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特电视选秀节目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5期

基于模特电视选秀节目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研究

凌艺婷?

2013年05月15日16:2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分析在西方社会较多,在中国还属于前沿研究领域。为加深对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关系的宏观研究,选取兼具流行性与复杂性的《全美超模大赛》电视选秀节目进行分析,向受众展示符号及其背后的亚文化现象。目的在于借助青年人中火热的《全美超模大赛》模特电视选秀节目,从传播学视角,以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探索电视选秀流行热潮下,青年受众群被亚文化影响的传播过程,提出考虑地域性差异与受众反馈的跨国传播模式。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传播;电视选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

一、引 言

亚文化(Sub Culture)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其主要特征是边缘性与抵抗性。

二、《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的跨国传播模式

基于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的,后广为引用的“5W”大众传播基本模式,构建出以《ANTM》体现的青年亚文化跨国传播模式:

(一)《全美超模大赛》的传播者

《ANTM》大赛由2003年开始在美国UPN电视网络播放,第三季开始每半年举办一次。2006年由于UPN和WB电视台合并成The CW电视台,由第七季起改为The CW播放。CW电视台针对当今年轻的收视群体,成为了唯一一家针对18~34岁年轻观众的电视台。

目前《ANTM》选秀节目已经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第15季由CCTV2播出,第17季奇艺被授权高清转播,第18季、19季优酷被授权高清转播。

(二)《全美超模大赛》的传播内容

《ANTM》通过模特选秀节目的电视语言表达出的青年亚文化是传播内容。在《ANTM》是特定符号代码与实践的复杂结合,符号与风格之间进行着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正如伯明翰学派霍尔等人所说“风格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时代的风格问题,对战后青年亚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1],传播内容需要以“风格”为核心问题界定。根据伯明翰学派迪克?赫伯迪格的亚文化研究路径,整体而言,《ANTM》中的青年亚文化体现出明确的风格:在现代女性高度自觉情况下,以原有的、青年热爱的亚文化社群风格为蓝本,凝练出兼容并包的审美倾向和个性展示。由于它并不是单一青年亚文化的表现,而是多元化文化的凝练,使传播内容在传播受众中具有普适接受性。

风格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抵抗,作为“风格”的功能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内涵。抵抗源于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与之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与中国青年群体的部分需求同源。那些在现实社会中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诬蔑的亚文化群体通过互联网结成的人际关系网会更具凝聚力,亚文化内部成员在强烈的认同感召下,结成一个同呼吸、共患难的“我们”。

(三)《全美超模大赛》的跨国传播渠道

1.互联网媒介为主的小众传播

观看《ANTM》的中国青年人无疑是一个经过界定小众群体,传播者至少是网络技术的先锋、英语熟练、对于美国文化有兴趣与向往的一部分人,符合小众传播对于受众的界定。小众传播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内容更加专门化,接受者更为自由、主动,更富有选择余地,传播者更加关心和了解接受者的各种需要,利用互动的新型媒介进行传播的传收双方,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等。[2]”《ANTM》在从美国到中国的传播运作中实际上走向了小众化趋势,它主要就是靠互联网媒介这一非正式渠道传播。小众传播注重受众的反应,这是个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字幕组网站通过获得受众的反馈来决定传播内容的。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和话语环境。受众由简单的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选择者。个人在互联网平台上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表达观点、制造议题,而在这时传统媒体形式又开始介入,传统媒体的介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如此循环,属于互联网的议程设置模式正在形成,即:

2.人际传播

《ANTM》必然也会以“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模式存在,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青年受众会将其推荐给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以求获得更大范围的讨论。在这个模式中每个人同样也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说,这是互联网传播模式植入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当普通人收看《ANTM》时又会重新回到互联网中去,加入该传播模式。

(四)《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受众

观看《ANTM》的观众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受众,根据理论分析可知这部分受众多为青年人,并且会通过互联网形成并加入青年亚文化集群,并且壮大该青年亚文化社群。《ANTM》借助于电视选秀节目这一视觉文化形态,用符号形成风格完成了意义、快感、身份认同的承载体与激励体的“伟大使命”。青年人在抵抗中加深认同感,利用互联网,聚合成社群,它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集群模式:

符号、风格与《ANTM》之间形成编码解码的相互关系。ANTM通过互联网传播给中国青年受众,受众通过互联网产生认同感,并通过产生青年亚文化社群,社群在这一效果下不断扩大,进而影响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中的一部分受到影响而成为中国青年受众,并继续循环反复下去。

