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6

当“直播+”涌入新闻业——移动新闻直播在新闻场景中的应用分析【2】

黄佳念  刘书田
2017年01月09日17:02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UGC内容仍有机会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拿起手机直播身边的新闻,这些事件与官方的宏大叙事不同,然而它们依然有对应的受众,对于关注者来说依然是资讯,有着直播的价值。朋友圈的小视频、新浪微博的秒拍视频显示出这样一个趋势——未来直播流可能也会出现在朋友圈,资讯客户端均会加大UGC资讯直播的运营。

新闻资讯类视频直播会以PGC为主,UGC的资讯视频直播同样有机会。PGC主要考验新闻平台的对热点事件的捕捉能力,运营能力;UGC则能为事件提供更多视觉的补充。未来的新闻资讯,是去中心化的流媒体传播,这是直播给媒体业带来的巨大颠覆。

(四)社交性强,可实现在线用户实时交流

移动新闻直播备受青睐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多能实现在线用户实时交流。在强现场感的直播画面之下,共同观看的用户一同讨论,虽没有在现场,却也能获得浸入式的体验。

四、移动新闻直播发展前景SWOT分析

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新闻媒体进行移动新闻直播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加以分析,能使我们清楚认识到新闻媒体在直播行业的竞争力,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一)优势

1.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

新闻网站的新闻资源优势既体现在新闻采编原创资源上,也体现在历史数据资源上。各级新闻网站都有所依附的母媒体,母媒体的采编人员是一支精挑细选、经过严格训练、积累丰富采写经验和新闻资源的专业人士。报网互动与融合已使母媒体的采编人员成为网站原创新闻重要采集者和提供者,特别是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训练有素的一线记者与后方的网站编辑密切配合,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方式发布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自然成为互联网上的新闻发源地。

2.媒体多元化的平台资源

专业媒体后方往往有着丰富的平台资源,如腾讯的新闻客户端、新闻门户,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平台与移动新闻直播也有着极佳的契合度。这些平台为移动新闻直播推广提供了多元化渠道。

3.节目制作成本低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直播是一项成本高昂的项目。电视新闻直播需要几十人的团队,配备复杂的机器设备。而移动新闻直播极大降低了直播的门槛,记者只用简易的移动设备就能完成直播,节目制作成本低。

(二)劣势

许多媒体具有较严苛的自我审查机制,而移动新闻直播的不确定较大。在及时性、互动性和专业性、权威性之间,如何把控移动新闻直播中的伦理界限和准确严谨,对于媒体来说是一大挑战。

此外,资讯直播仍然具有一定的政策上的限制,对于网络媒体自行采编的新闻内容审查可能会越来越严苛。

(三)机遇

1.网络技术提供移动直播新闻的土壤

任何内容品类的突飞猛进式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宽带速度、智能手机硬件的提升,为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4G网络及wi-fi的普及直接降低了流量门槛,让主播们更愿意在各种场景下直播。技术的优化升级降低了视频内容的生产成本和用户消费的成本,给文字、语音、短视频、到现在的直播视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

2.重大新闻直播的政策便利

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官方新闻网站的身份背景决定了无论是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还是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都拥有丰厚的政治资源。可以获得重大新闻官方的独家网络授权,可以进入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网络直播,可以随时请到政府官员或地方行政高官与网民对话、互动,可以获得与传统党报、电台、电视台同等的新闻资源和采访权限。

(四)挑战

1.竞争激烈,信息同质化

目前的网络直播平台还处在一个商业模式不清晰、不稳定的阶段,内容同质化严重,一旦用户新鲜感消失,平台可能面临大量的用户流失,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许多媒体的直播角度过于雷同,缺少特色,造成了用户的视觉疲劳。

2.娱乐至上,信息低俗化

《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指出,目前许多直播平台存在内容质量偏低、低俗文化当道的问题。在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艾媒咨询的统计中,中国网民对在线直播平台的内容评价较低,77.1%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90.2%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的整体价值观导向为一般或偏低。在审丑趣味和窥视欲、猎奇心、性冲动等原始冲动的助推下,低俗内容的传播具有相当大的市场 。

此前,秀场直播就因内容低俗而为人们所诟病,移动新闻直播倾向于泛资讯化的内容,如果一味追寻“性腥星”以创造眼球经济,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直播生态。

五、新闻媒体如何在直播平台中脱颖而出

(一)注重用户观看体验

虽然用户对于移动直播的音画质量容忍度较高,但直播质量差、声音画面不同步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用户的观看体验。《纽约时报》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的视频直播就因为声音问题引来用户批评。新闻媒体应利用自身资源,改进直播设备,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二)提升用户互动参与度

移动直播是一个内容与互动并重的报道形式。在移动新闻直播中,用户会不断抛出问题,以评论和弹幕的形式与主播互动。激发用户互动欲望,能够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平台在用户信息获取渠道上的排序和比重。新闻媒体应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主播记者的沟通交流、反应能力也非常重要。

