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全媒體時代編輯的全新要求與困境應對
(時代青年雜志社,河南 鄭州 450003)
摘要:如今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一體化策劃、一體化運行、一體化呈現”的融合模式,讓編輯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一環,而是面臨更多的挑戰。編輯要跟上全媒體時代的知識、創新等方面的新要求,主動作為,積極應對自身和媒體發展困境,強化全局意識、產品經理意識、責任意識、終身學習意識,從而在傳媒變革發展中贏得一席之地。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編輯;意識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000-02
如今傳媒在發生深刻變化,新媒體、新業態在不斷出現,一大批社會影響力大、用戶黏度高的微博、微信公眾號、APP等,因容量大、速度快、渠道廣、更新頻次高、互動性強等特征而備受關注。新媒體以“后來者居上”的氣勢和姿態,將會沿襲和擴大傳統媒體所擔負的社會功能,並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支撐和新的平台,推動傳播領域的新革命。
一、與時俱進,全媒體時代對編輯的高要求
在新時代背景下,全媒體通過融合採用文圖、聲音、視頻等表現方式,針對不同類別、不同時空、不同終端的受眾的不同需求,通過報刊、廣電、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渠道與平台進行全方位、多層次融合傳播,形成一種新的信息生產、傳播與消費形態。﹝1﹞全媒體的深入發展趨勢,對編輯這一內容生產者提出了全新要求。
1.豐富知識。在信息爆炸時代,每天生產傳播的知識信息,是史無前例的。編輯必須利用好時代所提供的廣闊舞台和媒體平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掘知識的廣度、深度和融合度。編輯是雜家,不僅要對新聞出版行業的知識了如指掌,還要了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宗教等領域,掌握心理學、社會學、法律等專業知識,形成認知構架和話語體系。
2.開闊視野。開放的世界,互聯網的普及,多元文化的形式,帶來更細分化的信息、受眾和市場。編輯作為從業者,除了職業敏感性,必須要有開闊視野、多元視角,輸送出符合刊物宗旨、貼近讀者定位、滿足市場需求、有益社會發展的內容。開闊的視野,離不開不斷地深入學習、廣泛涉獵,歷史的、今人的以及未來的,學科的、業界的、跨界的。隻有不斷拓展認知半徑,形成獨特的視角,才能避免落入人雲亦雲的窠臼。
3.科學追求。在文化多樣、競爭激烈、市場細化的情況下,編輯更要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能丟忘,敢於拒絕盲目追求所謂的社會熱點焦點,做正能量引導和服務。編輯是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推動者,良好的職業追求高於對一時一地的利益訴求,更不能為暫時的名利,丟掉媒體長久打造的公信力和美譽度。
4.主創精神。與時俱進、推陳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續的關鍵。編輯是其中的一個參與者,其核心價值體現在創造性勞動上,而不僅僅是稿件的“拿來主義”或整編別人的東西。盡心盡責的編輯在稿件的選題策劃、編輯加工、傳播推廣中發揮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創意、創新、創造,是避免編輯工作陷入故步自封的法寶,是推動工作不斷進步的利器。
全媒體時代對編輯提出了全新的職業要求,除了知識、視野、職業追求和創新精神,還要具有政治鑒別力、傳播策劃力、信息整合力及知識學習力,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大雜家。
二、傳媒業態變化,編輯自身的發展困境
隨著互聯網的沖擊和移動客戶端的普及,市場競爭激烈,如今每年都有十幾家幾十家紙媒停刊。紙媒選擇在元旦停刊成為一大現象。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元旦停了4家,2016年為10家,2017年為6家,2018年高達19家。從2018年底至今,已有20多家報紙宣布停刊。而新媒體的關停整頓、從業人員的跳槽轉行,更是家常便飯。這一嚴峻形勢,讓編輯自身的三大發展困境越來越突顯:
