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濟南日報》推88版特刊 濟南戰"疫"故事濃縮在這裡

李雪昆
2020年04月04日07:2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疫情期間,不知有多少逆風而行的背影,讓人熱淚盈眶﹔不知有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們銘記心中。自全民戰“疫”以來,各地主流媒體紛紛推出與抗疫相關的特刊,不但各具特色,而且深入人心。這幾天的濟南,同樣有一份沉甸甸的特刊,正在被市民爭相收藏。這就是3月30日、31日,《濟南日報》推出的《戰疫史記》特刊,88個版面真實再現了這個令人難忘的春天裡的濟南戰“疫”故事。

把握時機展現關鍵節點重要作用

在濟南戰“疫”期間,濟南報業人逆風前行,忘我奉獻,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以實際行動詮釋著職責與使命。透過他們的講述,一個個鼓舞人心的消息、一個個讓人熱淚盈眶的鏡頭,無不體現出濟南這座城市的品格和擔當,記錄著千萬省會人民的智慧與勇氣。

“在濟南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時間節點上,通過回溯梳理,採擷一個個關鍵時間節點上的戰‘疫’故事,進一步總結‘濟南戰法’、提煉‘濟南經驗’、彰顯‘濟南智慧’顯得十分重要。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對特刊的策劃出版高度重視,要求《濟南日報》記錄好這段歷史,全力打造精品,並對特刊從版名、版序、內容、設計到發行投遞,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張楠在介紹《戰疫史記》特刊策劃初衷時說。

《戰疫史記》特刊分上下兩個篇章,上編為《決勝》,下編為《成城》,各44版,定格了濟南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各區縣各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堅決執行、社會各界及各群體無私奉獻等一個個歷史瞬間,以特刊為載體,繪就出一幅人民與城市同在、共戰、合勝的恢弘畫卷。

“特刊從策劃到最后出版,大約歷經了一個月的時間。”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杜廣才介紹,截至3月21日24時,濟南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本地疑似病例、本地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三清零”,醫務人員“零感染”。在此背景下,《濟南日報》意識到時機成熟,預判疫情防控將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提出了策劃出版特刊的要求,並擬定了出版時間。

特刊背后凝結無數點滴付出

特刊的出版背后沉澱著很多新聞人的辛苦付出。王端鵬是濟南日報時政新聞一部主任,他領銜承擔了上編“卷首語”與特刊第一篇《濟南答卷》的採寫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濟南日報時政新聞一部記者分別承擔了特刊的《勇於擔當》《濟南經驗》《濟南精神》《贏在春天》等篇章,精心成稿,細心打磨。

其實,此次疫情報道過程中,記者不僅是戰“疫”觀察者,也是參與者。1月下旬,濟南日報財經新聞部記者黃智義“被困”湖北襄陽時,“我的戰‘疫’”這一命題就被納入《濟南日報》新聞謀劃的“大筐”裡。黃智義既是一名“被困記者”,又是一名“戰地記者”,在這篇3000余字的文章裡,他高度概括了封城、隔離、解封、春耕的各個“轉折點”,濃濃的家國情懷,在淡淡的鄉愁喜樂裡娓娓道來。

此外,為了特刊視角效果更好地呈現,《濟南日報》美編李文晶在版式設計中敢於創新,擺脫了“一篇大稿到底”的窠臼,開辟《戰疫數據》《戰疫故事》《戰疫記事》等小欄目,多角度呈現戰“疫”實景。

“在最后3天的校對環節,修改的報樣如秋天的落葉一樣飛來,幾乎每一個版面到最后的復印,都要經過至少5遍校對,以求高質量完成出版任務。”濟南日報總編室主任韓勁鬆說,“當這份沉甸甸的特刊送到讀者手中並收獲肯定時,我們覺得一切辛勞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超500篇“10萬+”報道是最好肯定

記者了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已發布各類稿件、視頻和新媒體產品近3萬篇(件),全網點擊量超過2.76億,“10萬+”新聞報道超過500篇,“100萬+”15篇,“1000萬+”6篇。不但《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每天投入一二十個版面,舜網、愛濟南、新時報、濟南發布等新媒體平台也推出多種形式的新聞產品。同時,該集團發揮濟南融媒體中心和濟南市移動直播平台優勢,一個月時間裡便制作科普視頻近百個,進行視頻和圖文直播460多場次,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開創性連續7天推出大型融媒體特別直播——“濟南戰‘疫’融媒出擊:報業總編1+1”,全域全媒採編制作,全程全網發布傳播,及時傳遞黨委、政府聲音,發布權威信息與專業解讀,聚焦戰“疫”舉措和典型故事,普及健康教育與防控知識,做好輿論引導,充分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輿論宣傳主陣地作用。

回顧此次疫情報道過程,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濟南日報社社長馬利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積極承擔主流媒體的職責使命,充分利用全媒體矩陣權威發聲、及時發聲、聯動發聲,以非比尋常的戰時力度、戰時深度、戰時速度和戰時廣度,投入到濟南戰“疫”的宣傳報道中,記錄著與這座城市相關的抗疫正能量,從中收獲著感動,也感動著讀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