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5

媒介新宠——“弹幕视频”传播形态之初探

李天语
2016年03月09日09:5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弹幕视频,一种能够让自己的评论实时内嵌于视频之中的新兴媒介。相比于在视频下方的指定位置进行留言/发帖/回复等较为滞后的信息交流方式而言,弹幕视频展现出更具针对性的评论表达、更加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更迅速的信息反馈机制等综合特点。一方面,“弹幕”凭借着直接且实时的信息评论方式,打通了“信息隔膜”;另一方面,当“弹幕”铺天盖地“视频”时,就“解构”了视频原本要传递给观众的感知,同时也“重构”着新的影像意指。由于弹幕视频是媒介的后起新秀,不免会出现例如:净化功能消逝、群体 极化、宣泄性“网络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还对弹幕的监管提出了改进性建议。

关键词:弹幕视频;解构与建构;传递与反馈

一.“弹幕视频”的前世今生

(一)“弹幕”的来龙去脉

“弹(dàn)幕”一词,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中。“弹”即炮弹、炮火;“幕”即包围、覆盖,一般指运用密集型炮击对某处进行“狂轰滥炸”,形成火力覆盖网,属于军事名词;2006年,日本niconico网站开通了直接在播放器上评论的功能,吸引众多“御宅族”[①]们在视频中进行大量的留言,形成评论在视频上自右向左快速飞过的“壮丽景象”;伴随着日本射击游戏和绚丽漫画的大行其道,“弹幕”的视野才逐渐被扩展到ACG类中(“ACG为英语单词ania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漫、漫画、电子游戏的总称”[②]);紧接着,在日本风靡不久的“弹幕”很快被传入中国——优酷、腾讯、土豆、爱奇艺等大型视频网站,他们都开始尝试这种新兴技术;“弹幕”视频发展至今,涌现出了一批例如Bilibili、acfun等专业的弹幕视频网站,甚至也被逐步移植到电影院内。

如果从弹幕视频形态上可以分成“直播弹幕”和“循环弹幕”。前者一般指一些游戏播主、或网络主播在网络上进行“实时直播”,并允许观看用户在进行网站注册后发表弹幕评论。从特性角度而言,“直播弹幕”的信息传播速度最快,单个“弹幕”评论往往转瞬即逝,被淹没在茫茫“字”海之中;而“循环弹幕”则是指一些“录制完成”的视频被推送在固定平台中,允许观看者们进行评论或反复观看的弹幕形态。

若从弹幕存在的空间上区别,则又可以分成“网络弹幕”和“现场弹幕”。“网络弹幕”是天各一方的网民即使互不认识,只要拥有一台能够联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在同一个视频中进行“弹幕弹(tán)射”;而后者则存在于电影院、电视或舞台演出中。例如《绣春刀》、《小时代3》等都设置了弹幕电影专场;也有一部分电视台开辟了“电视弹幕”,如湖南卫视就成为第一个尝试“弹幕”的电视频道,2014年10月11日晚,第十届金鹰节互联盛典就通过开放弹幕评论的方式,面向全国进行直播;亦有一些大型演出也开始尝试使用“弹幕”,允许台下观众对台上的表演进行“调侃”,从而作为主持人调节气氛的重要“佐料”。

(二)“传统视频”与“弹幕视频”

如果将传统视频与弹幕视频进行对比。前者的信息交互机制显得更为缓慢,评论风格更具理性色彩。受众将思考过后的话语留言在视频下方,供其他受众阅览与评论。一旦评论人数过多,“微内容”会被堆叠成“摩天大楼”,使得受众与受众之间获取与传播信息的及时性降低。且部分留言是评论者深思熟虑后的产物,缺少瞬时内“本我”的真实想法;另外,不同受众对待同一个视频的认知大相径庭,“碎片化”式的评论对于受众们的价值也显得较为模糊。再则,评论的延滞机制也打破了点对点直接交流的及时性。

