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電影發展需打造垂直“新賽道”

2021年01月21日06:5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電影發展需打造垂直“新賽道”

后疫情時代,如何構建電影產業創新發展,使電影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柱、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化名片,這是每一個電影行業從業者都應思考的現實問題。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的電影創新論壇上,來自影視行業及相關領域的從業者和學者,依據產業發展現狀,圍繞“視聽改變生活,文化引領未來”的主題,聚焦影視內容創作和人才培養,共同探討了電影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加強類型化創作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電影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中國電影史上從未出現如此漫長的院線電影長期脫離人民生活的情況。與此同時,在科技創新發展的技術驅動下,影視行業在內容創作、媒介形式、傳播渠道、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主流價值觀表達,加強內容精品創作﹔加強中國故事的類型化創作,用視聽技術賦能內容創作。”與會者一致認為,目前,優質視聽內容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觀眾和用戶的觀看需求,進一步創新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和創作手法成為從業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橘品影業董事長張昭表示,要以現實主義“中國青年故事”和優秀傳統“中國文化故事”為題材加強創作,重視Z世代人群用戶需求,讓電影融入文化產業,讓年輕網友成為電影用戶,強化文化的功能性,滿足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社會更高更多元的文化需求。“應形成基於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為基礎的品牌電影,打造用戶垂直且精准的‘新賽道’,將自身變成文化產業的IP品牌支柱,成為中國電影的重大補充和未來產業市場的主力。”

在青崧影業創始人葉寧看來,目前中國電影正經歷第三次浪潮,即中國內容的故事創新。從電影產業邏輯角度看,中國電影必須走類型化道路,類型化包括商業性,但並不妨礙藝術性的表達。談及怎樣把中國故事類型化,葉寧表示,類型化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創作思路,年輕創作者是中國電影的“腰部力量”,他們要懂得類型化創作的語言和方法,全情投入創作之中,勇於實踐,學會表達,無論在任何的創新和變化中,都要守住初心。“創作者應當在保持創作原動力的同時,熟練掌握類型化創作的語言和方法,尊重觀眾的接受能力和審美水平。”

院線網絡融合發展

近年來,在政策引領、技術驅動、用戶訴求等多重影響下,影視行業在創新用戶需求、類型題材、內容創作、媒介形式、傳播渠道的探索和實踐,給互聯網平台提供了電影創新發展的多種方向。基於網絡渠道開發電影內容生產,以及全流程服務的平台化,一些視頻平台實現了網絡電影的“破圈”和品質升級。

基於這種變化,流媒體視頻平台開始將電影內容開發、全流程平台化服務等作為其核心業務,在電影運營、數據分析、用戶培育和付費模式等方面進行廣泛探索。世界各大制片廠如迪士尼、華納等紛紛通過架構重組去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原本的院線票房戰爭已經轉移到了流媒體的會員戰。在此背景下,疫情期間國內流媒體平台與影視公司對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融合發展做出諸多嘗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據統計,2020年分賬票房破千萬元的網絡電影達59部,創網絡電影歷史之最。

在這種快速變化發展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重新思考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線下和線上的關系,更新電影內容的創作思路和理念,建設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共生、共創、共榮的關系。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結合疫情期間愛奇藝平台的探索嘗試,講述了視頻平台在商務洽談、商業模式、宣傳營銷、上線播出等環節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她表示,“網絡電影+”時代的到來,“+”的是新的內容創作思路和理念,“+”的是突破性的線上線下宣發融合。融合發展離不開內容制作方的勇氣和嘗試,也離不開平台的創新驅動力和行業責任感。

“尊重市場,基於數據去做投資決策,是在內容方向選擇上最為核心的事情。”新片場首席執行官尹興良基於實踐創新經驗,提出四條融合發展新思路:基於社區的優秀創作人發現機制﹔基於數據分析的新媒體影視宣發﹔工具化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基於數據分析的內容方向選擇。

釋放終端高效產能

“年青一代創作者應秉承現實主義創作觀念,以鮮活的姿態和感受力,將親歷改革開放40余年的個人生命體驗融入創作中去,力爭成為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發展的主力軍。”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不斷強調人才對於內容創作的重要性。

事實上,網絡電影更容易給予年輕創作者們實踐創新的機會。

淘夢影業創始人陰超認為,網絡電影門檻較低、成本較低、機會較多的特點,使之成為青年創作者成長的快速通道。“網絡電影相較於院線電影有更強的可控性,包括把控成本、把控風險、把控質量等,可以在把控范圍內給予青年創作者更多的長片創作機會和創作空間,為電影業帶來更鮮活、更年輕的故事以及講故事的方式。”

近年來,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雲技術以及5G網絡等新技術正在切實改變電影行業。在內容素材制作、設計視聽效果、制作視聽特效、后期剪輯等環節,科技為電影帶來的創新驅動力顯而易見。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教授支菲娜認為,一方面要堅持創新驅動,政策的升級換代能引致行業的升級換代,要回歸電影產業改革的初心,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適應,更大幅度地解放生產力﹔另一方面要科技賦能,內容生產能力要適應硬件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科技要融合促生新的文化業態,延伸產業鏈,聚集人才。

“科技進步也要助推文化的快速‘出海’。”在支菲娜看來,未來電影產業將會朝著高端劇場化和小屏化的兩極化發展,要繼續淘汰終端市場的冗余產能,保龍頭,保特色,釋放更多高效產能。(記者 王坤寧 實習生 郭宏浩)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