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6月下

《中国报学史》史实错误研究

张 慧
2016年08月08日10:01 |
小字号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记者和新闻学家戈公振撰写的《中国报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此书不可避免地在史实上还存在一些差错之处。本文试图对这些错误进行系统研究,细分错误的数量、类型、内容,并尝试挖掘错误背后的原因、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戈公振先生的相关新闻思想和观念认知。研究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所修订的《〈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为研究对象,对书中所有的事实错误和非事实错误进行归类汇总,并根据相关资料找出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中国报学史;史实错误;戈公振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38-04

戈公振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和新闻学家,1927年,他的代表作《中国报学史》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对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新闻事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端。因此,自出版以来,此书获得众多新闻学研究专家的赞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先生曾称之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1]

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201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新版的《中国报学史》,书中附录了由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共同撰写的《〈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下文简称《史实订误》),其中包括共156处错误,本文现就此予以分析。

一、《中国报学史》已查证的史实错误

(一)错误类型概览

《史实订误》纠正了《中国报学史》的156处错误,通过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其中有3处错误没有得到确定的解释,因此暂时归类于尚待考证的错误;而剩下的153处错误均有合理的解释,其中包含事实错误和非事实错误两大类。具体数据见表1-1:

(二)错误类型细分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报学史》书中错误主要为事实错误,而事实错误中又包含着多种类型,通过研究和分析,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类型:时间错误、人名错误、报刊名错误、地点错误、错别字、综合错误(多处错误)、其他错误。详细数据见表1-2:

(三)错误内容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事实错误中,时间错误和报刊名错误所占比重合计高达约60%。综合错误和其他不易分类的错误所占比重超过30%。笔者将按照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介绍每一种错误类型。

首先,占总比重最大的时间错误共有61处,这种错误比较常见,比如:“西历纪元前六年,罗马凯萨大帝所刊之《每日纪闻》乃共和政府之公报。”此句中“纪元前六年”应为“纪元前六十年”。[2]不难看出,类似这种错误有可能是作者在摘抄、整理过程中的无心之举,亦或是排版制版时无意的疏漏。但时间错误类型中还有很多比较严重的史实错误,比如“京报”的最早出现时间是明末而不是清初等。此外,时间错误中还包含一种格式比较混乱的现象,比如作者在写作时的时间单位不统一,有的地方写的是古代皇帝的年号或者民国某年,有的则是现代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其次,报刊名错误也很常见,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中文报刊的名字书写错误,二是外文报刊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意闻录》……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与《格致新闻》合并。”此句中《格致新闻》应作《格致新报》。[2]在报刊名错误这一类型中,外文报刊翻译错误也十分典型。其中一些报刊在不同时期的名字不同,给作者写作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第三,其它错误这一类型相对复杂,包括事件因果关系混乱、具体数字错误、以偏概全等。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报刊的发展情况多变、不稳定,作者不易描述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也和作者收集的材料不足以及自身的判断有关。比如:“《闽报》于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发刊于福州,为日人报纸在华第一种。”[2]此句错误在于在《闽报》之前,日本人在中国就收买、创办过自己的报纸。

第四,综合错误指的是一处错误中有多个有误的关键点,其中既可能出现了时间错误,同时也有人名、地名等其它错误。比如:“《小孩月报》,于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出版于上海,为范约翰所编辑。……至民国四年改名为《开风报》,但出五期即止。”[2]此句中共有4处错误,一是时间错误,《小孩月报》创刊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二是地点错误,创刊地点在福州而非上海;三是创办者为普洛姆太太和胡巴尔太太,至1875年才由范约翰接办并迁至上海;四是此报在改名《开风报》之前曾易名《月报》。

第五,人名错误这一类型出现的比较少,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Chinese Press(译意《中国文库》)发刊于一八三二年五月,为美国医生柏克(Peter Parke)所创办。”此句中《中国文库》的创办人出现了错误,应是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禆治文,而柏克参加该报工作已是创刊三年之后的事情。

第六,地点错误比较简单,无非是报刊的出版地点出现错误,或者事件发生的关键地名不准确。比如:“五月在上海出版之《东亚报》。”其中上海应改为日本神户。

第七,错别字,这一错误本不打算专门列为一个类型,因为很多人名地名错误中都包括一定的错别字,但是考虑到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书中的错误,更加细化地研究错误背后的原因,这个错误类型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只有一个例子:“是影漫漶,不甚可辨。”此句应改为“墨影漫漶,不甚可辨”。

(责编:霍昀飞(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