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2021年01月06日08:1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近日,隨著“太極拳”“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評審通過,我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的非遺項目達到42個,位居世界第一。這一消息對於致力於非遺保護與傳承的組織和個人來講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同時也激勵著更多人思考如何保護和傳承好非遺。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藝術表達及風俗習慣等,是確定本民族文化特性,增強國家文化競爭力的重要資源,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急劇變化的背景下,秉承時代精神,借助新型媒介做好非遺保護與傳承事關重大。

  近年來,在中央有關文件和文旅部等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非遺得到空前重視,“非遺+”也成為一種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用非遺帶動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概念和模式。如“非遺+科技”“非遺+文創”“非遺+扶貧”等通過“1+1”實現了“大於2”的雙贏效果。與此同時,一批以保護和傳承非遺為宗旨、兼具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的綜藝節目興起,同時越來越多的娛樂性綜藝節目開始加入非遺元素,“非遺+綜藝”這一模式逐漸讓非遺在一些節目中燃出了星星之火。

  吃飯時,遇到非遺菜,食者會興趣與食欲陡增﹔逛文創店時,遇到非遺工藝品,消費者更願意為傳統工藝買單﹔旅途中,遇到非遺表演,游客會忍不住駐足觀看和體驗……這些現象表明了非遺概念的深入人心。隨著非遺傳承人得到普遍尊重,非遺元素受到廣泛歡迎,非遺概念成功出圈,保護和傳承非遺漸成共識,如何讓更多的非遺從節目中的星星之火燎出熒屏,以具象而非概念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成為新的課題。

  溯源非遺類綜藝節目可以得到一些啟示。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非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詞匯時,《戲曲欣賞》《家鄉戲》《梨園春》《曲苑雜壇》等一批聚焦戲曲、曲藝的綜藝節目曾讓遭受互聯網和新型文藝形式嚴重沖擊的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光彩。以河南衛視的《梨園春》為例,從最初簡單把戲曲舞台搬上電視呈現名家名段,到后來不斷適應變化嘗試改版,加入選秀和競賽元素,推出戲曲擂台賽等,《梨園春》迅速成為一種現象級文化綜藝,火遍中原大地,甚至火向了全國。“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裡走出來我保國臣……”當年那些一邊陪長輩看戲一邊學著哼唱,夢想著通過登上《梨園春》大舞台為家庭爭光的孩子們,有些已經成了豫劇中堅力量,有些雖未從事戲曲行業,曾經熟悉的唱詞依然可以張口即來。《梨園春》真正讓豫劇從節目中的星星之火燎向了中原大地。21世紀之后相繼涌現出的《絕對有戲》《尋找好聲腔》等也都曾在一定區域甚至全國范圍內引發看戲和唱戲熱潮。

  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其到2015年前后,一大批聚焦非遺傳播與傳承的綜藝節目呈現井噴之勢,如戲曲類真人秀節目《國色天香》、關注傳統工藝現代傳承的《傳承者》《非凡匠心》《一起傳承吧》等通過精心策劃系統呈現或精美、或震撼、或獨特、或動人的非遺項目,引發了公眾對非遺的關注,也帶觀眾透過熒屏認識了非遺之美及其背后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非遺傳承相關節目依然在不斷涌現,如解密互動綜藝節目《巧手神探》,節目將明星體驗、劇情懸念等相結合,採用角色扮演、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年輕人喜歡的時興游戲互動式呈現微縮、蠟像、面塑、翻糖等非遺手工藝,收獲好評。

  縱觀三十多年來非遺類綜藝節目的發展,可以看出非遺呈現形式越來越豐富,關注的非遺項目越來越多,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的人也呈現增長趨勢,有效推動了非遺的傳播與傳承。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各類綜藝節目的大量涌現,非遺類綜藝節目也受到了較大沖擊,叫得響的節目並不多。一些打著非遺傳承旗號的綜藝節目通過加入蹩腳的劇情設置、略顯違和的燈光舞美,把非遺傳承人和非遺項目硬搬上舞台,不僅無法真實呈現非遺之美,反而給人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敷衍感。此外,在國家有關文件的引導下,有些當紅綜藝節目為了提高節目公益屬性和文化屬性在某些環節加入非遺元素,看似是明星宣傳非遺,其實非遺元素不過是“節目有文化”的點綴而已。

  如何讓非遺從節目中的星星之火燎出熒屏,甚至以其抓人眼球的美感沖出熒屏,俘獲觀眾的心,真正讓人感受到非遺的文化內涵而主動參與保護與傳承,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非遺類綜藝節目即便需要兼顧娛樂屬性,也不應喧賓奪主,挂羊頭賣狗肉,過分強調娛樂而讓明星發光讓非遺暗淡。非遺類綜藝節目唯有在時代精神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和呈現非遺的文化內涵,而不僅僅是玩個火、摔個牛、唱個歌、跳個舞,追求簡單的感官刺激。非遺傳承發展中,表現形式的創新必不可少,有些非遺本身也在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但是不可否認,越原汁原味的非遺越能夠引發觀眾共鳴,勾起回憶,它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和歷史價值才更本真。真正做好非遺呈現,講好非遺背后的故事或許更能促進非遺沖出熒屏。

  (作者:曹蘭勝,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研究員)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