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二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浅析新媒体事件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建构【3】

———以国庆60周年大阅兵和“9·3”大阅兵为例

侯大明
2016年10月17日15:55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2、以象征性符号引起民众共鸣, 节日性仪式塑造国家认同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两次阅兵仪式分别运用一些象征性符号,运用镜头、音乐和解说词强调仪式性场景,在庆典节日中使民众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间接地建构起高大富强的国家形象。

国庆60周年中代表的象征性符号有中山装、红旗车,以“辉煌成就”为主题的19个方阵,以“锦绣中华”为主题的34辆彩车等等。中共中央书记胡锦涛身着中山装检阅三军,而中山装象征着庄严、权威和自信,与阅兵仪式更是浑然天成。红旗车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八一制造厂造出的高级轿车,自此成为历来领导人阅兵时的专用车,该车设计的内外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因而在环球网上,截至2009年10月2日中午12时,有93.8%(11491票)的网友认为,此次国庆阅兵“很精彩”或“精彩”,与此同时,网民们还踊跃投票,参与票选国庆阅兵和庆典活动中亮相的“最精彩方阵与武器”,“这次阅兵哪一部分最精彩”,截至2009年10月2日12时,在短短24小时内,这一投票已获得12206名网友的参与 。

而在“9·3”大阅兵的仪式直播中,我们又能够发现网民对于国旗这一象征符号以及升国旗这一仪式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共鸣感。图f为“9·3”大阅兵进行至12时30分全国各地的舆情状况。可以发现,此时全国各地的舆情热度达到最高值,其中,以广东、北京、山东三地的网民舆情热度最高;而当天中午12时30分恰好是国家总理李克强宣布升国旗仪式开始的时刻。据统计,当时网民在网络上所发布的评论热词大多为“祖国万岁”、“爱国”等。这也充分表明象征性符号一旦与受众的情感态度达成一致或是产生共鸣,受众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在群体性氛围的“强化”和“暗示”作用下,其内心的情感和情绪会被唤醒激发,这样的情绪也会使其自我身份(民族与国家)得到确认。

戴维·莫利、吕新雨和潘忠党等学者曾提到过,盛大的庆典往往建构了一个特别的“民族家庭”(national family)。两次阅兵仪式正是这种盛大的庆典,他们通过现场直播,勾勒出一个“民族家庭”的节日氛围:每个受访群众、士兵都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镜头上是彩车、礼炮和阅兵方阵等欢呼雀跃的景象。这样一种情绪在无形当中将每一个人纳入到“中华儿女”的共同身份当中,他们在盛大的“媒介仪式”中找到了情感、道德和精神“归宿”。

三、仪式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社会意义

阅兵仪式作为一种传达国家信念和意识形态的新媒体事件,其对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话语权以及完善我国的国家形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在此章节中,笔者将会通过政治秩序、社会整合、情感凝聚、文化认同、软硬实力和国际地位这四方面探讨阅兵仪式构建我国国家形象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一)政治秩序与社会整合的价值

阅兵仪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政治传播方式,它对于整合、完善政治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类仪式性传播是为国家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一个权威秩序的基础。“政治仪式承担了社会—政治秩序的生成、再造、反复确认、强化的基本性任务,从而达成维持现存权力关系、整合社会的目的” 。国家的阅兵仪式不仅仅是一种新闻报道,它更是一种政治性的表演,它能够生成、再造一种制度化、合法化、权威化的象征体系,在无形当中塑造起国家权威与神圣的形象。

而在社会整合方面,仪式传播更能实现巨大的价值;因为仪式传播总能够通过对文化传统、道德价值与信仰的诉求,唤醒民众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像汶川大地震的哀悼仪式、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以及“9·3”大阅兵等,这些事件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精神来强化民众个体之间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之能够团结一心,发挥社会整合的最大效用。

