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华中2015

新闻报道下的城市品牌传播战略模式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甘肃省为例【3】

叶慧红
2016年03月10日11:0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二)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认为甘肃十年间新闻报道中的的“五位一体”的表现存在很大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观上的差异,其次是环境观和议题观的差异,最后是沟通观、利益相关者观以及战略传播人员的差异。甘肃十年间战略传播模式六要素之间的差异,原因在于缺乏开放式的、长期的、主动式的、对话式的、整体的、系统的共创型大战略。

基于上面的看法,将从改革创新、议题沟通能力、城市文化大环境三个角度,尝试对新闻报道中的甘肃十年间的“五位一体”的战略传播模式上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1.改革创新能力的差异

2007年、2011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主动型改革观,甘肃在2007年的GDP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8.73%,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达到51.68%;2011年的GDP及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保持较高水平。甘肃在其他年份属于保守型改革观,在GDP的增长速度与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也相对放缓。

改革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深圳用30多年的实践为这点做了很好的诠释。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9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发明申请产生于企业,这可以称作是自主创新的“深圳经验”[2]。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为“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现身说法。

改革创新不仅仅是过去实践的浓缩,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加快经济的腾飞、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加强政治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绿色生态圈的进程。

2.议题管理能力的差异

2007年、2011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沟通型议题观,甘肃在2007年的GDP增长速度和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也达到高峰;2011年的GDP及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甘肃在其他年份属于被动型,在GDP的增长速度与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也随之降低。

管理学认为整个管理过程都离不开沟通,一个城市的管理发展当然也离不开沟通。议题沟通是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的桥梁,是传达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政府职能的必要途径,同时沟通的顺畅也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相关信息的传播。

3.城市文化大环境融合度的差异

2011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融合型环境观,甘肃在2011年的GDP及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甘肃在其他年份属于被动型,在GDP的增长速度与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也随之降低。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3]。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4]

(三)“城市品牌传播的大战略观”的提出

最后本文提出“城市品牌传播的大战略观”,对Carl Botan的战略传播理论进行发展与补充。

1.长效性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

在原来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确切的文化方向、精准的定位的前提下实行融合型大战略观,使城市品牌独一无二。营造“一带一路”的城市文化大环境,中亚各地区共同宣传营造,实行跨国申遗等工作,达到多赢及世界轰动的效果。“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互相介绍宣传城市文化大环境、旅游资源等,轮流举办系列论坛及交易会,一起合作拍摄宣传片及开展宣传活动,联合组织跨地域的活动,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形象大使的选拔赛等,以此增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品牌凝聚力。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需要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开展文化经典旅游项目。保护恢复宗教文化遗迹,开发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设计丰富的旅游项目及线路,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及风俗,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整合甘肃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资源及文化大环境,同时注意“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环境保护与优化。

2.外向性地改革创新

冷静精准分析大势环境,根据形势环境及时调整改革创新的大战略思路。发挥甘肃面向亚欧大陆的区位优势,扩大自身的科技成果向中西亚的输出,转型对外贸易。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生产及销售的合作,如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传统工业品的出口。制定相关的跨境合作框架和沟通机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打造水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路,开发旅游路线。推进国际交通的建设,完善境内、境外的交通通达度。同时不能放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

3.主动式地议题管理

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完善预警综合系统的建设,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等,掌握突发事件处置的主动权。应对突发事件时,坦然地面对全体民众,建设与全体民众直接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综合群众的意见与媒体的评论,加强广大民众的直接参与。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情感,积极地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发展演练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与人员培训机制。位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属于热门旅游区,知名度较高,会更容易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有效利用相关议题或承办相关赛事活动,更有利于城市品牌的传播。

4.对话式的沟通传播

应该积极主动寻求对话,信息沟通应该更加及时与全面,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对话沟通,可以凝聚各地区、广大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增加沟通的参与者,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与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提高对话沟通者的素质,对信息可以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增加对话沟通的渠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高效的对话沟通;完善对话沟通的制度保障,加强必要的舆论监督与监管,保障民众利益的诉求;在进行信息沟通对话时,要细分了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信息了解状况的需求,根据不同的群体,了解他们的信息接收渠道方式的异同,对不同信息内容的偏好程度等,进行高效针对性地对话沟通传播。