1.认同感

青年亚文化群体渴望找到同类,找到属于自己的集体风格,这既是青年人在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也是现代社会自我认同危机突出的表现。《ANTM》的风格从多个方面提供给中国青年缺失的认同感。《ANTM》提供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视野:一切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象征死亡的吸血鬼、滴在揉皱了纸张上的鲜血、鼓噪刺耳的音乐、犯罪现场的受害者、一句刻薄的评判……《ANTM》将一切可能导致青年认同的反常美学现象收纳进来。《ANTM》争取到最广泛的女性受众的认同,充分说明“娱乐选秀节目的火爆,实质上是当今的受众们特别是女性受众的审美价值观强烈的影像化诉求。[3]”

超模的“越轨行为”被节目解读成独特“个性”的展示。第5季中Lisa曾经在镜头前小便,自称“Lisa妈妈”对别人说教、口无遮拦、认为自己唯一的缺点只是近视,公然与评委顶撞,在房间里醉酒并谩骂。但是她的这种傲慢、自大的个性却成为她的“标志”并被挑选出来参与17季“全明星赛”最终夺冠。青年人从Lisa身上感觉到了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是那些‘正派社会’给违背了令人尊敬的准则和期望的越轨者贴上的标签,被贴上标签,就是接受一种社会身份,接受一种社会生涯的可能性,这种社会生涯违背了‘体系’的规则和惯例。[4]”但被社会标记为“越轨”的情景、身份和职业恰恰是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成员所具有的共性,他们的“越轨”在群体中成为“常规活动”给他们同舟共济的感觉。

中国青年将《ANTM》当作一个遍布认同感的环境,无论兴趣多么迥异、品位多么独特的小众人群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他们加入这个环境中,以此来逃避现实与压力。

2.互联网平台

当新媒体给予平台,青年亚文化就有了进一步滋生、传递、扩散的土壤,其话语权通过融入、影响、改变主流文化得到实现。在网络世界中,用户可以丢掉现实世界里的包袱和身份,去承担新的角色,从而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更多”机会。网名是虚拟的“自我”,与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相分离。在网络世界的亚文化集群当中,虚拟的自我比现实的自我更加强大,凭借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量获得了话语权。

互联网这一现代传媒手段的丰富运用给予了青年亚文化表达自我的开放性空间,为青少年群体性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资源。因为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有着自由的互动空间,青年亚文化群体可以探索从前被当作威胁、被严格控制的意识倾向,充分表达个体认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需求,在自己创造的审美世界中尽情释放主体意识[5]。

3.社群

《ANTM》以模特为核心吸引力,构建了专属于自己的一个符号体系,以符号作为“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标识完成身份认同的通关密语。基于此,《ANTM》爱好者在青年聚集的SNS网站形成社群,比如豆瓣网的ANTM小组,人人网的ANTM公共主页,百度的ANTM相关贴吧。在其中,还进一步发展出“字幕组”亚文化群体。事实上,“字幕组”和贴吧之间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经验和表意的断裂,即在青年亚文化当中,开创者和追随者的区分一直是必要的,这种区分会有一套复杂精细的身份体系,用于鉴别一个亚文化集群当中的头面人物和平凡的成员。青年亚文化在团体内部表现为合作与支持,在团体外部则是竞争与对抗。这种对抗不仅表现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还会在亚文化内部区分出群体。

(五)《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效果

青年亚文化传播在群体内达到的效果大多是偏向于正面的,而对于整体社会而言效果趋于负面,在警惕负面影响的同时,青年亚文化“反哺”功能的荣光尤为突出。《全美超模大赛》中的青年亚文化在青年亚文化群体内的传播效果主要包括:为孤寂的中国青年提供群体归属感,为青年人提供了全新的角色认同,满足中国青年的表演欲,作为负面情绪宣泄的出口,和带动成员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融入社会及其运行模式。而在社会上的传播效果则包括:过分抵抗主流文化,争夺话语权,公众“窥私”与“从众”心态普及,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群体意识引发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青年亚文化的“反哺”功能。

