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研究述評【2】
四、關於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的研究
一直以來,國內外對於文藝評論傳播的研究都不夠充分,缺乏專門的論文和著作。筆者以“文藝評論傳播”為主題詞檢索了CNKI(中國知網)、萬方、超星、百度學術等數據庫,均未檢索到論文,把文藝評論傳播放在數字時代背景下的研究更是沒有。檢索“文藝傳播”、“網絡文藝”、“網絡文藝評論”、“新媒體文藝傳播”、“新媒體文藝評論”、“媒介融合下文藝評論”等相關主題詞,能夠檢索到為數不多的論文,可見,這一研究主題還是比較新穎的。下面羅列主要觀點,以呈現研究現狀。
陳功(2010)在分析兩種傳統的文藝傳播模式研究范式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范式:網狀模式研究范式,並對這種新范式進行建構和價值預測[7]。黨聖元(2015)提出:在全媒體時代,要從文藝創作、文藝傳遞和文藝接受三大環節入手,重建文藝傳播的功能與責任[8]。夏潮(2015)指出“我們必須做好心理准備,迎接全媒體時代的文藝評論面臨的全新挑戰。我們的評論陣地要進一步鞏固,除了主流媒體這一堅強陣地外,還要拓展新媒體評論空間。”[9]孫佳山(2016)在論述了“新媒體的層級性、演進性階段特征”,進行了“新舊媒體間的數據分析”,探討了“新舊媒體的二元對立認知”之后,提出了我國新媒體文藝評論的困境和使命[10]。黃鳴奮(2016)認為:新媒體使文藝評論產生了三大變化:一是凸顯了“評價標准的媒體性”﹔二是突出了“人機關系的交互性”﹔三是推動了“信息交流的全球性” [11]。陳積銀(2016)基於對傳統媒體文藝傳播機制的分析,闡釋了智慧傳播時代的網絡文藝傳播機制,反思了網絡文藝的智能化發展趨勢,對如何促使文藝信息共享進行了思考[12]。王虹(2016)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文藝評論不能因循守舊和默守陳規,既不能以線下文藝的創作標准來衡量網絡文藝,也不能用傳統的評論形態去引導新的消費者,要把握網絡文藝評論發展的新趨勢,對文藝評論的思想理論、技術形式、市場機制和監管制度等進行全方位重新部署[13]。王雅楠(2017)認為:自媒體平台上的文藝評論存在因“零門檻”而質量參差不齊、“圈子化”局限等問題,而這一平台卻能為正統文藝評論所用,以其高質量和專業性擴大影響力。“自媒體時代,文藝評論可以通過‘興’手法的運用,兼顧專業性和趣味性,以適應自媒體時代的文藝環境。”[14]林超然、高方(2017)指出:文藝與媒體息息相關,新舊媒體的更迭要求文藝評論適應變化,適應時代,又要有所堅守,捍衛立場[15]。俞國娟(2017)提出:網絡時代的文藝評論要讀懂這個時代,進行形式創新,找到符合網絡文藝內在特點的理論視角﹔評論要有“網絡感”,評論者隻有從“網生代”心理認知和情感體驗出發,洞悉網絡思維模式,熟悉網絡話語表達方式,才能作出好的評論﹔評論還要“能進場”,站在網絡營造的機遇“風口”,要善於市場化、品牌化運作,引導和促進消費,激發市場活力[16]。
五、當前研究的局限和可突破之處
第一,尚無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的專門研究,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當今文藝評論的傳播媒介、傳播主體、傳播方式、傳播形態、傳播機制日益多元化。傳播媒介上,草根化的非主流媒體大有“逆襲”主流媒體之勢﹔傳播主體上,“人人都是評論者”的局面已經形成﹔傳播方式上,網絡社交空間傳播、微信公眾號傳播、自媒體傳播等新方式不斷崛起並形成對傳統傳播方式的沖擊力量﹔傳播形態上,呈現出零散瑣碎的碎片化、漫無邊際的彌漫化、滲透植入的植入化、蕪雜混亂的雜亂化等顯見特征﹔傳播機制上,社會化、市場化的傳播機制表現得十分強勢,借助資本之力一大批數字傳播平台運營和品牌打造頗為搶眼。應當說,數字時代的文藝評論傳播亮點和糟點並存,評論水准良莠不齊,自由的網絡話語空間中雖不乏大膽犀利的批評、鮮明有力的觀點,但也有很多主觀化、絕對化、片面化、非理性、無評論意識、無評論所指、無評論依據(無理論依據)、無評論素養(無專業素養),甚至帶有人身攻擊性質的言論,產生了負面的社會效應,誤導了受眾。而傳播界多關注文藝作品本身的傳播,不夠重視文藝評論的傳播,導致文藝評論發聲少、發聲慢、發聲弱,不成規模、不夠火候,淪為“夾生飯”﹔學術界對於數字時代媒體深度融合趨勢下的文藝評論傳播問題也尚無專門研究,更無學者提出要建設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因此,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是一個亟待關注的全新課題。