1.思想滯后。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給傳統媒體來了一個突然襲擊,然而並沒有引起編輯的足夠重視,大多數人抱著“背靠大樹好乘涼”思想,處於按部就班、坐等政策的狀態,缺少改革求新的思想、主動改變的勇氣。有的傳統媒體改制了,也只是改頭換面,內容不變,形式轉移,把紙質的內容放到官方網站或者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屬於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2.本領恐慌。全媒體時代,編輯人員不再是坐鎮編輯部的指揮者,而要一專多能,不僅要根據提供的信息或資料,獨立完成文案撰稿、板塊策劃、日常更新,還要有強烈的新聞敏感性,能從一篇新聞作品中提煉出最吸引讀者的部分。﹝2﹞除了文字工作之外,還要熟練使用Photoshop等設計軟件,熟悉HTML等代碼。有些商業媒體編輯,還要參與線下的推廣營銷活動,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做好市場反饋信息收集和相關活動報道。從專業人才到全能選手,編輯面臨本領恐慌,並非個例。
3.職業瓶頸。編輯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崗位,通過個人努力,提高技能和業務水平,在部門獨當一面都能得以實現,但職稱、職位晉升的途徑和空間極小,職業瓶頸、個人價值得不到實現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因職業的局限性,編輯缺少為“流量變現”的人脈資源和信息資源,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切實提高媒體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職業焦慮、辭職轉行等並不鮮見。
三、編輯主動求變,強化意識謀破局
傳媒業的深刻巨變,帶來了涇渭分明的發展,新媒體如火如荼地發展,傳統媒體日益萎靡每況愈下,媒體融合勢在必行。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編輯要主動作為,強化互聯網思維全局意識,強化服務受眾和市場意識,提高職業責任意識,踐行終身學習的意識,與時俱進,才能應對全媒體時代的各種挑戰。﹝3﹞
1.強化互聯網思維,樹立全局意識。在互聯網+時代,編輯用高度的職業敏感性和創造性勞動,所輸出優質的內容要放到全媒體整體功效中,去策劃設計、去多元體現、去推廣運營,多形式多渠道傳播呈現給受眾,逐漸形成“個體—單位—社會”三方受益的整體思路和運營模式。
2.貼近受眾,打造市場產品經理意識。精神產品具有鮮明的商業屬性,受眾隻為感興趣的、值得付費的內容買單。這要求編輯從單一純粹的內容生產者過渡到熟知市場規律的產品經理,選題策劃—內容生產—統籌優化—市場檢驗—信息反饋—社會效果,編輯的角色和發力是一以貫之的。作品質量、市場反應、社會反響如何,都是檢驗編輯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
3.提高職業責任感,銘記“第一把關人”意識。如今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更新頻率高,正確的和錯誤的思想和知識並存,編輯必須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第一把關人”。真正把社會需要與讀者喜聞樂見的內容,制作好、發布好、利用好,不因搶一時的事件爆點或社會熱點,而丟到自己的定位和宗旨,把責任擔當與人文情懷,把社會主流和個人價值緊密結合在一起。
4.強化終身學習意識,多學新技能。在互聯網時代,知識更新周期更短,編輯必須樹立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一要掌握選題策劃、產品營銷等基本業務知識,還要熟練運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吸引增加用戶黏性﹔二要精通現代化辦公軟件外,用互聯網進行市場調研的能力,並掌握數字化的信息收集、攝像、錄音、傳輸、后期編輯等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對傳媒業的發展要求。
綜上所述,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演進,移動傳播必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編輯應看清時代與行業的發展方向,應對復雜的信息環境下職業發展中的新挑戰和新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和媒體服務,掌握傳媒發展趨勢和受眾需求、市場規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豐富知識視野和職業技能,以新姿態迎接新征程,以新技能創造新實績。
參考文獻:
﹝1﹞崔士鑫.建設“全媒體”,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J].傳媒,2019(2).
﹝2﹞陳芳.全媒體時代的全能編輯[J].新媒體研究,2018(9).
﹝3﹞黃孝山.全媒體時代下提高編輯素質的路徑分析[J].傳播與版權,2015(4).
(作者簡介:范俊強,男,時代青年雜志社輯部主任,主要從事編輯出版學研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