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6期

浅谈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

以《“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系列报道为例

毛江凡
2016年06月28日08:5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深度报道,是指区别于常规或一般性新闻报道,以深度调查、理性分析等新闻手段,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事件背后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而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发性、贴近性、时效性,即老百姓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不然,深度报道做得好,策略得当,不仅能推进事件性新闻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新闻作品创新求变、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起笔者亲自参与的新闻案例为样本,来阐述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事件性新闻;深度报道;民生关切;报道策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33-02

2015年6月12日,打开信息日报二版,一篇跨版重磅报道《“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超粗黑翻白大标题、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的配图,把南昌城区四大门户主干道破败不堪、车辆出门难行、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甫一刊出,我们的热线电话就纷纷响起,读者感同身受,纷纷提供线索、表达观点。而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的二次传播,更是吸引众多网友参与互动,并希望我们持续关注,一追到底。而记者也不负众望,连续推出多篇报道,直至引起当地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介入,并拿出解决方案,部署实施。报道至此,有了十分圆满的收官。

那么,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如何进入记者视野的?一起常规的城市管理缺陷引起的事件性舆论监督报道,缘何能引起读者高度关注?这篇深度报道持续推进的背后,记者又做了怎样的采访预案与策略?报道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

一、突破常规,深度报道盯上了事件性新闻

在当下新的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且碎片化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蜂拥而至,传播迅速,却也难掩泥沙俱下,内容庞杂。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媒体中的内容生产者,不得不面临新的变革带来的冲击。特别是作为一个报社的特稿部门,与微博、微信及林林总总的网站拼新闻时效与日常突发,肯定是要败下阵来的,只有另辟蹊径,在新闻的第二落点上下功夫,在深度调查上下功夫,才能反败为胜,后来居上。

本着这样的策略与理念,作为特稿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多抓大稿、好稿,多出有分量、有重大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抢抓第一落点,紧跟第二落点,聚焦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践行媒体人社会责任,把特稿报道打造成报社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牌。

新的要求需要记者以新的思维和姿态,来全力投入工作。在2015年6月初的那几天,笔者及同事立即行动起来,部门一天开多次选题会,大家提出各自的报道议案,进行观点分享与互动,以确定选题与报道方向。

就在一次选题会上,笔者忽然想起,前些天开车路过南昌枫生快速路、庐山南大道一带,笔者的小车就曾陷进一个大坑中,挣扎很久才开出来,而眼前的道路居然是南昌进出城重要的门户,破损如此严重,车辆如此难行,让人触目惊心。由于长期得不到维修保养,大坑小坑遍布,老百姓埋怨声不断。当笔者提出这个选题,很多同事对南昌周边其他主干道的破损情况也感同身受。

然而,这只是一个常规的事件性新闻,如何做到有深度、有力量,值得思考。在报社例行选题会上,笔者报告了这个选题,与会领导们肯定了这个选题,并提出了意见,即零打碎敲地做某一个点,似乎无济于事,也做不出效果,产生不了发响,更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把新闻视角抬高一些,全面体验南昌这座城市四大门户主干道的进出城情况,并进一步观照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这样的话报道更有力度和深度,也更有助于问题的一揽子解决。

说干就干,特稿部几位同事立马进行了分工,有的跑枫生快速路等昌西一带,有的跑昌南门户,有的跑昌东昌北,外围情况掌握后,再合力采访城管委、市政、规划、重点办、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大家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要做就务必做出影响,且要一追到底,要有反响、回应、有结果。

二、全力出击抢占新闻制高点

深度报道是越来越多读者关注的“聚焦点”,这个“聚焦点”是报纸打动读者的突破口,如何将深度报道做得“举重若轻”,如何抢占新闻制高点,做得客观全面,迅捷可读,这就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推动。

按照事先布置,当天大家必须完成采访并出稿,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确保稿件质量,实在不轻松,但无论如何也得上。这是因为,这几天,南昌主干道路面破损的问题已经引起有些媒体的关注,特别是江西交通广播,笔者连续两天听到读者打进电话反映问题,其他媒体也有记者在关注。对于纸媒,新闻的生命力往往只有一天,如果当天稿件抢不出来,说不定人家第二天就抢先了,到时只会前功尽弃。

带着任务,大家马不停蹄上路。

西线:在玉屏东大街进入枫生快速路的入口时,记者发现前几天笔者车子深陷的大坑依然在,且面积更扩大了,而前方的另一个大坑,可能实在是太深了,被路面维护方草草倒了一车建筑垃圾临时填补,但仍然高低不平,看上去特别刺眼。随后,在枫生快速路一路行进中,大量的坑洞让过往车辆避之不及,不仅快速路成了慢速路,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北线:记者沿着庐山南大道、双港东大街在昌北、下罗、蛟桥一带开车体验,在庐山中大道,一段破败不堪的路面,把一辆公交车都陷进去了,而下罗一带大部分路段都水深火热,特别是各路口,灰尘漫天。附近因为有财大、华东交大等不少大学,如此状况,让师生们叫苦不迭。

南线:记者开车沿生米大桥往南,下桥约3公里处,发现昌南大道的路面的坑洞越来越明显,有的直径达1米,深度也有15厘米以上。在一处路面较为明显的大坑旁,为取得理想的图片效果,记者甚至蹲在路中间的坑洞旁拍照,而昌南大道车速较快,可以说非常危险。用记者自己的话说:“并不是想‘用生命拍照’,当时一心只想获取最佳的图片效果,表现出路面破损的严重程度。现回想起来,汽车就在身边飞驰,仍心有余悸,只是告诉自己,采访还需安全第一。”

东线:记者走完了富大有堤、昌东大道一带后,发现路况同样非常糟糕,而相关部门也是长时间未对路面进行修复。

掌握了各个点上较为全面的情况后,参与调查的记者又对涉及的各个面上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获取了大量信息。回报社后,大家进行了交流、会商,统一了写稿的主旨、方向,各负其责,稿件立马开写,最后经过统筹,一篇近4000字的深度特稿终于出炉了。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