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5月下

大数据对都市媒体转型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李  振
2016年06月06日13:58 |
小字号

来源:西部学刊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词汇,例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而如今,大数据则是目前最热的词汇之一。大数据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利用好它?对于长期在编采体系工作、并无更多广告经营经验的媒体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以下是笔者对此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以及在编采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一、大数据是什么

套用现在最为流行的话而言,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唯一取决于他的智商和天赋,更取决于他的情商;而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脉有着很大的关系,没有人脉,没了圈子,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大数据,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各个行业未来需要提高的情商,需要掌握的人脉和圈子。

掌握了大数据,就多了一个重要的朋友,直观地说,它是我们未来的线索来源与读者的交流渠道,而更进一步讲,它将是报纸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纸媒摆脱困境的新出路。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时代的又一次进化,在这个新的创新时代下,技术的进步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大数据可以提高人类制定决策的能力,这种提高将是大幅度的。有了大数据,不是简单地提高经济效率,而是将挽救人类生命,延长我们自己的寿命。同时,我们还将改善教育,促进发展。同样的道理,大数据同样也有“阴暗面”,如果应用错误,大数据也可能会化为一个强有力的武器。[1]

大数据现在主要应用在于对海量信息的分析研究,通过数据直观了解某个群体,甚至某一个体的偏好。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惊诧于刚刚在淘宝网上搜索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还没有决定是否购买的时候就会发现,只要再上网打开任意一个门户网站,你所喜欢的商品的种类、型号、报价、相关产品等情况都跃然网上,甚至还有商家推荐给你其他买家会购买的商品。又如:布丁所在的住友集团CEO朱晖在2015年底的年会上宣布又有新品牌即将面世了。Pomi,一个有影院体验的酒店,一个提供住宿的影院。也就是说,不久后,人们就能在酒店里躺着看高清大片了。[2]

“酒店+电影”,这一切也源自于大数据。朱晖透露,去年美团给他提供了一个有趣数据,住布丁的客人50%都会在晚上看电影。“我们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发现可行性相当高。首先,目前中国90%的观影人群集中在18-35岁年龄段,这与布丁的客户群吻合度非常高。此外,现在投影技术成熟,设备便宜,电影市场资源也相当丰富。”朱晖解释,中国电影每年火的有10多部,进入院线的大约100部,事实上,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一年要拍1100多部电影。很快,朱晖决定立项,他邀请了中国美院设计师团队进行酒店设计,采购点播系统,引进高清正版片源。

其实,上述两个现象正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而产生的消费者需求分析,目前,这一做法已经越来越贴近于每个人的生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二、都市报和大数据

大数据对于都市报而言,带来的影响与普通的企业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下传播已经不再是定时的,传播的新闻内容也不再是灌输式的。原来的新闻传播是我发你看,现在则改成为随时发生随时发布,发布的渠道也增加了很多。此外,除了文字,受众还需要“有图有真相”,他们还热衷于对网络上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同时他们也要求参与到新闻发布中来。这对传统都市报一天一更新的传统传播方法是一种冲击。[3]

其次,大数据时代“需求就是我的资本”,这彻底改变了纸媒工作方式。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矛盾首先体现在信息的海量化以及与个别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信息不成比例、极度匮乏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为“每个人都像生活在信息大海旁却找不到能饮用淡水的人一样。”新闻的主客体地位已经改变,从我收费你来看变为我替你出钱请你来看,从我发布信息你来接收,到我恳求你接受我的信息;这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从纸媒到电子媒体全行业彻底被颠覆。试想一下,读者不再需要都市报提供的信息,势必会带来受众群体和广告客户的萎缩,直接威胁都市报的生存。

互动信息,建立渠道,这是大数据下的生存办法。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纸媒建设除报纸外的第三方交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布)平台非常重要。例如,“今日头条”这类新闻资讯类产品,就在成立之初清楚地表明“我们不制造内容,我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而这句话也恰恰是他们的精准定位——即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根据浏览量及浏览内容的分析统计,把受众感兴趣的“内容”精准地提供到客户的手机终端上,再根据用户的反馈,以精准广告统计向广告主收费。

再次,大数据的应用,使得报纸对受众的精准描述、分析和锁定成为可能。每个读者的爱好、需求、职业等等,都会成为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报纸可以从自己统计出的数据中挖掘、分辨出读者的兴趣偏好及阅读偏好、阅读时间、阅读目的等。根据详尽的读者心理分析,为报业制定报纸的内容策略和商业模式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之下,报纸的重大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并非基于编辑的喜好、经验和直觉。这就要求与读者有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读者的需求及读者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因此,报社重点决策均需要通过大数据的支持和验证,并在掌握众多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而报社的广告客户和广告资源,更需及时归纳整理,并入数据系统。

最后,大数据时代下都市报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数据的掌握分析,使得报纸的内容定制化。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形成信息生产、渠道推送、读者体验的多样化,最终实现都市报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当然,这一措施最有可能现在都市报下属的电子媒体上实现):根据人群的特点,划分为男人、老人、女人等类,对信息分门别类;从体裁上来看,消息、评论、通讯等多种多样;从形式上而言,文字、图片、视频各取所需;最终,在一家都市报旗下,将形成各种细分的子报,类似于原有的“电视报”“老年报”农村报“等等,当然不止那么简单,会有数字报、电子报、手机报、iPad版报纸等,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未来的纸媒更趋向精细化、小众化、社区化,分类化。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