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是這樣編纂的

陳妙然
2019年10月11日13:5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報見習記者 陳妙然

10月8日,記者採訪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一書主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范軍。

說起這部在業界頗具影響的紀念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周年的書籍,范軍感觸頗多——

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新聞出版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出版業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目標,守正創新、攻堅克難,在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增強文化自信、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范軍說:“作為出版人,我們有責任總結70年來新聞出版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不隻梳理 更有思考

據范軍介紹,今年年初,由專家學者組成的編輯團隊開始了圖書編寫的統籌策劃,在前前后后歷經數次大會后,逐漸在思想碰撞中形成了統一的編寫理念,制定了統一的修訂標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的書卷就此徐徐展開。

該書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全書從新中國70年來的圖書出版業、報業、期刊出版業、印刷業、出版物發行業、出版技術與形態變革、出版公共服務、出版法制建設、出版科研、出版專業教育、新聞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出版對外交流合作等15個方面,用40余萬字、1200多條大事記、70年大量統計數據、23幅珍貴歷史照片客觀真實記錄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的偉大實踐,系統總結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在編寫時是有一定基礎的,一是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已經出版了一套梳理改革開放40年的圖書,這為梳理新中國70年的新聞出版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一點,據范軍介紹,該書由一支專業、優秀的專家學者團隊進行編寫,這為其高質量出版提供了保障。

“歷史的細節都在書中。”范軍說,“這本書的特點在於我們把新聞出版全產業鏈做了梳理和回顧,而不是資料的簡單堆砌。”

“書中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寫作風格,而我們統一要求的是,最終所呈現的內容都要有內涵、有思考。”范軍說。

以新中國報業70年這一章節為例,從黨報系統形成到報業市場改革開放,再到如今互聯網沖擊下融合轉型,讀者能在其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報業發展歷程。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探尋中國報業新的發展空間與方向時,作者還提出了包括“成為5G時代新聞內容的供給者”在內的多個富有前瞻性的思考,為媒介未來發展提供了思維拓展。

背后故事 蘊藏匠心

翻開《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一書的首頁,毛澤東同志為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的題詞“認真做好出版工作”出現在眼前。“對於這份出版業的‘鎮宅之寶’,過去很多圖書上記載著該題詞寫於10月3日,但這並不准確。”范軍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經過查找大量資料,確定了這樣一個史實,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原定在1949年9月26日召開,但恰逢政協會議便推遲至10月3日。而在此前,原定會期前夕毛澤東主席就已經完成了大會題詞,因此這份會議題詞題寫時間應為1949年9月。”在該書編者嚴謹把關下,“1949年9月”這一准確的細節被記錄了下來。

再比如,在珍貴的歷史照片中還有這樣一幅:1957年11月1日至10日,時任文化部部長沈雁冰參加售書活動。在范軍等人查閱大量資料后發現,這次新華書店北京分店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書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大型書展。這一重要的歷史信息不容忽視,於是編者們馬上對圖書進行了修訂。歷史,也得以在此補全。

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記錄著新聞出版業一步步的發展。而這些梳理歷史的匠人們,也在用匠心努力繪就准確、完整的新中國新聞出版歷史畫卷。

總結歷史 守正創新

在《新中國新聞出版業70年》一書的最后部分,新中國新聞出版業大事記引人注目。時間從1949年10月跨越至2019年8月,直至該書出版前,編輯們還在不斷新增業內大事。“1200余條大事記,我們逐一進行了核實。”范軍說。

“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大事記,而倘若你按照行業將大事記摘錄下來,就會發現,這能組成非常完整的行業發展歷程。”范軍對此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一條條大事記就好像歷史長河中散落的珍珠,摘取出來就能串聯成一串串美麗的項鏈。”

“我們要對歷史予以肯定,堅定我們所走過的道路,同時又要創新,服務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對出版物的有效供給,提供更多群眾真正買、真正看的優秀圖書,更要不斷加強與技術的融合……我們從書中可以獲得很多啟示。”范軍說。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