(三)内容为王,打造独家新闻

在参差不齐的视频直播中,内容质量已经成为移动直播发展的关键因素。新闻媒体拥有专业的、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有助于推出高含金量的优质新闻。针对信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媒体应从报道角度、报道对象和新闻选题等方面做出新意,注重前期的内容策划,挖掘与用户能产生共鸣的新闻热点。

(四)多元化拓展内容来源

为了增强媒体移动直播平台的生命力,开放内容生产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此前,CNN推出iReport,让人们更加热衷于参与到CNN公民新闻的制作中。新闻媒体应利用互联网上庞大的用户群体,引入自媒体合作机制,拓展直播内容的来源。

以新浪新闻的直播模式为例,除了其自制的直播内容之外,还通过发展合作媒体、利用各个地方站的拍客资源并与旗下新浪微博打通平台,从3个方向来拓展直播内容来源。

(五)利用社交网络,拓展渠道

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是新闻资讯传播和发酵的重要场所,这使得社交网络在新闻事件,热点事件的视频直播方面具有天然的渠道和传播优势。

除了自建直播APP、将直播融入现有新闻客户端外,国外“媒体+Facebook”的模式为移动新闻直播提供了借鉴。一是利用强大而稳定的社交网络,媒体能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用户的粘性。二是社交网络能够拓展媒体内容发布的渠道,实现病毒式分享。如央视选择与视频社区美拍合作,腾讯移动新闻直播利用微信、QQ等自身平台发布内容,刷屏朋友圈。这一点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也至关重要:没有渠道流量入口和技术支持,传统媒体搭建移动直播内容体系很容易就落个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三是社交网络能够更加方便地通知用户其感兴趣的直播内容何时开始。明确及时的直播预告,是直播视频向外推广的重要环节。

(六)发展新技术

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越发深入地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方面,VR、全景、大数据不仅能够给用户带来新颖的视听感受,还能提升媒体直播报道的整体水平。2016年4月18日,央视网推出了一个合武高铁穿越大别山的直播活动,使用了无人机俯拍沿途景色,以及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制作视频特效,有效地提升了直播视频的制作水平。而随着更广泛、更年轻的受众群体成为内容消费的主体,新闻媒体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直播技术,以吸引用户。

(七)打造移动新闻直播时代的新IP

进入移动新闻直播时代,优质的PGC团队和品牌同样面临转型。在移动新闻直播中,一些传统的电视节目或者意见领袖也开始亮相。比如前不久“鲁豫直击亚洲首富王健林的一天”在网易新闻的全程直播收获了320万用户关注参与。这意味着,移动新闻直播时代很可能诞生一批新的“网红”,不仅包括针对移动直播进行“升级”的PGC名人,还有自媒体平台的专业制作人员。

在竞争越发激烈、内容生产同质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也许可以借鉴娱乐直播平台的经验,培养与移动互联网传播契合的名记者、评论员,打造移动新闻直播时代的新IP,为其平台聚集人气的同时也开启品牌化传播的新模式。

六、移动新闻直播变现模式

要想更好地在新闻领域实现直播,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主播IP,打造以打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4G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内容生产工具的增多和完善,直播的普及度只会有增无减,产品衍生品类也有可能逐渐增多。与早期的视频网站发展路径类似,直播平台也需要更为专业的内容。目前在各种直播平台里,真正盈利的是秀场模式的直播。在秀场模式中,网站将各个虚拟包间承包给主播,主播通过各类表演令观众在线上商城中购置各类虚拟礼品,而后网站与主播对消费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而媒体可以通过培养如白岩松、鲁豫等专业化的新闻主播和记者,将其打造成知名的IP,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直播的解读,以吸引其粉丝们的打赏来盈利。

(二)开拓用户订阅的VIP服务

用户付费观看直播是探索的变现方式之一。与现在较为成熟的视频新闻类似,在直播方面,媒体也掌握着优质的新闻资源,可以对用户画像进行详细分类,为用户提供定制的、精细化的新闻直播订阅服务。

(三)通过广告推广盈利

媒体不仅有着优质的内容资源,在拓展渠道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移动新闻直播过程中,巨大的流量对于广告商有吸引力。媒体可以采取广告竞标的方式,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广告的推广来盈利。

总体来说,直播已然来到十字路口,但盈利的风口还远远没有被占领。媒体应该抓住契机,优质内容资源+完善的直播产业链+成熟的变现模式,才能使新闻媒体在移动直播领域拔得头筹。

参考文献:

[1] 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 2016移动视频直播应用行业报告[EB/OL].https://www.talkingdata.com/index/files/2016-06/1467252080194.pdf.

[2] 网易. 网易携天网计划杀入 资讯直播战局将被改写

[EB/OL]. http://news.163.com/16/0804/20/BTLCFS9400014N4Q.html.

[3] 阑夕. “一个女孩的车站”和人的尊严[EB/OL].https://www.huxiu.com/article/143560/1.html.

[4] 腾讯研究院. 直播新风口,红利如何分享?[EB/OL].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0/155958.shtml.

[5] iiMedia, Research. 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EB/OL].http://www.iimedia.cn/14643480325777781i.pdf.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