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心理學視角下的歷史紀錄片生產研究【2】
----以《甲午》為例
二、內容層面的生產者影響研究
(1)事實選擇
片子從120年前的中日兩國講起,編導們手中有十分豐富的史實資料,每一個小信息,幾乎都可以寫出一個大故事。但編導隻選擇那些重要的、獨家的、以及被人們忽略或者歪曲了的細節。
例如,日本使節團出國訪問一事,因為這是日本最高集團的訪問,對日后以及如今日本的發展態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片中多次提到了日本的岩倉使團出訪。關於慈禧挪用經費修建頤和園一事,編導認為已經老生常談,而且此事的真實情況存在爭議,部分專家認為,慈禧只是將海軍軍費存在了國外的銀行,收取高額的利息,用利息修建的頤和園。如果要詳細解說這件事,需要花費太多的筆墨,編導認為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遞更有價值的東西。因此,關於這個歷史故事,隻用了幾句話帶過。
(2)價值判斷
胡導是央視《新聞調查》的資深編導,受新聞生產習慣的影響,一直追求客觀真實的創作理念。她創作的每部歷史紀錄片,態度始終是中立客觀的。她隻把事實呈現在熒幕上,至於這些事實要說明什麼,就讓觀眾自己去理解。胡導在片中雖沒有進行張揚的評價,但往往會利用專家之口、書信日記等方式內斂的傳達價值觀。在專家的選擇上,她通常會選擇那些因興趣愛好對那段歷史有所研究的人,他們的回憶和講述帶有許多故事和情節,使得過去事實的呈現包含了許多情感的張力,在敘述時非常親切和生動。《甲午》一片與同類題材的紀錄片相比,專家採訪也都是以一批民間海軍研究者為主,即海軍研究會的成員。他們均處於對甲午與海軍的熱愛自發的去研究這段歷史,通過個人的努力和發現積累了許多實物資料和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滲透著他們對這場戰爭的自我觀點和內心情感。在他們講述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蘊涵在其中的編導基本的人生態度和追求。
中國對於甲午這段歷史一直在拼命記住,號召要以史為鑒、富國強兵,而日本則很平靜。但是,中日兩國到底誰真正記住了歷史?在片子中胡導用很多細節給出了答案。胡導希望觀眾能通過這部片子得到啟發,從而形成一個正確認識歷史的態度。例如,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已經做好開戰的准備,編導用了這樣一句解說詞“日本,迫不及待地趕到了甲午戰場。”編導認為,歷史總有它的必然性,與其說是剛好趕到,不如說是日本在基本的准備完成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開戰了。但是如果這樣說,就會顯得過於主觀,於是編導便在採訪的專家學者中,找了他們的評論代替解說。在談到黃泥溝炮台被冷落時,編導借尋找炮台的專家的同期聲來表現,畫面內容是角落裡的炮台及旁邊的賓館,略帶諷刺意味。
三、 形式層面的生產者影響研究
(1)敘事方式
《甲午》一片主要運用了過去時態現場化和時間順序空間化兩種敘事方式。
所謂過去時態現場化就是指把過去發生的事件變成一種現在正在展開的過程,每一集的開頭都從現在時態切入,把很多年前的事情置換到現在的時空當中。在現在的時空中紀錄過去的故事,形成的召喚結構,通過這種方式消除觀眾因時空距離產生的心裡隔膜。片中馬關、劉公島、旅順、紐卡斯爾等等每一個歷史地點,編導都會到現場去拍攝今天它的容貌,讓觀眾獲得一種真實的感覺確定性。
時間順序空間化,是指整個情節結構以空間的轉換為主要脈絡,並把時間順序消融在空間轉換之中。抽象的時間順序隻有融入到空間場景的轉換之中,才能更好地符合觀眾的視覺思維結構,也才能顯得更加客觀、真實和自然。《甲午》一片以時間順序為主線,將時間順序消融在了空間的轉化當中,借助空間場景的具像性來體現。在片中,導演會在一些看似“唯美”的敘事段落中加入“粗暴”的鏡頭,這些段落看上去銜接的並不和諧,但胡導想要的就是觀眾收看情緒的“被撕裂”。當觀眾帶著跨越時空的情感再次回到歷史敘事的時候,觀眾看到的就不會再是那個單一時空的“從前”了。發生在故事相關地點的“今日”的鏡頭被一次次帶入“昨日”,觀眾無法“集中精力”停留在一個歷史層面的敘事上,他的思維會不斷被“今日”打斷,內心不斷被攪動。這種獨特的敘事技巧,也出現在她以往的作品中,被証明打動了許多觀眾。
(2)視聽語言
歷史本身是以文字敘述和文物留存為主要呈現方式的,電視媒介的展示就要符合視聽語言規律。胡導每部紀錄片的影視語言,看似都是由很傳統的元素構成,但並不顯得乏味,而且聲畫結合的非常細膩。胡導認為打動觀眾的應該是故事本身的魅力,而不是特別的影像語言。創作時如果極喜愛這個故事,從那些“影像簡單”的史料本身中,已經獲得了極大的震撼和滿足,所以打動了她自己的東西,就將它們呈現給觀眾就好,但這也得益於導演扎實的電視語言功底。
在將解說詞轉化為畫面語言時,胡導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實。她不喜歡用搬演或者情景再現,隻用簡單真實的素材。筆者總結了以下三種《甲午》一片中常用的畫面語言手法:
1、讓靜態的照片動起來
片中對於照片、史料、書籍等與故事有關的靜態事物,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在前期拍攝或者后期剪輯時讓它們動了起來。例如李鴻章和森有禮的對話,用的是他們的一張合照,李鴻章問的時候,畫面是合照中李鴻章的局部,森有禮問的時候是森有禮的局部,一直到最重要的部分,才露出他們兩人的臉。這樣的方式比情景再現更具有真實性,也不顯乏味,讓觀眾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而《北洋海軍興亡史》中,這段對話則是用搬演的方式來演繹,相比之下,真實的史料照片比搬演更能體現紀錄片的真實性。
2、將乏味的東西擬人化
編導面對乏味但比較重要的內容時,都將其簡單化處理,例如在第四集中談到《申報》的內容,其對話都是古文晦澀難懂,導演採用擬人化的手法,用動畫的形式,將其變得生動有趣。《北洋海軍興亡史》中也提到了這個內容,它的處理方式是把《申報》的內容打在熒幕上。
3、特技的運用
片中大量使用了疊畫技術,這種手法在導演的前兩部紀錄片中也大量出現。它能夠加快片子的節奏,給觀眾以視覺沖擊。例如第三集中修鐵路的部分,用四個修鐵路的進程的照片和地圖疊放在一起。談及慈禧大壽發生的事件時,將發生的事件照片與慈禧的照片疊放在一起。介紹吉野艦時,編導制作三維動畫來進行演示,編導認為這樣的處理方式要比直接放置戰艦的模型更能吸引觀眾。
參考文獻:
[1]高鑫,張紹剛著.電視紀實作品創作電視欄目節目策劃[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0.
[2] 王艷萍.論我國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紀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D].南昌大學,2011.
[3] 張堯臣.紀錄歷史:中國歷史題材紀錄片的興起發展及其生存狀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