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共育公共傳播人才培養的合作機制

2020年10月28日07:0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育公共傳播人才培養的合作機制

網絡化社會的最新特征是平台社會,當前傳媒格局和媒體融合呈現“平台媒體化、媒體平台化”變化趨勢。“守正創新”既是主流媒體深度融合過程中的追求,也是新聞教育積極擁抱變化的原則。為適應公共傳播時代的人才培養需求,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通過10多年的探索和總結,逐步形成了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傳播人才模式。

互聯網平台媒體化與主流媒體平台化

網絡化社會的最新特征是平台社會,互聯網平台以數據捕獲、商業表現和用戶個性需求滿足成為社會連接的基礎設施。由專業媒體主導的傳播格局,也全面進入由專業媒體、機構媒體、自媒體、平台媒體共同構成的新階段。

當前,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社交類平台,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資訊類平台,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台,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電商類平台,構成了網絡化社會語境下社會連接和信息交互的“基礎設施”。這些用戶規模龐大、技術實力強大的互聯網平台,具有數據化運用、商業化變現、個性化需求滿足等主要特征,不斷催生著平台經濟的興起甚至平台社會的來臨。

關於傳媒格局變化和媒體融合趨勢,筆者曾用“平台媒體化、媒體平台化”來加以判斷和概括。一方面,互聯網超級平台因為海量用戶規模、信息交互和消費屬性、社會連接功能,客觀上會產生大量數據和內容,由此具有“平台媒體”的特征,從而呈現出邊界模糊的“平台媒體化”特征。同時,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也逐步建立專業化生產、社會化生產的協同機制,搭建起專業記者、政務機構、普通公眾共同參與“眾包”內容的客戶端平台,由此呈現出“媒體平台化”的訴求。

在主流媒體平台化實踐方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央視頻”、人民日報社的“人民日報+”客戶端、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天目”客戶端都是積極探索。隨著媒體移動互聯項目和業務的拓展,相關的人才需求不僅包括內容生產方面的採編人才,還需要產品設計、用戶分析、數據挖掘、智庫研究等多種類型的運營人才,這也給新聞傳播學院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期待和新要求。

當前,專業媒體的數字化轉型正處於深度融合轉型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內容生產、用戶增長、盈利模式探索等多重挑戰。如何處理專業媒體與平台媒體的關系,是媒體融合的核心問題。從發展趨勢看,越來越多的專業媒體會成為互聯網平台的“內容供應商”,互聯網平台上專業媒體的影響力會呈現出集中化、情境化的特點。多數專業媒體要在堅持公益化運營的基礎上,邊堅持融合內容的高效生產,邊深度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

總體上,智能社會、平台社會、媒介化社會,可以作為我們把握新傳播業態特征的3個關鍵詞。為適應媒介變革趨勢,主流媒體要加快轉型、深度融合,新聞傳播事業也需要“破圈”,在公共傳播事業的新格局和新語境下創新產品、創新機制和創新引導。

公共傳播時代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平台社會的興起與公共傳播時代的加速來臨,使公共傳播人才的培養與供給成為引領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在國內新聞院校中較早提出“培養公共傳播精英人才”的目標,通過10多年的探索和總結,逐步形成了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傳播人才培養模式。

比如,大膽整合專業、強化基礎能力。傳統新聞教育本科專業設置主要按照媒介介質來區分,有以報業人才培養為主的新聞學專業,以廣電人才培養為主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以新媒體人才培養為主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實際上,媒介融合趨勢下,這些專業的邊界正在模糊,需要盡快整合。為此,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將原有的四五個專業方向整合為新聞學、傳播學兩個專業,並且明確以融合新聞、公共傳播為專業特色,目前新聞學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傳播學專業2019年入選省級“雙萬”專業。

再比如,緊扣公共傳播、突出關鍵素養。我們在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培養中,強調回應國家和市場對公共傳播人才的需求,從專業定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等進行深化調整。專業定位上,實現由新聞傳播人才向公共傳播人才的轉變﹔課程設計上,強化跨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特別是傳播與數據分析、用戶行為、視覺傳播等知識的勾連。學院設立財經新聞(新聞傳播學+金融學)、交互設計(新聞傳播學+設計學)、大數據傳播(新聞傳播學+計算機等)3個專碩方向,以“人文新媒體、融創傳播學”為學科特色。同時,我們正在探索與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內的主流媒體在新媒體視覺創意、新媒體產品經理、新媒體智庫運營方面建立大學生人才培養的實習實踐合作機制。通過教育改革和實踐,我們還進一步明確了公共傳播人才的3種核心能力:融合生產、社會連接、公共服務。

以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牛鼻子”,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價值引領,在立德樹人的實踐中,我們也逐步摸索出讓“馬新觀”落地生根的教學方法論。筆者個人的體會是“認知復雜面、提升超越感、強化專業性”,即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去認知復雜現實,運用歷史眼光和時空思維去把握當下國家社會面臨的挑戰,運用報道實踐需要的專業規范、知識應用需要的專業體系去好學力行。

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產學研合作

目前,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參與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的智庫研究,發起建立國家外文局中山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設有廣東省輿情大數據分析與仿真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等兩個省級科研平台,還有廣州直播電商研究院、廣州大數據與公共傳播重點研究基地等3個市級基地,長期向中辦、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提交專題分析和決策報告。

從現代傳播體系的建設看,原創內容供給以主流媒體為主,內容分發和輿論生成以平台媒體為主,因此“媒體深度融合+互聯網治理現代化”是現代傳播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其中涉及一些關鍵問題,比如:以中央、省市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為核心,專業媒體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路徑有哪些?以超級互聯網平台為樞紐,專業媒體與平台媒體協同發展的方向何在?以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為推動,現代傳播體系變革及其輿論引導機制如何創新?

回應上述重大問題,需要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實現理論創新與應用創新的成果轉化。我們中山大學團隊的相關研究,主要聚焦在兩個方面:其一,堅持立足社會心態、進行輿論引導,實施分眾化、精准化策略,探索科學、實效的輿論引導機制﹔其二,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進行嶺南和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實踐,闡釋中國復雜性,最大可能地實現“講好中國故事”工作的落地、落實。很期待我們學院在課題研究、成果轉化方面能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別是總台粵港澳大灣區新聞中心建立常態合作機制。

(作者張志安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