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8期

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研究述評

徐  望
2019年08月06日08:5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數字時代是一個媒體大融合的時代,文藝評論的傳播媒介、傳播主體、傳播方式、傳播形態、傳播機制日益多元化。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是一個亟待關注的全新課題。當前研究尚存局限和可突破之處:第一,尚無數字時代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建設的專門研究,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第二,相關研究視角相近,論述呈現同質化,應當跳出窠臼,另辟蹊徑﹔第三,對於數字時代傳播新趨勢、新現象把握不夠,或探索欠深度,可進一步探索﹔第四,對於文藝評論傳播新形式、新特征關注不夠,或研究欠嚴謹,可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數字時代文藝評論﹔網絡文藝評論﹔數字時代傳播體系﹔文藝評論傳播體系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4

一、引言:關注數字時代文藝評論新特征

數字時代是一個新媒介層出不窮的時代,是一個媒體大融合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傳播和信息接受方式突變和巨變的時代。在紛繁復雜的海量信息面前,消費者缺乏的不再是信息資源,而是對信息的獨特視角解讀,消費者需要各種評論來幫助他們更加准確、方便、全面地理解其中內涵,評論無疑是左右社會輿論、影響受眾認知的重要載體,是直接展示立場和說明觀點的有效手段。在如今的數字時代,話語傳播出現去精英的草根化、零散瑣碎的碎片化、層次被削平的扁平化、彌散蔓延的無中心化、無時空無領域界限的無邊界化、解構歷史的去歷史化(甚至歷史虛無主義)、去意識形態化、泛娛樂化、過度商業化等傾向,文藝評論傳播也概莫能外,有很多問題亟待關注。

數字時代,文藝評論有了許多新的特征,這些特征無一不與數字化傳播有關:第一,在傳播空間上,以網絡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最主要的傳播空間。第二,在傳播載體上,大量搭載非主流媒體特別是微媒體、自媒體傳播平台。第三,在傳播形式上,呈現出碎微化,即碎化和微化,樣式、體量細碎化、碎片化,如同碎布拼貼一般﹔題材、視角微小化、微觀化,微題材和微視角流行,具有后現代式的碎裂解構特征。第四,在傳播主體上,表現出強烈的去精英化、去權威化、草根化的后現代文化特征,“作者”“評論家”的身份消解、日益式微﹔人人皆有話語權,人人皆是評論者(區別於評論家)的局面形成,尤其是在自媒體社交空間中。第五,在傳播行為上,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體現了數字時代的鮮明個性,一是即時化,傳播行為隨時隨地發生,時效性極強﹔二是互動化,這使得傳播者和受眾難分彼此,受眾也成為傳播者﹔三是語言潑辣化,評論風格大膽潑辣,不拘一格。第六,在傳播對象上,以80后為分水嶺,主要定位於80、90、00后的年輕群體,吸引新生代——也是網生代——的注意力。第七,在傳播領域上,跨界化特征顯著。關注數字時代的文藝評論傳播,對相關研究進行綜述,進而發現研究空白,進行理論填補和學術創新,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關於數字時代界定的研究

將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進行延伸,可以認為傳播技術的發展走過了這樣幾個時代:從口語時代到書寫時代(文字時代),從印刷時代到電子時代,從網絡時代到數字時代。當下,我們正處在數字時代。

理解數字時代,首先要理解數字化技術。對此,尼葛洛龐帝(1996)指出:“數字化就是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1]他進一步描繪了數字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娛樂帶來的各種沖擊和其中值得深思的問題,為我們跨入數字化新世界提供了指南。依據他的觀點,可以認為:自從電子計算機發明的那一天起人類就無法擺脫數字化的命運,特別是在互聯網普及之后,人類的一切生活形態都趨於數字化。

石義彬、熊慧、彭彪(2007)把數字化傳播技術看作是全球化的重大動力引擎,從這一角度來認識數字時代,指出:“數字化意味著任何信息,如文字、聲音、圖像等,都可以被轉換成一系列由0和1組合而成的比特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被任意地復制、分割、拼接、重組以及永久性地保存和再次利用。借助數字化的信息傳播技術,人們可以擺脫物質形式給傳播帶來的困擾,實現‘無重量’的傳播,也可以使傳播內容在全球范圍內瞬間到達和同步接收。”並且認為網絡媒體是數字時代的“寵兒”[2]。

三、關於數字傳播體系的研究

以數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協議為基礎的數字傳播體系,形成了一個對等交互,無所謂中心和權威的傳播場域,表現出全開放、全媒體、超時空(無時空界限)、超領域(行業跨界)的現代傳播特征,促進大眾傳播機制變革,傳媒產業整體重構,傳播領域價值鏈不斷重組,傳播平台理念不斷革新。在數字化、網絡化的技術驅動下,新舊媒體呈現一種多維的同生共存、融合演進關系。

鮑立泉(2010)對數字傳播技術發展與媒介融合演進做了專題研究,提出了技術發展和媒介演進的“雙循環”關系[3]。黃升民(2012)探討了數字傳媒產業影響力、數字化背景下內容產業的重新建構、網絡產業的力量博弈、數字傳播技術的未來——控制終端消費市場等[4]。魏超、曹志平(2013)以博客、微博、數字報紙、電子雜志、電紙書、手機媒體、互聯網視聽節目等新媒體形式為主要研究對象,對當代數字傳播模式、方式、機制等進行了論述[5]。莫智勇(2015)認為數字化新媒體傳播平台化與產業發展機制“不可避免地把媒介社會帶入基於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數字地球、移動新媒體、雲傳播等全開放、全媒體、全時空的數字信息化社會融合時代”,並指出未來新媒介將造就人類不可或缺另一個虛擬“雲生存”世界[6]。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