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张晓丽,殷乐希
2016年12月06日16:0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该片获奖无数,导演李安凭借此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本文将以此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隐喻美学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命名中的隐喻美学﹑图像中的隐喻美学﹑影像叙事中的隐喻美学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另外,本文也试图据米歇尔的四分法理论分析受众的参与式解读,全面分析影像作品在生产者制作出后,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解读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隐喻;美学;叙事;参与式解读

隐喻理论,最开始出现于修辞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哪里有说服,哪里就有修辞,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隐喻:隐喻意味着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某一事物。是一种浓缩的比喻,包括从物类到物种、从物种到物类、从甲物到乙物、类比四种转喻方式。

“隐喻是跨概念领域的对应,是在主体认知和推理作用下,把一个领域的概念影射到另一个领域,即把从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1]”

亚里士多德时期仅仅把隐喻当做粉饰言辞达、渲染情绪到说服目的争得辩论上风的手段,而现代隐喻理论中,隐喻已经不单单是文法的修饰,而是发展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抽象的推理,是一种有效的劝说、影响技术。

弗·杰姆逊指出:“在传统的观念中,任何一个故事总是和某种思想内容相联系的,所谓隐喻性就是说表面的故事总是含有另外一个隐秘的意义,因此故事并不是它表面上所呈现的那样,其真正的意义是需要解释的”[1],隐喻的意思是从表面的故事到实质的故事。

隐喻在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从角色的命名上,少年Pi﹑老虎﹑女孩等名字都是有丰富内涵的符号;第二是在电影的角色安排上,用图像的隐喻,使符号具有相关性和类比性,在讲述的开始和结尾都有符号信息呼应;第三是在影片叙事中,隐喻美学也丰富了电影的内涵。

一、Pi和理查德·帕克等文字符号中的隐喻美学

少年Pi是“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的简称,电影中少年Pi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印度生活的童年,第二个阶段是太平洋上生活,第三个阶段是漂流结束后的生活。而在第一阶段的故事中,少年Pi的名字的故事占了近一半的篇幅,电影中的故事是因为与“小便”谐音,所以被同学取笑,Pi为了改变囧境,开学自我介绍时将名字写成数学符号中的π,π是数学中的一个常数,无穷尽又无规律,计算着圆的面积,在此隐喻人性欲望的无穷尽,从而为接下来对于Pi的多种信仰,在一生中尤其是在海难后遭遇的种种坎坷及心理斗争都埋下伏笔。电影开始时,Pi被哥哥捉弄去偷饮圣水,“You must be thirsty”神父如圣人般突然出场,说的这句话也与π有相同的隐喻,即无穷的渴望与欲望。

理查德·帕克是老虎的名字,而理查德·帕克原本是诡异的与海难有不解之缘的一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1838年爱伦·坡的小说《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中,在遭遇海难后因抽中最短的签而被同伴吃掉。在小说出版几年后,相同的事情发生,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因此在电影中,牺牲者成为老虎的名字是有寓意的,老虎是兽类之王,强大凶残,而在遭遇海难后,同样也跟人类一样,面临生存危机,另外,老虎理查德·帕克还有另一重隐喻,即人类在面临危机时,显露出的本能,如猛虎可食人。电影中,Pi说,与理查德·帕克一起,才让他生存下来,老虎其实就是求生的本能,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即Pi隐喻了自我,老虎隐喻了本我。

在与作家的交谈中,Pi曾提到老虎以前有个名字是Thirsty,后来才改成了理查德·帕克,这与Pi的名字改为π存在相似的隐喻。身份的转换与隐喻的使用,辅助影片探讨的人性等深刻主题。

二、斑马﹑莲花等图像符号的隐喻美学

除文字符号隐喻外,影片中充满了各种图像符号的隐喻。这种设计,成为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建立角色对应关系的桥梁,也使观者在解读时产生相关联想,进行解读。

在第一个故事中,斑马摔伤了腿,躺在船上,而在第二个故事中,斑马对应的角色是吃肉汁饭的水手。斑马与海魂衫是一一对应的,这在视觉认知中,起到了相似性联想的作用。同样,在Pi的母亲要求厨师提供素食时,厨子拿起刀,露出残暴凶残的神情,与后来鬣狗的凶残相对应,母猩猩看到鬣狗撕咬斑马,喊叫阻拦,被鬣狗伤害,与母亲慈爱﹑善良的面貌相吻合。

莲花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是在舞蹈课中,Pi喜欢的女孩做了莲花的手势,Pi百思不得其解,舞女“Lotus in the Forest”的答案,莲花的伏笔直到在漂流中求生的小岛的森林里出现,莲花出现在森林中,隐喻唤醒Pi离开食人岛,莲花喻示的对生活、爱情等美好事物的追求,莲花中的牙齿,更有深刻隐喻,美好的裹住残忍的真相,这就是用自己情愿与猛虎动物一起漂流而不是真实发生的食人事件。片中食人岛的轮廓,是一个平躺的安静平和的女性,这个画面有深刻的隐喻,即食人岛即宗教中的极乐世界,在Pi即将丧失信念时,到了有着印度神轮廓的食人岛,有无尽的食物,是完美之乡。

图像隐喻是继文字之后又一辅助影片诠释生命、信仰主题的手法,图像直观的诉求,让观者能体悟到影像生产者的意图,也能辅助对影片审美进行更深刻的认知。

根据Black提出的关于隐喻的相互作用理论,“把对隐喻的解释看作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的意义产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原领域和目标领域的理解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这与Miller(1979)对认知过程的描述是一致的,人类的认知活动其实是一个再认、重构和解释的三步加工过程”[2]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