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媒体的三两年
主持人:黄馨茹 赵 金
嘉 宾:王 昱 齐鲁晚报国际新闻部编辑
张 楠 鲁中晨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
戴 岳 经济导报记者
胡芳泰 山东法制报记者
主持人的话:从校园到媒体,从课堂到职场,年轻的媒体人经历着身份的转变,“铁肩担道义”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内化在了每篇稿件之中;“新闻理想”不再仅仅存在于讨论之中,它与现实进行着激烈的碰撞……本期茶座,请年轻的媒体人聊聊初入媒体的三两年。
向社会人的转变
王 昱
我在齐鲁晚报工作已经三年了。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三年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深感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入职以来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说来惭愧,我在齐鲁晚报的工作经历和学习过程,有点像金庸笔下的那个韦小宝:跟着各路高手学艺,什么功夫都学了一点,却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三年来,我干过记者、做过编辑,跑过社区、也采访过外国驻华大使,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也兼职干过评论员的工作。但我始终觉得,真正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其实很少。有时甚至想,自己离当初的理想不是越来越近了,而是越来越远。
说起来,我这三年的工作经历,也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满脑子只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类的口号。可是真正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媒体人的工作有时是十分琐碎的。
工作第一年,我在济南新闻中心跑社区,每天接触的都是大爷大妈们的家长里短:谁家的暖气片漏水了,谁的煤气不通了……记得那年冬天,齐鲁晚报要做一个“跟农民工回家过年”的策划,我每天守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农民工,硬是找不到愿意合作的对象。后来,我常常反思这段经历,发现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自己的工作态度上,而是当时的我不知道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甚至连他们的家乡话也听不懂。不知对方的诉求,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明白了这一点,我突然感到,我适应工作的过程,本质上说也是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记者来说,学会迅速完成自己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非常重要。简单地说,要学做媒体人,先要学会做社会人。这才是新人迅速成长的关键。
想通这一关节,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作中比较学习与工作的不同。进入报社的第二年,我被调入国际部,刚踏上新岗位不久,我就接到了采访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的任务。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这项工作,我的压力很大,总感觉自己虽然有语言优势,但准备还不充分,我的内心很忐忑。不过,最终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出乎我的意料。
这个经历给了我一个新的启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由于他面对的是衡量其能力的考试,因此准备越充分越好;然而,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有时需要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关键时刻,无论准备有多少,都得硬着头皮往上冲。这种思维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身份定位的转变,知易而行难。在三年的工作中,我一边工作一边总结,得到类似的经验教训还有很多。现在的我虽然不敢说已经成熟,但已经能把不少心得应用到工作中。
比如我现在负责的“畅所昱言”“一周史记”等专栏,都力求生动有趣地向读者介绍新闻背景或历史故事。如果在学生时代,面对这种历史钩沉或者深度解读的题目,我也许会以十分书卷气的方式进行考证,把文章写得严谨而干巴。然而,三年的工作历练让我明白,搞媒体不是做学问,学问是给自己做的,而媒体最终要面向读者。作为为读者制造产品的工作者,在保证可信度的前提下让读者接受你的产品,并从中获得享受才是应当追求的目标。我常常拿“罗辑思维”的一句广告语来自我激励:“古时候有很多有钱人,自己明明有一双眼睛,但自己是不读书的,他们是雇别人来读书给自己听。从今往后,我就是您身边的这个读书人。”的确,我就是一个为读者进行新闻再加工的媒体人。可以说,这是我在经历三年历练后,目前对于自己的定位,我正向这个方向努力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