5.共创式的利益共享

吸引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等国家的投资,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提供金融等其他方面的服务,支持有竞争实力、比较优势的企业、农牧业等对外投资、开展劳务合作及工程承包等。加强中亚地区的生态治理及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与援助,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地段的甘肃不仅需要向西开放,也需要考虑与中亚各地区的关系,还需要延伸至与欧洲,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

6.战略式的整合传播

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互相协调、实行区域联动的合作发展战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同时对接相邻的国家地区,主动联合发达地区共享市场,援助欠发达地区。整合统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整合统筹内外各方面的独特资源与优势,整合统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建设力量与利益,整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利益相关者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诉求。

“城市品牌传播的大战略观”认为,城市品牌传播需要长效性地营造城市环境、外向性地改革创新、主动式地议题管理、对话式地沟通传播、共创式地利益共享、战略式地整合传播。“城市品牌传播的大战略观”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过程。



[1] 吕晓明.论新闻报道如何助力“品牌大市”成长——从牡丹江市在全国率先成功举办“商标大集”的新闻谈起[J].新闻传播,2013.11.

[2] [40]冯晓芳,彭勇.深圳“4 个90%”显自主创新3大亮点[EB/OL].[2011-11-27]http://www.chinahightech.com.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

[4] 张锦秋.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J].规划师,2005.01.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林庆怡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凯文·莱恩·凯勒,卢泰宏等译.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Boyne,S.and Hall,D.Place promotion through Food and Tourism:Rural Branding and the Role of Websites[J].Place Branding,2004,Vol.1,No.1.

[4]池泽宽,郝慎钧译.城市风貌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10.

[5]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

[6]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7]杨苗青.文化都市: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8]陶志刚.现代城市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9]陈跃兵.论中国城市品牌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4.11.

[10]黄江松.塑造我国城市品牌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9.

[11]郭国庆.市场营销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3]于宁.城市营销研究:城市品牌资产的开发、传播与维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4]曹家麟.论城市形象设计的功能[J].城市研究,1999.5.

[15]于宁.城市营销研究:城市品牌资产的开发、传播与维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P49.

[16]袁菱.成都城市营销的CI战略分析一兼评“东方伊甸园”的城市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17]黄景清.城市营销100[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0.P132.

[18]毕研韬,王金岭.战略传播纲要[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P46.

[19]The Defense Science Board.”Report of the Defense Science Board Task Forceo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eptember 2004)[DB/OL].http://www.fas.org/irp/agency/dod/dsb/commun.pdf.2010,(01):21.

[20]Ashworth, G J and Vogd, H.: Selling the City: 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M]. London: Belhaven Press,2003.

[21]Bullock. A. :Stallybrass. The Dietionary of Modern City[M]. London: Fontana,1998.

[22]Argenti: Stakeholders: the Case Against[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3.

[23]黄琴.城市品牌定位的视角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

[24]况伟大.城市竟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10.

[25]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6]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英〕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吉恩.陈著.刘书翰,孙任译.全球视角的城市经济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8][美]凯文.林奇著.林床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9]Lewis Mumford: The Culture of Cities[M].Greenwood Press.1981.P3.

[30]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26.

[31][美]凯文·林奇.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P93.

[32]王志纲工作室.城市中国:王志纲工作室城市经营策划实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3]像营销企业一样营销地方——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战略管理专家杨开忠[N].市场报,2001-08-18.

[34]周文辉.城市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5]A·B·布宁.城市建筑艺术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P117-118.

[36]Ashworth,G J and Voogd, H:Marketing the City:Concepts,Processes  and Dutch Applications[J].Town Planning Review,1988.P65-79.

[37]吕晓明.论新闻报道如何助力“品牌大市”成长——从牡丹江市在全国率先成功举办“商标大集”的新闻谈起[J].新闻传播,2013.11.

[38]李欣.弘扬本土文化 树立城市品牌 ——浅谈《活在广州》的文化品牌作用[J].当代电视,2007.5.

[3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

[40]冯晓芳,彭勇.深圳“4 个90%”显自主创新3大亮点[EB/OL].[2011-11-27]http://www.chinahightech.com.

[41] 张锦秋.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J].规划师,2005.01.

