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复旦2015

网络亚文化的社会化传播——以“屌丝”文化为例【2】

沈源
2016年03月02日14:01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3. 途径:“屌丝”文化的社会化传播机制

3.1 聚众与共享:“屌丝”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屌丝”来源于百度“李毅吧”,也称“D8”,其会员自称为“毅丝不挂”,取自“李毅的粉丝”。贴吧集合了百度搜索引擎强大的抓取功能,使用户在数以亿计的网页中寻找某类信息的同时,可以在贴吧找到同样关系这些问题的人,找到之前大家对同一话题的交流,找到愿意与之分享他的经验的人。[33]简而言之,百度贴吧为兴趣与喜好相同的人提供了聚集在一起的平台,形成一个“聚众”的过程,使得“网络化用户”进行自我身份认同。

亚文化群指一群拥有共同兴趣和习惯,以特定的身份和行为地点,在某些方面呈现出非常规状态(non-normative)和边缘状态的人。以“屌丝”相称谓的人,首先出现在百度贴吧上,这就构成了一种网络化的地点。“D8”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寻找到拥有诸多共同兴趣的用户,以“聚众”的形式在贴吧形成网络化圈子,这有别于主流文化群体,呈现出一种边缘状态。

而“屌丝”的传播也与互联网,这一群体性共享空间息息相关。“所有的青年亚文化群体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发酵出来的具有某种特定‘风格’的文化产物,而这种基于共同时空特性的社群要形成亚文化规模则需要以群体性共享为基础”[3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朋克”、“嬉皮士”也都是基于共同的偏执与兴趣相聚在一起,用“标签”划分群体的界限,进行自我身份的标榜,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被一度称作“垮掉的一代”。“屌丝”文化与之有所区分。信奉这一文化的群体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以互联网共享精神为主导的时代,亚文化早已不再严格封闭,而是经由社交媒体的聚众和传播,向外扩散、外溢,对主流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当今,从E-mail, BBS到Facebook, Twitter, 人人网,百度贴吧再到微博和微信,交互性社会工具改变了社会的信息结构和交流方式。在“社交”成为互联网技术社会性转变中的最重要的特征的同时,互联网拓宽了青年人的公共交流空间,也使得信息的分流与聚拢更为随心所欲。社交媒体的群落性有益于网络亚文化“圈子化”;其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亚文化的扩散和传播更为便捷,构成文化外溢性的特点。

3.2 社交媒体:互动中重构文化身份

在传播学中,语言是传播者的一种编码,语言传播也就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屌丝”文化的流行体现了社会人对庶民编码、言论自由的尊重和自我心理上的某种共鸣。[35]从线上走到线下,从都市白领的自嘲道高校学生的追认,“屌丝”的传播体现了一种主动或被动的标签给社会群体归类的过程,也是社会人群在互动中重构自我认同的产物。“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人群互动的产物。[36]在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屌丝的追认是透过与他人的互动而产生的,他人的标签是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37]

新媒体时代,媒介空间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具有海量信息,提供广阔的自由平台。新的伦理价值标准应运而生,在空间的互动中构成新的形式,成为人们自我确认和自我满足的重要渠道。“以社交媒体为工具的网络社交互动模糊了传统人际互动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38]这就使得原本已经固化的文化身份格局被迫进行重新划分,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也随之重新生成。[39]

在传统大众媒介社会中,阶层的隔阂难以逾越,底层的人很难有途径了解上层社会的生活状态,也难以对整个社会环境和阶层分化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这一僵局,作为新媒介的社交网络具有开放性,并以其特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透明度。阶层的隔阂变得透明可视,社会分化随之为人所认知。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的环境下,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打破也激发出人们心中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感想,身份比较的范围也无限扩大。在传统的大众媒介时代,人们通过建立和同城、同村或同区的比较,建立幸福感;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世界村”的形成使得个人的幸福感不止建立于狭小一隅,所接触到的比较范围扩大不止一个数量级。以“屌丝”文化为例,所谓“屌丝”与“高富帅”/“白富美”的二元对立格局就是在这互联网时代文化身份格局被打破的情况下重新整合出来的产物。

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大比较中,普通青年自觉地在文化身份的重新划分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实现自我认同。为了与“高富帅”分庭抗礼,普通青年以期用“特立独行”和“文艺清新”的“风格”来掩盖自己的普通。他们不断通过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制视频、PS过度的照片和华而不实的文字来进行反抗。而“屌丝”则是这些普通青年对自身的群体性的反讽,成为这个时代小人物的形象代表,也是形成于网络但扩张到现实的群体性的自我身份认同。[40]

3.3 网络社会:一种在线民主与自由

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传播范式的革命,网络作为一个“公共广场”赋予了参与者狂欢式的审美体验。“在青年网络亚文化中,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充分体现了网络话语的精神特质,网络民主与在线自由彰显了网络话语的行为机理。”[41]

网络社会这一新型的社会组织结构形态是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快速传递与链接共享基 础上的一种网络化社会架构模式,是对传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扬弃,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互动相关性和快捷性的认可。[42]网络传播将“一对多”模式转向“多对多”模式,拓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人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当下,网络已经成为青年人接收信息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参与已经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青年亚文化的网络参与是青年一代对生存理解和生命体验的一种表达,他们通过自己的符号系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或风格,并以这种存在来抵抗主流价值观念,鲜明地体现了青年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确认。”[43]

庞帝认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革命,将为人类社会结构带来四个方面的改变:权力分散,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44]这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旨趣”相呼应:意志的自由,知识的民主,交往的平等,信仰的重塑。[45]而从公众的角度看,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乃至政治控制的互动的媒介方式,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觉,提高了人们参与公共话题的兴趣。[46]