(二)情感凝聚与文化认同的价值

阅兵仪式作为盛大的媒介景观,聚集了多种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情感和价值观,一方面通过促使大众信念中的情感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以提高积聚民意的效率;另一方面如同一块巨大而干燥的海绵,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民意之泉中流淌出的政治认同,从而提高获取民意的效率 。正式由于仪式传播具有情感凝聚的功能,它才能强化民族信心,营造民族情感与凝聚力;而阅兵仪式更是像一种黏合剂一般,使举国上下的民众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向心力,使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为一个共同体。

而在文化认同上,仪式传播通过挖掘和强调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与价值内涵,使民众在潜移默化当中凝聚成共有文化内涵的群体。而文化本身就能够通过整合人们的思想,统一意识来构建一个信仰体系和精神目标,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又须培养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开展文化仪式活动;像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在全球各地巡回演出、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所传递的中华元素等等都是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塑造文化认同,并将这样的文化认同嵌入人们的文化记忆当中,构建起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无形之中也塑造起文化大国的形象。

(三)软硬实力的融合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一心谋求人气(重视软实力)的国家会在使用武力时不仅不情愿,而且难有威慑力;而滥用武力、无视软实力的国家会发现在运用硬实力时总会处处受到制肘,为别国的软实力所操控;因而唯有通过软硬实力的有效融合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塑造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而在阅兵仪式的传播过程中,其表现国家的军队实力、武器力量以及现代化景观都是在军事、经济上突显国家的硬实力,达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而通过全球卫星直播、新媒体平台的全方位播送与新颖的新闻产品以及直播镜头中反复强调的文化符号都在塑造着国家高大的形象,他们都象征着国家的软实力;这种威慑与吸引并存的软硬实力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还能在无形中为政治合法性的多重建构提供广泛而高效的认同。

四、结语

两次阅兵仪式作为一种新媒体事件,以其传达的价值符号、国家信念与意识形态,配合新兴媒介技术平台的强大传播优势,促进国家形象的完善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虽然两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媒介呈现形式和传播效果都存在着差异性,但其整合社会政治秩序、加强情感凝聚和文化认同、融合软硬实力和提升国际地位的社会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阅兵仪式作为一种庄严的政治仪式,其在电视以及新媒体上的传播过程中虽然有时还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像设置议程方面的不合理、报道内容同质化等等,会对国家形象的建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9·3”大阅兵的媒介传播上,各类新媒体技术像3D动画虚拟现实、HTML5可视化报道和秒拍技术等都有效地得到应用,并且个性化、趣味化的报道形式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这些都值得今后相关仪式传播的广泛借鉴与学习。此外,成功的议程设置和有效的议程融合,再加上接地气的文化符号,也是以阅兵为代表的仪式传播应该加以改进与完善的。

如今我国应加强的是在仪式性的盛况当中强化软硬实力的有效融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通过符号与文化认同塑造国家形象,从而达成仪式性事件有效传播的目的。(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彭兰:《网络传播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约瑟夫·奈:《软实力》【M】 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5]何辉,刘朋:《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M】 外交出版社2008年版;

[6]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童兵、陈绚:《新闻传播学大辞典》【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9]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02;

[10]王海洲:《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16卷第4期;

[11]王海洲:《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宣展与合法性建构》【J】 《学海》2010年4月;

[12]方洁:《被裹挟与被规制:从新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框架建构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J】《国际新闻界》2014年11月;

[13]曾一果:《媒介仪式与国家认同》【J】 《电视研究》2009年12期;

[14]张兵娟:《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第5期;

[15]喻国明:《从秒拍看社交媒体演进——以2009、2015两次大阅兵为例》2015年9月7日;

[16]范红,胡钰:《如何认识国家形象》【J】 《全球传媒学刊》2015.12;

[17]安平:《戴扬、卡茨的新媒介事件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9月;

[18]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19]王英:《媒介仪式:国庆60周年庆典及其媒介呈现探析》【J】 《新闻记者》2009.12;

[20]何慧媛:《“9·3”大阅兵新媒体报道的特点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21]胡晓:《新媒体迎来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竞争的拐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9月; [22]马敏:《政治仪式:对帝制中国政治的解读》【J】 《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4期;

[23]肖玲英:《新媒介事件研究》【J】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4]龚秋晨:《开放性语境中阅兵仪式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效应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10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