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1月下

遮蔽抑或凸显:议程设置理论的再思考【2】

王军峰
2016年01月28日09:59 |
小字号

二、媒介议程遮蔽现象

(一)媒介议程遮蔽现象产生原因

1.媒介依赖、媒介控制到媒介遮蔽

媒介依赖理论考察的是媒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与对媒介的依赖性之间的关系。媒介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7]28媒介依赖理论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与环境本身的分离导致媒介介入人与环境之间。由此,媒介依赖实际上被嵌入了人——媒介——环境这样一个脉络当中。媒介成为人与环境接触的中介。随着媒介影响力和重要性逐渐增加,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媒介成为我们认识环境的重要渠道。

随着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就个体而言,个体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来对整个世界进行认知,那么,媒介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控制个体的有效手段。正如学者单波提出“媒介即控制”一样,人也被异化成为媒介控制的对象。媒介不仅仅设定了人类生存的自然,而且设定了人的思想、感知,形成了虚拟世界。[8]41就社会整体而言,媒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成为沟通社会内部及社会与个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媒介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功能。但是,在这种关系中,媒介实际上也成为控制人们认知环境的工具,因而大众传媒具有视野制约效果。

实际上,无论是媒介依赖还是媒介控制,对于我们来说都暗含着技术带来的负面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负面效果越来越强,但是也越来越隐蔽。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一样。在技术垄断的社会中,技术成为控制的重要手段,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9]12,当技术(媒介)垄断了我们的认识,技术(媒介)所提供的世界图像就成为“真实”的图像,而真正真实的世界被(技术)媒介提供的图像所遮蔽。对此,鲍德里亚认为,“传媒更是一马当先,它滚滚生产出的拟像铺天盖地,形成了一个比现实更现实的超现实独立领域,令现实与表征的界限益发可疑起来。[10]221“模型比真实更为真实”[10]221,“媒介如此成为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真实,而现实成为媒介的模仿和表征的结果”,而这都是“建构使然”[10]221。这样,悖论产生了:我们创造媒介、依赖媒介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媒介认识客观世界,寻求真实。但是,在寻求真实的过程中媒介也带来了遮蔽真实的危险。我们的每一次对真实世界的追求最终却以遮蔽的面目实现。

2.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媒介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的稀缺性是以下几个原因形成的:一方面,媒介本身是某一种稀缺资源(例如电视波段、频率)的受托人,因而其本身也表现出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媒介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具有文化属性,而这涉及到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等,因此,媒介总是掌握在少数权力精英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很难接触、使用媒介资源,因而对于大众来说媒介是一种稀缺资源。除此之外,从微观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媒介其版面、波段、节目时间等等都是有限制的,这种有限性和无限世界中的无限事件相比较,其具有有限性,因而是一种稀缺资源。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媒介机构在进行信息生产的时候只能够将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事件予以选择、加工和传播。这就是媒介的把关作用。媒介在把关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对一些事进行解蔽,对另外一些事进行遮蔽,最终我们能够在媒介上看到的都只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可以说,把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媒介一边解蔽,一边遮蔽的过程。

(二)媒介议程遮蔽现象的作用机制

议程设置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关于议程设置的想象。媒介在进行议程凸显的同时,也是对议程的一种遮蔽,而这种凸显/遮蔽现象贯穿于议程设置的始末。也就是说,媒介议程遮蔽现象的作用机制和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是同步的。

针对媒介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主要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其一,是0/1效果或者感知模式,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报道或者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其二,是0/1/2效果,或者说是显著性模式,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强调和突出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其三是0/1/2/3……N效果或者优先顺序模式,这就是说针对一系列议题,媒介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会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顺序的判断。[5]196此外,属性议程设置告诉我们,媒介可以针对某一议题属性的凸显或者弱化,从而引导受众对该问题的思考。这说明,媒介议程设置已经不仅仅能够告诉公众想什么,而且还能够告诉公众该怎么想。“告诉人们想什么”体现客体显要性的转移,即传统议程设置或者第一层面议程设置,“告诉人们怎么想”是第二层面议程设置或者属性议程设置的通俗表达。[11]48

因此,借用议程设置机制,媒介从 “告诉人们想什么”的层面和“告诉人们怎么想”的层面实现了对议题的双重遮蔽。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