(六)青年亚文化的消解和收编

在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主流文化会对青年亚文化从意识形态与商业两方面进行收编。第一种意识形态的收编方式中,主流文化会通过将亚文化界定为违反社会准则,对亚文化进行边缘化弱势化,来对亚文化进行强烈的抨击。较为聪明的媒体会选择性地报道亚文化群体温和的一面,加以“他们本质也是正常人”的解释,忽略亚文化群体中不同于主流文化的部分,或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抹杀掉,来去除其差异性,它们看似解构了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以及传统媒介的霸权,完全站在草根的层面,从另一个“小众”的视角来实现并最终完成整个亚文化的收编。

相对于意识形态收编而言,商业收编显得较为隐秘和微妙。商业收编力量可以通过“长尾效应”渗透到青年亚文化社群之中。以在节目当中出现的各种亚文化服饰为例,经过《ANTM》的传播效应,这些原本限定在个别亚文化集群中的服饰会成为主流社会中普通受众追逐效仿争相购买的对象,伴随着激增的市场需求,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在这一过程当中,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亚文化服饰当中难以被普通群众接受的符号和信息将被替换掉而成为一种对消费者友好的服饰风格。商品和市场无处不在的触手一方面对亚文化服饰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将亚文化服饰归入潮流和时尚的范畴内。而很不幸地是,时尚会使得任何一种亚文化在时尚当中自行消解,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文化。这是与篡改作用相辅相成但比其更加强大的一种收编方式,它利用了资本的力量将主流文化的国境直接延伸至亚文化的疆土之上。

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对《全美超模大赛》的重塑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忽略“反馈”传播因素,应当予以补充。选秀文化首先是受到主流社会的影响的,主流社会庞大的观众群是包括《ANTM》在内每一个电视选秀节目的衣食父母。“震惊效应”使得大众建立起“震惊防御”机制,主动地拒绝接受过于极端的先锋文化,这样“震惊”就会被自觉地缓冲,规避。在青年亚文化的讨论当中,这种防御机制使得所有的符号意义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而《ANTM》为了节目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附庸迎合主流的价值体系,忽略或抹杀过于尖锐的极端文化,从而保证节目自身的收视率。尽管在持续不断的文化收编之战当中,青年亚文化注定最终会被打上战败者的身份,然而主流文化所付出的代价也将是显著的。在青年亚文化被主流社会收编之后,会自动转性成为大众文化并保持对传统价值观的抗争姿态。主流文化通过媒体的意识形态塑造和市场的强大覆盖力对亚文化进行收编,而亚文化同样通过这两种渠道反作用于主流文化,并对主流文化产生影响。这一现象会进而在媒体和市场这两个传递渠道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一)美国本土文化对《全美超模大赛》的重塑

1. 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尽管《ANTM》节目本身打着宣扬个性的招牌,宣称接受并支持各式各样的思想和文化,但不幸地是无论节目本身是否做出了努力,社会主流价值观对《ANTM》的强烈影响还是会在节目中频繁地体现出来。这种对主流的妥协事实上意味着《ANTM》对差异性的支持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而并非对传统电视选秀节目和社会共识的突破。

例如,《ANTM》节目无疑在向观众传达模特职业更本质的意义,即模特职业和商业的紧密联系,她们能为商人们的产品代言,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这一观点的确立,是对现今主流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金钱驱动力的妥协。尽管节目的宗旨是寻找不同女性的美,宣示接受胖型女性成为参赛模特,但节目的指向无疑相反,结果却引导更大量的女性去“减肥”。这充分表明《ANTM》依然坚守着当今社会对身体的审美取向,终将冠军颁发给那些“非体重超标”的模特。

2.受众的反馈机制

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点击率会过分迎合青年亚文化需求,但因为青年群体的壮大,这种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并被赋予大众文化的含义。在这一点上,《ANTM》做出了努力,诸多种的亚文化符号得以在《ANTM》中再现。这一现象即被解释为亚文化对《ANTM》电视选秀节目的重塑。

受众具有窥私心理,为引发讨论,从而制造热点,带来收视率和关注度的上升,女孩们的所有生活都会充分暴露并传播出去,节目在制作和剪辑过程中会选择刻意夸大私底下的人际关系矛盾,而不是隐藏它们。每一季当中都会发生很多次选手间的争吵甚至冲突,在节目时间中占到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其中不乏一些的侮辱性语言。第17季的“星级复活赛”由过往16季中“最受欢迎”、“最受瞩目”、性格最突出的选手们组成,尤其强调“个性”(Personality)的重要性,该词在该季度中出现的词频高达82次,平均每集出现6次。每个选手风格各异的强烈个性连同由这些人共同参赛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卖点,被用来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而节目本身也以此具备了以往所不具备的元素。

