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4期

敘事心理學視角下的歷史紀錄片生產研究

----以《甲午》為例

李  肇
2019年05月15日09:2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紀錄片在民族記憶、文化傳承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題材紀錄片作為紀錄片的一個重要分支,受到越來越多電視觀眾的關注和喜愛。但一直以來,對歷史題材紀錄片的研究基本集中於文本解讀,借助心理學對文本的創造者剖析甚少,本文以紀錄片《甲午》為例,力圖通過敘事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對當下歷史紀錄片中創作者對故事的選擇、結構和敘述進行分析,探究創作者的心理動機、審美趣味和價值選擇,了解該類型紀錄片在生產過程中的深層作用因素,評估當下歷史題材紀錄片的生產狀況,進而為紀錄片打開新的敘事空間。

關鍵詞:敘事心理學;歷史紀錄片;《甲午》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4-0000-03

一、 歷史題材紀錄片與敘事心理學

(1)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定義

“歷史”這個詞內涵豐富,每個人對歷史都有著自己的理解,逝去的往事和我們今天正經歷的生活都會成為“歷史”。從這個廣義的角度看,所有的紀錄片都可以說是對歷史的紀錄,都是歷史紀錄片,但這樣一來,專門研究歷史紀錄片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研究歷史題材紀錄片前先要對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內容做一個時間范圍的限定。本文所研究的歷史題材紀錄片更側重於表現“過去的事情、與過去連接的現在”的范圍。對於歷史題材紀錄片,目前學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這裡列出主要的三種:

高鑫、張紹鋼在《電視紀實作品創作電視欄目節目策劃》認為,“歷史紀錄片是使用寫實手段,通過對歷史考古、歷史文物、歷史民俗文化等的記錄,刻畫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反映一個地區、一個時期的歷史文化的紀錄片。”[1]

王艷萍在碩士論文《論我國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紀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中則認為,“凡是利用以往拍攝的新聞片、紀錄片、影片素材以及相關的真實文件檔案、照片、實物等作為素材進行創作,或加上採訪當事人,當時的人物和事件有聯系的人,來客觀敘述某一歷史時期、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紀錄片都稱為歷史題材紀錄片”。[2]

張堯臣在碩士論文《紀錄歷史:中國歷史題材紀錄片的興起發展及其生存狀況研究》中,則把歷史紀錄片定義為“使用紀實的手法,通過對歷史古跡、歷史文物或者歷史民俗文化等的記錄,重新展現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反映某個地區或者某個時期的歷史文化的紀錄片。”[3]

(2)敘事心理學與紀錄片

在從敘事心理學視角研究紀錄片時,首先要分析創作者的行為過程,即在怎樣的情境中選擇了這種表達方式、在怎樣的情境中完成了題材的選擇、拍攝等。其次,要對創作者的人格特征進行分析,包括在拍攝和編輯過程中的取舍所透露出的創作者的主觀感情和文化價值取向。最后,對文本本身進行分析,檢視之前的結論,推進研究深入。其實,敘事心理學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方法,當用這種方法剖析紀錄片時,我們學會了面對創作者所講述故事時的姿態:好奇、謙虛、投入,而不是帶著無數成見和理論觀點高高在上地評論。

(3)紀錄片《甲午》梗概

《甲午》一共有五集。第一集《開國》,主要講述1836年到1894年間,中日兩國分別被美國和英國打開國門后,“開眼看世界”的過程,引出大清國軍事留學生﹔第二集《龍騰》從中國水兵抵達紐卡斯爾海外購艦始末講起,介紹中日購艦情況﹔第三集《競逐》以馬吉芬的故事為線索,講述大清國由盛轉衰的原因和日本迅速崛起之路﹔第四集《備戰》用北洋海軍訪日做鋪墊,引出風雨飄搖的遠東局勢以及日本的選擇﹔第五集《沉沒》通過介紹北洋艦隊重要戰艦、北洋覆滅之地劉公島、戰后士兵墓地以及戰后談判地點馬關,引發中日關於戰爭的思考。

(4)《甲午》主創團隊的工作

《甲午》主創人員除總編導胡勁草外,還有分集編導Z和編導J,攝像W和攝像B,剪輯T、剪輯F及剪輯Y,以及聲音處理C。

在腳本寫作的過程中,給每一集以及每個段落都加上小標題,是胡導一直的創作習慣,除了防止跑題外,她認為制作小標題的過程也是整部片子謀篇布局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貫穿在紀錄片創作的全過程中,每次對段落主題的提煉變化,都是對所有的故事重新洗牌,在信息元素的放置和調整中,還要考慮這些信息的抵達率。片子最后那兩個字的標題看似簡單,但“兩個字”的濃縮卻是一個緩緩的過程。兩位分集編導會根據總編導創作好的初版解說詞,進行細節上的補充,編導們非常細致的對每個史實進行查証,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其中編導J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她會根據自己扎實的專業功底,對每句解說的字詞進行斟酌。從開始撰寫出的稿子到剪輯前,經過了編導們無數次的整改,遇到較為敏感的話題時,總編導會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選擇一種最恰當的敘述方式,避免史實真相與官方意識形態之間的沖突。若內容上產生分歧,總編導會根據自己最初想要傳遞的情感和價值觀,來進行事實選擇。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