而弹幕视频在播放时,受众可以在任意处留言与评论。若评论少,“视频+文字”形式如同颗颗优雅璀璨的星光点缀其中;若评论多,弹幕视频则犹如过江之鲫遮天蔽日。因此,弹幕视频相对于传统视频更富有朝气。首先,评论与视频共同进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受众评论的瞬时性,致使其评论语言更具感性,也同时使弹幕受众提升对视频的期待度;其次,若视频某个高潮节点引起集体评论,则在视频上的直接感官为满屏的“超级弹幕”整齐划一自右向左的飘然而过,受众们的“集体狂欢”,“你,不是一个人在看视频”的集群感会深入受众们的内心。正如杜威对传播的独特理解:“传播值得人们当作手段,因为它是使人类生活丰富多彩、意义广泛的唯一手段;它值得人们当作生活的目的,因为它能把人从孤独中解救出来,分享共同交流的意义。”[③]

(三)从“弹幕视频”到“弹幕电影”

如果说弹幕视频是从外国逐引入中国的新兴视频模式,那么弹幕电影则成为弹幕视频进一步“中国化”的独特观影形态。以2014年的弹幕专场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与《小时代3》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弹幕电影在进行中国化时,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技术手段与较为相似的影像符号形态。

从技术层面而言,2014年7月31日上映的弹幕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运用是较为传统的“分屏弹幕”。一方面,在影院内临时搭建了一个手机短信平台,现场观众通过编辑讯息发送进行弹幕推送。但影院对手机信号有一定程度的屏蔽,加之弹幕更新缓慢,因此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分屏弹幕使得“视频”与“弹幕”在空间上彼此独立,即弹幕屏在电影屏的右侧进行同步播出,无论从物理技术层面还是弹幕形态层面都未能真正形成标准的“弹幕电影”;而2014年8月4日上映的弹幕电影——《小时代3》运用的却是与弹幕视频相似的弹幕推送模式。首先在影院内进行无线网络的架设,现场观众通过手中的移动信息设备进行WIFI链接,在银幕中发射弹幕信息。并且,弹幕与银幕实现了物理重合,真正实现了“弹幕电影”真实形态。

从影视艺术角度而言,“弹幕电影”这种由传统电影画面形态与新兴弹幕文字形式相结合的符号空间,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媒介信息传播途径。文化符号学一般认为,符号拥有提供人类信息进行广泛传播的机制,且极具传承性。英国学者约翰·哈特雷(John Hartley)也认为:“媒介的整个宇宙——既是实际的,又是虚幻的,存在于所有媒介形式中(包括纸媒、电子媒体等)、所有的种类中(新闻、电影、喜剧、音乐作品)、所有的欣赏趣味层次中(艺术欣赏、纯粹娱乐)、所有的语言形式和所有的国家中。”[④]所以,“处于传播状态的各种媒介犹如一个个生命体,其外在形式中都生存着向外普遍联系的生命空间。”[⑤]

二.“弹幕视频”的积极作用

(一)影像本体与观影群体间“距离”的消弭

自网络视频诞生的第一天起,“视频”这个新生儿就被认作为充满神秘气息的魔幻物。正是这种“距离感”调动起了人类的“视听驱动”,而“视听驱动”则是包括影像创作、影像观赏等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动力,且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对象是在远处(看的距离、听的距离)的和缺席的。视觉和听觉是一种距离感,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一种接触感。”[⑥]因此,克里斯蒂安·麦茨一直认为能够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艺术,都是以距离感为基础的,而必须通过接触产生触觉的艺术往往是“次要的”,由此将试听距离感推崇到了极高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由“远距离”感知视频而无法介入的真空封闭的状态,慢慢转入由WEB2.0视域下的留言反馈机制,但又由于信息交流的相对延滞而无法真正实时而准确的“直抒胸臆”。因此,即使我们“近距离”地怀抱着各种新媒体的终端,也无法实时享受到“一对多”的顺畅交流,看似已经“消失的距离感”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零距离”;而“弹幕”视频则不然,它能够进让观众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加快了交流的频率。如图①所示[⑦],在视频40秒时,共有约38条“弹幕”评论自右向左飞驰而过,有蓝色、黄色、紫色、绿色、白色等形形色色的文字。这意味着在40秒那一刻,共有约38位视频前的观众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说,故我在”成为绝大多数观众的首要目的。此刻,视频本身体现的内容或许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更为主要的目的往往是群体的集结感,以及解构与重建的存在感与狂欢感。