第二,相關研究視角相近,論述呈現同質化,應當跳出窠臼,另辟蹊徑。目前,相關相近研究的視角主要有三個:一是技術派視角,研究數字化傳播技術、數字傳播平台架構、大數據技術、雲媒體技術等,把高新技術作為文化傳播和表現的現代化手段,探討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問題﹔二是傳播學視角,立足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施拉姆的大眾傳播理論、拉斯維爾提出的5W傳播模式等經典理論,對於當代中國文藝傳播現象進行分析﹔三是文藝學視角,運用西方文論和中國文論的話語范式解讀當代文藝評論文本,並探討文藝評論怎樣和網絡時代、數字時代接軌,怎樣創新以適應新媒體空間,怎樣重塑話語體系、價值體系、生態體系、人才體系等問題。面對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這樣一個新問題,這三個視角上的研究均有明顯短板:技術派視角欠缺文科思維,解決不了社會效益問題﹔傳播學視角過於套用西方理論,解決不了中國實際問題﹔文藝學視角側重於文本研究,拘泥於文論范式,受限於傳統語體,面對需要跨學科思維、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全新問題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因此,必須以新的視角研究新的問題,避免人雲亦雲地同質化研究。
第三,對於數字時代傳播新趨勢、新現象把握不夠,或探索欠深度,可進一步探索。當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對於數字時代媒體大融合趨勢和隨之而來的傳播“去中心化”和“失序化”、傳播主體大眾化、傳播渠道非主流化、傳播形式多元化、傳播形態碎片化、傳播時空無限化、傳播領域跨界化等趨勢都有所關注。但對於一些新趨勢、新現象認識還不夠充分,相關論文還不夠豐富,如:傳播算法日趨升至傳播“食物鏈”頂層、傳播機制的社會化和市場化、傳播價值鏈的資本化和重組化、傳播領域“水軍”泛濫造成傳播亂象等。並且,大多數關注了數字時代傳播新問題的研究僅停留在描述問題現象層面,缺乏深度探究。因此,要不斷深化研究,針對研究欠缺之處,要特別對傳播算法、傳播機制、傳播價值鏈、傳播領域法治化監管等問題加以研究。
第四,對於文藝評論傳播新形式、新特征關注不夠,或研究欠嚴謹,可進一步研究。數字時代涌現了許多新的文藝評論傳播形式,如微空間文藝評論、自媒體文藝評論、網絡社交平台文藝評論等。這些新型文藝評論具有顯著的短、頻、快特征:體量短小,迎合碎片化閱讀習慣﹔評論頻繁,有力推升文藝作品熱度﹔發布快速,評論效率頗高。並且往往是“博眼球”的“標題黨”,為了提高點擊率“題不驚人死不休”。評論風格通俗油滑,適於向大眾傳播,比起佶屈聱牙、曲高和寡的“學術神文”,這些不拘一格、鮮活潑辣“時髦辣評”顯然更具傳播效力,對於受眾、對於社會的影響更大更直接,能發揮強烈的導向作用。對此,研究傳統文藝評論如何借鑒新型文藝評論的寫作特色,將專業性和趣味性融為一爐,增強傳播效力,就十分具有現實意義。顯然,數字時代的文藝評論傳播新形式和新特征值得學界關注,而現在,相關研究還不夠多。還有一些研究,追逐熱點,嚴謹度有所欠缺,如不假思索地把彈幕、微信朋友圈、網絡留言板上的根本無評論意識、無評論所指、無評論依據、無評論素養的並不具備評論屬性的各種言談,甚至只是無聊言語和低俗謾罵都定義為新型文藝評論﹔把大眾未經思考,通過網絡媒體即興所發出的充其量只是“評”而遠遠算不上“論”的隻言片語都看作為數字文藝評論。諸如此類的提法,是否經得起推敲,尚需進一步考究,加強研究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美)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12.
[2]石義彬,熊慧,彭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數字時代的全球媒介傳播與文化身份認同研究”報告 文化身份認同演變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07(0):182-204.
[3]鮑立泉.數字傳播技術發展與媒介融合演進[D].華中科技大學,2010:1.
[4]黃升民.數字傳播技術與傳媒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1.
[5]魏超,曹志平.數字傳播論要[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1.
[6]莫智勇.數字傳播媒介平台化與產業機制探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6):114-117.
[7]陳功.文藝傳播模式的研究范式及建構[J].社會科學家,2010(7):138-141.
[8]黨聖元.全媒體時代文藝傳播的功能與責任[J].中國文學批評,2015(1):79-88+128.
[9]夏潮.全媒體時代語境下文藝評論的機遇與挑戰[J].藝術百家,2015,31(1):7-10.
[10]孫佳山.新媒體時代的文藝評論,“新”麼?[J].藝術評論,2016(10):49-54.
[11]黃鳴奮.新媒體凝視著我們——新媒體帶給文藝評論的三大變化[J].藝術廣角,2016(4):9-15.
[12]陳積銀.智慧傳播時代的網絡文藝傳播機制[J].甘肅社會科學,2016(6):100-104.
[13]王虹.互聯網時代文藝評論的內涵及其發展趨勢[J].國家治理,2016(36):27-35.
[14]王雅楠.自媒體時代的文藝評論[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7,33(5):44-49.
[15]林超然,高方.媒體融合時代文藝評論之“變”[J].中國文藝評論,2017(5):36-43.
[16]俞國娟.文藝評論要讀懂網絡時代[N].發展導報,2017-07-11(00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