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6年第7期

近代报人林白水的新闻职业道德分析【2】

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

谢文帅
2016年07月12日09:54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由于林白水所处的是一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特殊时代,这就使得他的新闻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想明显带有激进主义的倾向。他激进的社会思想主要包括人种观念的激进、鼓吹种族革命,15以及鼓吹用暴力、暗杀进行革命。在他的激进思想的宣扬下,吴樾做出了炸清廷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一事,这从《民报》刊登的吴樾写给妻子的绝笔可以看出:“自阅《中国白话报》,始知革命宗旨之可贵;自读《论刺客》一篇,始知革命当从暗杀入手。”16可见记者一旦在作品中掺杂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借助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就容易影响民众的思想,而这影响带来的却并非都是好事。

有人评价林白水的文章:“议论个人长短,或揭人隐事,‘涉及权贵私德问题,形容备至,不留余地’。”17林白水文章中的语句、措辞常常涉嫌人格侮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对新闻自由思想的理解有所偏差。他在1923年2月28日刊出的《吴大头之进项》中给吴景濂取绰号为“吴大头”,还因吴景濂为吴三桂后代而称其一门为“塞外的流氓,关东的蛮种”;1923年6月他在《国民还要卖猪仔表么》《赶猪运动》等新闻报道中痛斥受贿议员为“猪仔”,称国会为“猪仔国会”;此外,导致他引来杀身之祸的评论《官僚之运气》更是将潘复比作张宗昌“系于袴下之肾囊”。18虽然他的本意是想要揭露政府的黑幕,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但是这种人身攻击式的言论,不免让读者的关注重心偏离了真正需要揭发、抨击的政治问题,转为评判起具体人物的品德得失了,影响了新闻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这也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

(四)独立性上的矛盾

因为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所以其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这意味着媒体不应受政党或派别、朋友或敌人以及经济的影响。由于林白水身处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他与很多报人一样都有着救国思想和自己的政治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他在新闻、媒体的独立性方面表现出了矛盾的思维和做法。

他对于媒体的社会公器职能有着一定的认识,其撰写的《国民的意见》一文就明确指出报纸是“公共言论机关,为平民作一发抒意见代表”。19对此,一方面,他倡导办报,提倡白话文,以启迪民智。他一生创办和主编了近十种报刊,在为《杭州白话报》撰写的创刊词《论看报的好处》中也用浅显、贴近生活的例子极力宣扬报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好处。20而在《中国白话报》的发刊词中更是点出办白话报是为了给普通百姓看的,是为了方便普通百姓接受先进思想。21另一方面,他心系百姓,重视社会新闻,以群众利益为上,评论内容涉及教育、租税、农业、商业、田赋等。例如林白水在《中国白话报》中写有很多鼓励养蚕兴业的言论,主要文章包括《养蚕大发财》《谈丝》《蚕业上最要紧获利的法子》《制种的大利》《屑茧制丝的法子》等。22

虽然林白水认识到了媒体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但是由于他并不擅长运营报社以及拥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因此其新闻职业道德在独立性方面有所欠缺。为了维持报纸的运营,弥补办报的亏损,林白水除了依靠亲友资助、卖文字和典当家产外,还不得不依附于政党或者权势人物办报,以及利用内幕新闻敲竹杠。如上文所说,《公言报》的创办资金来自于段祺瑞政府,而且他办《新社会报》期间也收受了吴佩孚的财物,虽然他依然揭发了很多政府的黑幕,却也不免使报刊一度沦为政府、党派的喉舌。同时,为了办报,他常常利用内幕新闻敲政府财政机关的竹杠,他打算向人要钱,就指名大骂一顿,“给钱就不骂,决不恭维”。23此外,林白水最具争议的经历就是他曾加入袁世凯的政府,并在薛大可主办的《亚细亚报》上发表了不少为袁世凯歌功颂德的文章,这说明了林白水是有自己的政治观念并且希望通过报纸向民众宣扬的。这些事例无一不证明了他在新闻、媒体独立性方面有所欠缺。

三、总结

综上,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分析,林白水拥有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自由、新闻的真实性等职业道德的坚持和追求,但是在新闻、媒体的独立性方面却认识不足,并且欠缺新闻的客观性。不过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林白水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的欠缺却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林白水当时正处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时期,新闻专业主义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方的新闻界都没有完全成熟,而且他对于新闻自由、新闻真实性和媒体应作为社会公器的认识在当时已是比较难得了,所以从学术史角度上来看,林白水的在新闻职业道德的践行上有所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其次,清末民初时期很多报人办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救国,而且在当时对于什么样的政治理念才能够救国也并没有明确答案,加上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内民众无法接触或者无法理解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很多爱国报人不免都怀有办报是为了启迪民智,向民众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最终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的思想,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林白水在客观性方面的缺失以及在独立性方面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存在必然性。最后,林白水有极强的人种观念,他从来最为排斥和反抗的都只是满族和清朝,他其实并不反对汉人做皇帝,而且当时袁世凯一度也迷惑了孙中山、黄兴、蔡锷和梁启超等人,所以林白水受其自身政治观念的影响加入袁世凯政府也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毕竟人无完人,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看待林白水,而正如邓拓对他的评价一样:“无论如何,最后盖棺论定,毕竟还是为反抗封建军阀、官僚而遭杀害的。”24林白水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在某些新闻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但那也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的,我们仍必须承认他确实拥有着值得当时和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

注释:

①⑦20柳斌杰.中国名记者[M].人民出版社,2013:280,290,286.

②③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4):71.

1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6.

11 16 17 19 23 24傅国涌.一代报人林白水之死[J].文史精华,2004(4):24-30.

⑥方汉奇,林溪声.林白水:以身殉报的报界先驱[J].新闻与写作,2006(9):30-32.

⑧王开林.千秋白水文章[J].书屋,2005(8):44-51.

⑨黄旦.新闻传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43.

⑩陈与龄.林白水先生传略[M]//章伯锋,顾亚.近代稗海(第十二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527.

12吴安宁.民国超级“毒舌”林白水[J].文史天地,2011(7):19-22.

14 21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604.

15赵淑静.浅析报人林白水社会思想的激进性[D].黑龙江大学,2011.

18阳海洪.乱世文人:从林白水之死看近代报人的职业化困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7-70.

22黄嘉康.启蒙与革命——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林白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18-124.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