以“屌丝”文化的传播为例,在网络社会中,交流方式以一种“去中心化”的话语模式冲决了权威和等级的堤防,为实现青年人自由的个体精神的张扬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个体通过符号,发表自己的意见,成为网络社会“屌丝”议题的参与者。在个性的张扬和大环境的狂欢中,个体确立自身价值根基,重塑自己的个性与信仰。另一方面,从网络话语传播的效果来看,网络社会因其用户的匿名性,氛围较为开放。这就使得“屌丝”文化的传播具有自由的特点,网络化的用户不受时空的阻碍,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介入公共话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的网络参与始终伴随着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激情与极端、思考与宣泄、极端与适度的矛盾斗争。网络上非理性言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公众意见的理性表达,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稳定。[47]“屌丝”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也时常出现狂躁、非理性、宣泄性的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逾越了在线民主与自由的底线。没有监视和秩序的管理就有可能使得亚文化普遍价值规范的缺席,走向“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48]

4. 探析:“屌丝”文化背后的社会心理动因

4.1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王仕勇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49]陈红莲补充了“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50]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51]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五种心理有关。[52]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53]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54]
  国外文献中,学者对于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55]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56]
  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通过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57]持此类观点的还有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58]


  4.2 “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基于问卷与访谈结果的研究

4.2.1 调查概况

本次研究以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复旦大学在校本科生,调查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受访者中,男生15人,占30%;女生35人,占70%。访谈案例共计3例,女生2例,男生1例。

4.2.2 调查与访谈结果

(1)大学生对自嘲的心理排解方式有较高的认同度。根据调查结果,共有42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愿意自称“屌丝”,这一比例高达84%。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中100%愿意自称屌丝,而女生中这一比例较低。在愿意自称“屌丝”的受访者中,能够较为准确描述“屌丝”含义的为22人,占52.4%,他们中的90.9%以“自嘲的排解方式”为理由作为自己认同屌丝文化的原因之一;而在其他不能准确描述“屌丝”含义的受访者中,几乎100%的学生认同这一原因。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屌丝”文化的理解深度呈现差异化,但这种文化在大学生中产生吸引力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自称“屌丝”提供了一种“自嘲的排解方式”。

而在接受访谈的3名学生中,“自嘲”一次在受访者与笔者的交谈中被频繁提及13次。其中,他们给出的最为普遍的解释为:对于现状不满,离自身预期值还有一定距离,他们自称“屌丝”但并不认为自己真的是“屌丝”;另一方面,受访者在畅谈自己对于“屌丝”的理解时,认为,“屌丝”并不一定“猥琐”,只是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来自社会的中下层家庭,平时愿意通过自嘲的方式化解心中郁闷。

(2)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据调查显示,“屌丝”文化虽然风靡,但是大学生内心还是有积极的较强的成就动机。仅2人(4%)认为“屌丝”不可能实现逆袭;认为很有可能和一定能逆袭成功的高达34人,占68%。同时,在愿意自称屌丝的42名学生中,渴望通过改变自我而改善现状、实现逆袭的达到100%。这就意味着,“屌丝”文化虽然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与主流价值和审美存在区分;然而当今大学生并没有将“自暴自弃”的态度延续到真实生活中,他们的内心普遍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渴望成功。

而在访谈中,有受访者坦言,虽然自己目前是“屌丝”,但是内心深处非常希望能成为“白富美”或“女神”,在外貌气质和精神地位上有所提高,也愿意付出努力接近自己的目标。也有受访者谈到,“屌丝”没有必要太自卑,自己还年轻,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争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目前的状态,实现逆袭。

(3)大学生存在过于功利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的问题。根据调查,同学们对于“屌丝”的衡量标准都以物质条件为首要选项:66%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是构成“屌丝”的首要因素;而只有16%的受访者认为变成“屌丝”是因为“自身不够努力”。这其实体现了大学生过于看重经济条件和先天环境,不愿意从自身的角度承担责任的现象。同样地,在回答“屌丝是否应当与高富帅/白富美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这一问题时,高达86%的受访者表示“否”或者“不清楚”。这体现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人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应当是强势群体,而非弱势群体”的思想。

在访谈中,被问及个人本科毕业以后的目标时,几乎100%的人谈及出国深造或是找工作之类,提到12次“赚钱”;而只有1人谈到照顾父母、为祖国和社会做奉献。

4.2.3 对于调查结果的反思

“屌丝”文化的兴起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一种极化分布。在现实面前,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会增强,若不能获得向上的机会,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行”[59]这就是为什么“屌丝”总是保持一种戒备的姿态,用“自嘲”的形式实现自我保护。因为这种自嘲中不仅包含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也为自己带来保护感——我是“屌丝”啊,所以不要对我要求太高。

另一方面,“屌丝”文化背后的社会心理逻辑中还包含对主流价值观和精英文化的对抗心理。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分化的家具,我国进入“断裂社会”[60]时期,精英主导社会文化,“高富帅”、“白富美”等特质是正向的,被用来评价青年成功与否。在成功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往往把经济实力和外在长相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从调查结果与访谈中可以看出,这个思想已经深入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自我认知,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要努力赚钱、提高相貌气质,才能“屌丝”逆袭。

因而,以“屌丝”文化为代表的自我降级、拒绝较量的花与姿态表达出的是一种犬儒式的抵抗,它透露着对中国当下存在的阶级分化的社会现实与日渐壮大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矛盾的不满,但反抗意味有限,在大众消费和文化工业的大潮中,最终消解。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