一方面,“弹幕电影”由于具有“一对多”的病毒式“裂变”,最终使得人与视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被进一步消解;另一方面,因为“弹幕”这种“交往工具”的出现,使得“交往理性”(communication rationality)的优势也进一步凸显,使得观众“自主并真诚地愿意在互动沟通地过程中追求真实,若能免于压迫性社会力量地介入,所有参与传播地人都能有相同地机会,自主地选择及使用言辞行动,相互质疑言辞内容的真实性或合理性,即可达成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对社会压迫性力量的介入所造成的‘扭曲传播’(distorted  communication),以及弱势群体的传播能力受到压抑而导致的‘假传播’(pseudo-communication),构成了有力的批判。”[⑧]从具体角度而言,弹幕的产生让影像不再是导演一个人的舞台,而观众手中也握有一定的表达权,也逐渐完成了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权威性地诠释权与挑战权。进一步细化,若从“弹幕电影”角度出发,弹幕电影使得“这些相对主流电影文化而言的亚文化群体,从网络空间迁移至影院空间,并获得了一次直接表达偏好与趣味的机会,以他们的价值观念与趣味标准改变了传统电影评论观影后再评论的常规,即时的评论改变了传统空间单一传播的向度,以冷媒介的观影方式进入热媒介的场域,突破了电影评论的程式。”[⑨]

(二)解构影像本体与建构新的意旨

观看视频时,受众很容易“身临其境”并“入乎其内”,在移情和共鸣的作用下,往往会被影像本身的视听语言或叙事情节所吸引,每部视频背后所透露出的核心价值观念被视频制作人所框定住,众多观影者往往只知“融情”与“吸收”,忘记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视频。

而“弹幕”视频的出现,则完全解构了视频本身所带给观众的“引领”作用。当五花八门的评论信息出现时,它们如同一把把小利刃,抽丝剥茧般地在视频荧幕上划破而过,倒逼着观众涌现出“群体的智慧”。坦言,“弹幕”的出现无疑会直接实时地颠覆视频本身想要传达出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模糊性”与“自我解构”的双重作用,并让受众成了意义的生产者与文化的创造者。在消解视频本身的同时,也无疑会将“狭义”逐步转换为“广义”。当然,仅仅依靠某个准确含义的解读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超文本意图的介入’;而所谓的‘超文本意图’其实就是那种与语法参照系不同的修辞参照系所带来的‘含混结构的无限性’和‘令人眩晕的可能性’”[⑩],加之视频+文字+想象等多文本的融合,最终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多维时空。在弹幕影像的传播过程中,“弹幕本身”与“影像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对抗性关系,影像在物理传播层面中处于弹幕之下。因此影像丧失掉本身的观影流畅性与逻辑叙事感,从而成全弹幕的疯狂与霸道,让全方位的信息潮变得更加汹涌。

(三)信息点诱导与兴趣点扩散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无论是在信息及时反馈机制还是“递增信息”本身的极度扩散方面,“弹幕”视频的特殊传播模式都完胜“大众传播”。如果将“弹幕”视频的原初视频部分看作“原核信息”,而将后来居上的“弹幕”文字看作“递增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弹幕”视频的传递机制是“点”对“面”的传播结构。但是这种“点→面”的传播并不是只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缺乏反馈机制的传统媒体,也与贴吧、微博、微信等反馈模式较为缓慢的新媒体不同。

一方面,“弹幕”视频首先是在完成一次“点→面”的传播过程后,每个受众继续凭借着自己的“弹幕”评论方式继续再以高速的“点→面”模式裂变传递下去。因此,原本“编码→解码”的冗长过程被急速压缩,“短平快”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原信息”(视频本身)也通过“递增信息”(“弹幕”评论)的“密集释放”,也无穷无尽地爆发出新的信息内涵,不断涌现出新的“能指”与“所指”。这种快速且循环的传播方式就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百米信息接力赛,且此次比赛的每个选手几乎都是百米冲刺冠军。

