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活躍在黨報上的通訊員

《長江日報》堅持開門辦報 聚起"編外"採訪力量

2020年12月05日07:3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江日報》堅持開門辦報,聚起“編外”採訪力量——活躍在黨報上的通訊員

郭賢樂在《長江日報》“周五課堂”上講述自己的拍攝故事。

“1972年9月,《長江日報》第一次刊登了我拍的照片,對我的鼓舞非常大。從此,我開始迷上拍攝,堅持至今。”近日,通訊員郭賢樂登上《長江日報》“周五課堂”,講述自己為《長江日報》拍攝照片並上頭版的經歷。

郭賢樂是武漢的一名攝影愛好者,以拍攝農村題材為主,目前已累計在《長江日報》上發表新聞攝影圖片1100余張,其中一部分還刊發在頭版。例如,1983年他在《長江日報》發表的《司機結婚不坐車》,生動表現了武漢漢南農場汽車隊司機王小平步行接新娘的情景,具有鮮明的鄉村生活特色,這張照片獲得了全國好新聞攝影三等獎、湖北省藝術攝影一等獎。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輩子拍農村!”郭賢樂的鏡頭反映了改革開放后農村的巨變。他說,上世紀80年代武漢周邊農村以種糧食為主,他經常拍農村插秧的場景,后來農村種植轉向經濟作物,他又拍大棚蔬菜、大棚葡萄,以及農民收獲西瓜等場景。之后,大棚蔬菜變成大棚採摘園,吸引了許多城裡人來採摘﹔現在,農戶在大棚內用手機直播,直接面向網友銷售葡萄、西瓜等。這些場景都被他記錄,並通過《長江日報》的報道反映出來。

讓郭賢樂印象深刻的,還有2019年軍運會期間的拍攝。他共在《長江日報》頭版刊發了6幅照片,其中,五環體育中心等多幅照片被國外媒體轉載,向全球展示了大美武漢。此前,郭賢樂得知武漢市東西湖區要新建一個體育中心,便立即下定決心,要用相機把場館建設的全過程都記錄下來。“2017年—2019年,從場館建設前到場館建成投入使用,不管是雨天、雪天,每一個重要項目,我都要拍下送到《長江日報》,比如草坪鋪設完成、場館試燈、場館全部准備就緒等。”郭賢樂回憶,特別是2019年10月1日,中超足球聯賽在五環體育中心首秀,他拍攝的這場球賽於3日在《長江日報》頭版報眼位置刊登。

從1966年至今,郭賢樂沒有間斷過訂閱《長江日報》,刊發了他所拍照片的報紙,他都一一保留下來。郭賢樂也多次被《長江日報》評為優秀通訊員。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長江日報》一直堅持黨報“開門辦報”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像郭賢樂這樣的通訊員,該報還有許多。

硚口區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程仁斌積極參與城市共建共治,2019年《長江日報》480條轉化線索中,他一人就佔了78條。看場電影,電影院不提供3D眼鏡,觀眾頗有怨言,他調查了幾家影院,發現都存在這個問題,就將這條線索報給了《長江日報》新聞熱線﹔周末去商場,看到免費停車場車滿為患,顧客無處停車,事實上是不少車主蹭免費車位,將私家車長期停在商場停車位上,他又報給記者。

新洲區委宣傳部外宣中心主任劉慧長年奔走在街道、社區(村灣),積極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她參與採寫的《首個全民股份制合作社選黨員當頭雁》《被問責村支書率村民集體脫貧》等多篇稿件在《長江日報》要聞版刊發。

一次偶然到報社投稿,受到編輯熱情接待,稿件次日刊發,雖然只是一篇“豆腐塊”,但讓攝影愛好者張志雄受到很大鼓勵,后來他的見報稿件越來越多。張志雄說,上世紀80年代成為《長江日報》通訊員后,這張報紙就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路伴隨,一同經歷,一同成長,無論稿件是否被採納,我都仍一如既往地捕捉身邊的新聞。”(記者 湯廣花 通訊員 朱建華)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