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人民日报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实践分享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首席技术官陈川
人民网深圳8月21日电(记者 燕帅)由人民日报社与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技术分论坛在深圳举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首席技术官陈川先生就人民日报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实践发表演讲。
以下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首席技术官陈川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2016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技术分论坛”, “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推动媒体融合的进程。“移动、社交、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虚拟现实”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在引领着我们媒体,从内容到产品、到服务,不断地创新,推进媒体融合不断前进。
今天,有幸邀请到了各省级报业领导、省级网信办嘉宾、各企业嘉宾集聚这里,共同探讨技术进步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并且与各位共同分享人民日报技术平台建设实践经验。 我们也真诚的希望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推动行业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个互通互联的新媒体融合时代。
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推动更深入的沟通与合作。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部署,人民日报社从两年之前,开始组建我们这个团队,来进行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我们实际上一开始花了很多时间,在各个地方的媒体,各个媒体集团去做调研,以及跟国内很多行业厂商进行交流。
“媒体融合”目前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字眼,“媒体融合”我们的核心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我想各个媒体,大家的意识是一致的,就是我们的核心诉求是要提升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及盈利能力。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核心诉求下,我们看到的是:各个媒体,目前在技术平台打造这方面的重心是放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打造一体化的“采、编、发”的平台,来解决内容生产的共享和协作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在着力打造我们的“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端”开拓新的传播的渠道。
我们看到在实际的建设推进情况和我们考虑的核心诉求之间,并不能够非常完美的去匹配。所以,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调研和分析。
那么媒体融合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访谈了很多媒体的领导,可以看到,实际上大家对“媒体融合”会为媒体带来什么改变?实际上是有很多期望:
第一、我们从自身的实力建设出发,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的媒体人,他们能够有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生产更加多样化的内容。现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在不断的演进和发展,各种交互式内容,视频内容、直播内容、VR内容。这些不同的内容,我们希望我们的媒体人,能够有能力,能够生产出来,能够把它投放到建设的各种通道上,希望我们内部的各个团队,能够非常高效的协同来生产。
实际上现在传统媒体在过去的建设中,跟互联网相比,可能比较忽视的一点就是“运营”。我们看到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实际上运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运营能力的打造,和我们传播、推广能力的打造,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媒体领导都非常希望能够去通过我们的媒体融合来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二,大家也都提到,在用户端如何建立更强的用户连接,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而不是像传统的报纸或者传统媒体发布那样,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的模式。而且是一种单一的仅仅是提供内容,而不是提供服务。
在“产品端”,我们期望通过“媒体融合”,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形态和服务。然后在这几个基础之上,去构建创新的赢利模式。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媒体的广告收入这一块,在整个市场来看,整体都是下滑趋势,但是我们如何为新兴的传媒提供内容服务,或者是提供综合服务,来去构建我们新的赢利模式,这也是大多数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
第三,我们看到各个媒体都在期望通过资本合作,推动媒体和互联网,以及媒体和传统行业的一些合作,为我们的媒体带来一些新的活力。
在这些期望上,实际我们还看到现在内容传播模式发展的趋势,我们公司叶总在很多演讲中都有提到,目前内容的传播,实际上已经不限于我们媒体在自己打造的网站或者APP,或者我们的社交媒体的通道上。而是从实质上来讲,已经扩大到了一个更大的范围,包括互联网的各种各样的通道,以及包括现在内容也逐渐延伸到传统的行业,他们打造的网站和客户端,也可以通过这些端口,来为他们提供内容,来扩大我们整体的传播影响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带来了我们从整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建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央厨房”体系建设总的思路,这个思路我们考虑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从内部来看;
刚才提到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切入点,我们的内容生产和打通,我们从整个媒体视角而不是单一的通道视角,我们如何来做我们的产品和渠道,以及我们内容的运营,以及我们如何去建立我们的用户连接,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扩展到外延;
除了整合我们自己的内部资源,来去实现内容生产和运营的打通之外。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化的合作,来整合行业的内容和渠道资源;再进一步推动,扩大到我们传媒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合作,这样来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这方面的能力。
三、最终达到我们想要做到的,媒体融合的核心诉求,来提升我们的传播影响能力,以及提升我们的盈利能力的目标。
所以,从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的建设,我们分成三个角度,在做这方面的建设。包括我们在业务层面,我们考虑媒体融合的新的运营机制是什么样的;我们在技术层面,我们考虑如何去构建,我们在各个层面的技术能力,在面向我们新的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及运营、传播,各个方面的这些技术壁垒,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打造我们媒体自身的核心的实力。
另外,我们在人民日报的新大楼的第十层,做了一个空间层面的平台建设,我们叫“全媒体新闻大厅”,这个新闻大厅落成之后,未来人民日报社在我们整个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核心的指挥枢纽,包括来自各个渠道口的负责人都会集中在这里,实现中央统一协调,并且我们会把这个空间也开放出来跟各个媒体去提供合作,来提供更广泛的合作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机制。
所以在业务层面,我们从去年两会开始,我们正式的开始试运行“中央厨房”,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运行机制,这个机制,实际上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在跟传统的内容生产传播模式相比。一个比较重要的改变是:“我们让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了内容生产的策划和创意的环节”。他们的前期参与,而不是说只是在后期做制作,会让我们的内容生产焕发出非常强的生命力。这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改变,刚才提到的“打通”的问题,在整体的机制设计上,我们不仅仅期望通过我们的运行机制建立出一种灵活的方式,实现我们报社内部的各个机构之间内容生产协作与打通,同时我们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也可以提供跨媒体的合作,甚至媒体和政府机构,关于一些重大的项目和活动,这方面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合作机制,都可以在我们的运行机制下做体现。
第三个改变,也是比较重大的改变,我们传统内容生产模式的前端,作为主要的“内容生产点”的这种方式,我们逐渐把它的重心开始往后移,以前的模式是记者在前端采写好素材,后边编辑更多的是做组合和编辑,然后再发出去,是这样一种生产模式。我们现在的生产模式是,我们在这上边(ppt展示)可以看到没有记者和编辑岗位,记者和编辑的岗位实际上融合到采集员、加工员,包括一部分的信息员这个团队里,大家实际上在同一个场地上,共同进行策划和生产,很多的策划其实是由后方做出,并且根据我们在后方做出的关于生产和传播的一种体系和机制,来去跟前端的人员做配合,来完成我们这样的一个内容生产,因为今天是技术论坛,所以我也不花太多时间来去解释我们这个运行机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