶當代黨員雜志社,其七一網辦得非常好,而大部分地方黨刊社在新技術應用方面還很欠缺。
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能動力。筆者與媒體接觸較多,每到一家媒體,從其採編人員的能力可以判斷他們的待遇,從他們待遇的高低可以判斷出該媒體單位的發展情況,所以說,人才隊伍建設是媒體發展的關鍵。據我們的觀察和了解,目前地方黨刊對評職稱的需求不足、隊伍固化嚴重,這一現實如不盡快改變,無疑會影響黨刊發展。
作者系《傳媒》雜志主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