 

附录一

年份

新闻标题

关键词

2005

中共甘肃省十届九次全委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指导

项目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项目建设

省委、省政府解决乡镇招聘干部身份问题和乡镇公用经费困难问题

基层建设

甘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

交通建设

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亮点频频

文化建设

劳务输出打造甘肃一大支柱产业

劳务输出、农民增收

甘肃启动“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医疗服务

我省全面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计划生育、扶贫工程

我省粮食生产丰收

取消农业税

定西市医务工作者王亚丽获南丁格尔奖

先进事迹

2006

省委、省政府着力解决五大“民生”问题

民生建设

市(州)县乡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会议通知

甘肃省水利建设好戏连台今年,甘肃省迎来了“丰水年”

水利工程

兰州石化年46万吨乙烯装置开车成功

能源开发

“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引起强烈反响

开展活动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

会议指导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文化建设

敦煌铁路开通

交通建设

甘肃省劳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劳务经济

甘肃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教育工程

2007

胡锦涛总书记同我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度春节

指导性讲话

温家宝总理视察民勤,高度关注民勤生态问题

生态保护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奋斗目标

会议指导

“甘肃精神”震撼甘肃,“陇人骄子”骄傲陇原

精神建设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建成

工程建设

新农合制度、户户通电工程等惠民工程惠及农民

民生建设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文化建设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等重大项目启动

生态建设

长庆油田跃居我国第三特大油气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

能源开发

我省教育实现“两基”目标

教育建设

2008

陇南、甘南等地遭受特大地震灾害

灾后重建

我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理论指导

省委、省政府妥善处置甘南藏区不稳定事件

治安建设

兰渝铁路开工建设

交通建设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建设

能源开发

我省积极处理三鹿奶粉事件

事件处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航天事业

奥运圣火在甘肃传递

大型活动

省委、省政府启动促农增收“六大行动”

民生建设

省委、省政府妥善处置陇南群体性事件

事件处理

2009

省委确定区域发展战略

会议指导

我省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果

抵御金融危机、事件处理

国务院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文件指导

我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灾后重建

我省今年粮食总产量突破900万吨,创历史新高

粮食增产

我省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能源开发

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制度改革

我省建设戏剧大省成绩显著

文化建设

兰州重离子治癌技术获重大突破

技术突破

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

文化建设

2010

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抢险救灾

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

文件指导

省委提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

会议指导

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工作总结

陇南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

灾后重建

我省粮食总产量达956万吨,创历史新高

粮食增产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竣工

能源开发、项目建设

我省确定旅游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开发

我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

文化建设

兰州新区建设启动

区域建设

2011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

文件指导、文化建设

全省粮食总产量首破千万吨

粮食增产

我省“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教育建设

我省与央企签约项目投资超过万亿

项目合作

我省两大国有企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捷报

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重大项目启动 

生态建设

我省“5·12”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灾后重建

“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吸引游客1000万人次

旅游盛会

成功举办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

举办赛事

正宁校车事故引发全国校车安全大整治

事件处理

2012

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级兰州新区

地区建设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领导集体,为今后5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确定奋斗目标

会议指导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开展

扶贫工程

省委实施“3341”项目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项目建设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63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为企业

制度改革、文化建设

甘肃省粮食实现“九连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100万吨

粮食增产

我省申报建设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

申报工作

我省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

交通建设

最美夫妇李成环、龚大锬动人事迹反响强烈

感人事迹

我省岷县遭受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

抢险救灾

2013

省委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

会议指导

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地区建设

我省被确定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生态建设

双联行动成为我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载体

民生建设

岷县漳县地震抢险救灾顺利完成 恢复重建启动

抢险救灾

我省粮食生产取得“十连丰”

粮食增产

兰州市跻身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

空气质量、跻身全国排名

扶贫开发攻坚战“1236”打响新一轮

扶贫工程

15万套保障房圆了困难群众安居梦

民生建设

兰白经济区开启承接东部产业之门

地区建设

201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思想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甘肃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领先

改革措施

为期三年的项目观摩活动圆满结束

工作总结

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成效明显

会议指导、廉政建设

兰新高铁全线通车,甘肃迈入“高铁时代”;临合高速通车,全省14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

交通建设

甘肃5处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申报,文化建设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实施

文件指导、旅游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大幕开启

举办结会、联合举办

柴生芳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先进事迹

兰州市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总投资53亿元的水源地建设项目开工

事件处理、工程建设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