再则,除了一批能够让“原信息”(视频本身)一次又一次迸发出“新活力”的“递增信息”(“弹幕”评论)之外,还有一批“诱导信息”则会让些许观众跳出“原信息”(视频本身)的“特殊评论”。“诱导信息”与“递增信息”不同,后者往往是基于“原信息”的“N次产物(N>2)”,其最大特点依旧是“就事论事”,并不脱离“原信息”的评论;而“诱导信息”则完全不同,特殊性就在于“诱导信息”是完完全全脱离“原信息”(视频本身)的评论,可以说是奇思妙想,可以说是“无厘头”的搞怪评论,更可以说是让观众的思维跳出“原信息”关注另一个领域的“转向信息”(见图②弹幕视频评论信息示意图)。

如果将“诱导信息”的作用作分类,我们不难发现弹幕视频的评论中有以下三种表现:①基于“刷存在感”网民的日常“灌水型”弹幕(水幕);②网民与网民之间表达态度的“情感型”弹幕(感幕);③网民通过头脑风暴出的“转向型”弹幕(另幕)

(一)“水幕”

在“弹幕”视频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批观众,并不喜欢发表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递增信息”,而是发布一些“刷新存在感”的“软语”,例如“啦啦啦啦啦”、“我来啦”、“233333”、“666666”、“某某地方发来贺电”等。这些可有可无的评论经常充斥在视频之上,成为“御宅族”们宣泄情感、刷新现场感的通则。

(二)“感幕”

还有一批观众,凭借着网络匿名化的优势,喜欢通过弹幕发表“高谈阔论”,并擅长与其他人进行争论与辩驳,从而引发一连串的“抨击事件”,甚至引起“网络水军”的恶意灌水。“感幕”作为“递增信息”的一种,非常频繁的出现在“弹幕”视频之上,成为除了视频以外的“第二舞台”,并且也形成了很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壮观场面。

(三)“另幕”

与“水幕”、“感幕”不尽相同的第三种“诱导信息”则被称为“他幕”。其作用往往是将观众“剥离”出“原信息”(视频),并且强制性的将观众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如图③)。在几乎所有“弹幕”都在表达与视频内容有关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厘头”的信息:“THE WALKING DEAD 新一集更新啦”[11](某美剧新一集开播了)。这条信息被淹没在茫茫“字”海中,但依旧显得十分“显眼”。这条信息确实是某位观众“头脑风暴”后的“杰作”,与整个视频内容毫无关系,仅仅表达了一个美剧新一集更新的信息,但是依旧有观众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将此话题延续下去、不断更新。

如果说“水幕”和“感幕”只是一种充满戏谑性的娱乐和玩耍,是一种在“弹幕”传播过程中直接造就出的“快感”。那么,“另幕”的意义则显得更为难能可贵。本雅明一直将大众传媒生产出的文化系统称为由“机械复制出”的克隆信息,并认为大众传播是消解“个性化”与“差异性”的直接原因;他所身处的法兰克福学派也对此文化系统嗤之以鼻:“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单面性、操纵性、控制性的特征,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助长了工具理性,进一步削弱了在西方业已式微的‘个体意识’和批判精神。”[12]而“另幕”正是信息多元的代表,是“求同存异”的典例,它的存在让观众能够不仅局限于“原信息”(视频)本身,更能开辟出新的“关注点”与“探求点”。使得原本较为封闭的信息环流结构“突破而出”,不同的信息源头在一起交叉碰撞,慢慢凝结出新的探讨“热点”。

从深层角度而言,如果我们把“弹幕”视频中不同类别的话语,看作是一个个依靠“弱连带”相互发生联系的重要因子。根据六度分割[13]理论体系,实际上每一句“弹幕”所涉及的“社交圈”都在不断扩大更新(因为会有更多不同的观众看到),并通过后续观众的评论/留言形式组成一个大型的“社交化群体”,最终构建出一个个“信息团体”。简而言之,“不同的声音”更有利于分化“中心式”的讨论模式,并通过“信息团体”瓦解“一言千金”的交流机制,从而使得同一平台上能够尽可能表达出“多种声音”。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