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當前,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電視台甚至一些新媒體平台相繼制作推出了系列原創文化類節目,受到觀眾和廣大網友的好評甚至追捧,然而,也有一部分原創文化類節目沒有受到關注,這類節目或者內容平平,或者定位不准,或者收視不足,最后隻能草草下檔。好的出發點為何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們必須認真分析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現實圖景,分析未來的發展途徑,找到原創文化類節目的制作和傳播規律。
結合時代發展需求
創新節目制作內容
圍繞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創新節目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有關部門做了一系列重要安排。2017年1月25日發布並實施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如何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做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提出,要“實施中華文化電視傳播工程,組織創作生產一批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大眾親和力的動畫片、紀錄片和節目欄目”,“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站等各類載體,融通多媒體資源,統籌宣傳、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創新表達方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2017年7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積極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給予文化類節目更多的播出數量和頻次的機會。這些都對廣播電視文化欄目和節目的制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創作方向,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保護好、詮釋好、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媒體的責任,也是創新發展的方向。
圍繞受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創新節目內容。隨著社會向前發展,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民群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在逐步提升。調查顯示,基層群眾已經不滿足於日常的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拳的基本文化消遣方式,更需要傳承文化遺產、切磋文藝創作,接受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反映在廣播電視節目上,就是近幾年來,文化類綜藝節目次第涌現,受到觀眾的好評和追捧。據《光明日報》的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名單中,共有13檔電視節目和2檔廣播節目入選。在入選的電視節目中,文化類節目佔比最高,包括《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國家寶藏(第二季)》等7檔節目。
圍繞媒體融合發展的需求,創新節目內容。新媒體的興起,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多傳播渠道的拓展,媒體融合更成為大勢所趨。據《2018騰訊娛樂白皮書》綜藝篇統計,衛視綜藝節目產量連續3年下滑,2018年產量較2017年下降12.3%,而網絡綜藝2018年視頻播出量較2017年增加了9.7%。所以,文化類節目必須牢固樹立媒體融合理念,打破自設藩籬的“媒介偏見”,主動擁抱新媒體,從電視媒介朝著以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網絡媒介發展,從而獲得更高的關注度與播放量。
結合節目傳播需求
突出節目制作特點
優化節目形式。綜合類文化節目包括訪談類節目、綜藝節目、旅游類節目等。這類節目定位為開拓觀眾的視野,讓觀眾了解一些事物。這類節目不會傳播過於復雜的知識,而以普及基本知識為主,從而大部分觀眾能理解該類節目中傳播的內容﹔它的知識系統性不強,與專業的節目相比,它不需要完整、系統地描述某類知識,它更側重於引導觀眾體驗某種碎片化的知識。現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說明專業類文化節目的特點。觀眾們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然而也有一部分觀眾提出了意見,他們表示,這部紀錄片過於強調敘事,而忽視了知識的傳播。有觀眾表示,希望在節目中看到如何正確選擇優質的、美味的干貨﹔有些觀眾希望了解如何親手制作不同風味的干貨,而這部分內容節目涉及較淺。從《舌尖上的中國》的口碑分歧,可以看到我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雖然拓寬了選材范圍,部分選材滿足了觀眾的需求,然而存在描述的內容表現性不強的問題,這類節目需要從選題、敘事、攝影、音樂等角度強化節目的表現力。
提升參與空間。筆者認為,新媒體時代,要改變節目的制作和傳播方式,要進一步提高觀眾和受眾的參與度,讓觀眾成為節目內容的制作者、參與者和傳播者。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例,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詩詞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據央視數據顯示,2017年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全部10期累計收看觀眾達到11.63億人次。2018年第三季,最后決賽前夕,全國當時參與互動達到164777人次。普通的學生、白領、工人、農民,都可以在詩詞大會這樣的文化類節目中一展才華,收獲自己的粉絲。這是節目成功的關鍵所在。
結合受眾市場需求
優化節目制作細節
變策劃為主導為受眾需求為主導。部分節目設計人員未從長遠規劃的角度看待節目策劃。以制作《百家講壇》為例,這一節目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文化類節目的優點。比如其他國家會把長期推出的節目分季,每一季更換片頭、片尾。每一季更新拍攝手法、拍攝設施、敘事方式。在節目播出的當季,會請觀眾用發送短信的方式或留言的方式說明自己想收看哪些方面的內容、想請誰當主持人、希望節目的結構如何變化等。節目制作人員會接受觀眾的意見優化節目制作。因為節目設計人員每完成一季節目制作,就反思節目存在的問題,然后予以優化,所以觀眾覺得節目是常見常新的﹔又因為觀眾的意見會影響節目播出的內容,所以觀眾會非常期待自己提出的意見是不是被接納了。節目制作人員要在制作節目以前,就做好節目的整體規劃,通過動態的調整滿足觀眾的收視需求。
變宏大的“廣播”為精准的“窄播”。我國的部分節目常常存在大而無當的問題,比如節目似乎描述的內容很多,然而對某一個群體的觀眾來說,這類節目傳播的知識量卻太少。我國的文化類節目必須細化觀眾的分類,強調節目的定位,變“廣播”為“窄播”。以文化類節目《見字如面》為例,該節目借鑒了英國的讀信節目《Letters Live》,該節目每一期都會請名人來讀一封書信,其中每一封書信反映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情,或者大新聞,但是,入手點卻都是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和具體的情感。比如畫家黃永玉與戲劇大師曹禺間的書信往來、革命先烈的家書等,都是巧妙地把文化與感情結合起來,使觀眾願意從情感上接受文化。
變擺著臉的“說教”為輕鬆愉快的“交流”。文化類節目是節目的一種,無論哪種節目都應強調節目的藝術性,隻有應用藝術的手段表現節目的內容,制作的節目才會受到觀眾的歡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2015年11月推出的《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這個欄目強化了文化類節目的藝術性。這個節目每一期都應用一種藝術方法來說明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比如它應用方言文化來說明消失的油紙傘、旗袍﹔又應用戲曲藝術說明了中國的昆曲、彩調等戲曲藝術。這個節目把節目內容與表演藝術結合起來,使節目既具有娛樂性,又具有文化性。在生動活潑講述的同時,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入了觀眾的心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