(二)《全美超模大赛》全球化环境下对中国的影响

不同于美国本土,中国的受众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无法对《ANTM》节目本身完成价值观的反馈,渠道的缺失最终导致反馈机制的失效。其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或至少是促进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对西方电视节目的有意借鉴。这种借鉴体现在诸多方面上,其中尤为以巴赫金提出的狂欢理论最适用于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分析,并且在中美选秀节目中相互链接。就中国而言,“超女”的核心思想是“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一扫过去的羞涩和胆怯,继承了宣泄性。在至于电视选秀节目“狂欢化”的另一特质颠覆性和大众性,我们则可以从结构主义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异同进行分析。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电视选秀节目的颠覆性还表现选手的一夜成名和脱胎换骨,无论是中国的《超级女声》还是《ANTM》都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灰姑娘变公主的神话。一个人从默默无闻的路人一夜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并在瞬间拥有了众人皆知的明星偶像,这本身就是对常态生活秩序的一种游戏性颠覆——它颠覆了在常规状态下获得声名和财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ANTM》还结合了职场节目的特点,而中国的选秀节目与职场节目泾渭分明,《ANTM》对于纠正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在《ANTM》所强调的“个性”在传播入中国后,在青年中聚合成亚文化群体,并且让众多青年人产生并思考新的职业选择,勇于身体语言、行为表现来展示个性,并且为扭转中国的选秀节目同质化倾向提供契机。

由此可以看出,《ANTM》传播过程带来的后续影响,是美国青年亚文化对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重塑。在中国本土的主流价值观和美国亚文化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呈现出一幅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格,即一种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复合意象。《ANTM》选秀节目跨国传播的意义在于,电视选秀节目不再只是作为传输介质或娱乐明星的批量生产商,它可以营造出一个健康多元化的讨论环境,使得亚文化得以发展,让青年人在狂欢化的亚文化自我发掘到正面价值。

基于此构建跨国环境下重塑机制的模式图(如图4),青年亚文化集群对主流文化的影响通过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体现出来,而且中国本土的青年亚文化集群与中国青年的相互影响会一直持续。而这种被影响的主流文化会对中国本体的电视选秀节目进行重塑。

四、结 语

在青年亚文化或持久或短暂的生命周期当中,自会有其鼎盛的时刻,也会有其消亡的瞬间。本文主要聚焦于这种时刻,探讨了青年亚文化随着时间推移而转换的事实和变化的过程,而并不是聚焦于某一青年亚文化本身,或去研究青年亚文化的明确定义。经过本文研究与讨论,已总结出可以广泛适用的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周期模式图,如图5所示。

青年亚文化存在的总体含义在于抵抗,从它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与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的抵抗,对其价值观的颠覆和对其收编行为的抗争。而事实上当主流社会试图去解读亚文化群体的时候,亚文化也在同时对主流文化进行着解读。每当对青年亚文化的解读更深入了一层,也同时意味着为亚文化群体深入了解主流文化增加了可能。这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在这个过程当中良性的文化交互应该是值得珍惜和提倡的。

《全美超模大赛》作为一个全球热播的优秀电视选秀节目,在青年亚文化传播的研究方面提供了足够的事例支撑。该节目试图营造一个支持各类青年亚文化的多元化环境,尽管由于对主流价值观的妥协而失败,但仍然成功打造了一个具有一系列特定价值观的节目框架。一方面,《全美超模大赛》与本土受众与美国主流社会形成了成熟的交互机制,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不断进化着;另一方面,该节目在跨地域性的传播过程中传递了美国的意识形态,促进了中国青年亚文化集群的扩大,进而影响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并引起中国本土电视选秀节目的有意模仿。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我们不能排除一种可能,即建立起外国受众对《全美超模大赛》的重塑机制,届时又将引发新的文化交互机制。而在多元化健康的讨论环境下,各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以各自的方式传播发展并在激烈的斗争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这种丰富多彩的协同演化将是对未来一种生机盎然的畅想。

(作者简介:凌艺婷,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业务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 高群.大众文化与“娱乐选秀”节目[J].文艺争鸣,2007(5).

[4] 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张倩.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审美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燕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