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平台上国际新闻编译的现状分析
摘要
由于中外语言的差异,以及华文媒体原创报道能力所限,国内受众对于国际新闻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从外媒翻译而来的二次加工稿件。因此,涉及到信源选择、编辑技巧、翻译能力、传播平台等多个层面综合构成了当下国际新闻编译图景。本文选取了微博平台上三家媒体在相同时间段内发布的原创编译新闻进行分析,探寻中国媒体新闻编译领域存在的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认为新闻编译应融合外语知识和新闻专业主义,在议程设置和忠实事实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新闻编译,国际新闻,国际传播,社交媒体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日益增多,中国媒体“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国内受众对于国际新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语言差异和国内媒体报道团队的精力、能力所限,国内媒体上国际新闻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对外媒的翻译和编辑,很多媒体更是拥有专门的新闻编译团队,全天候关注国外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的最新消息,第一之间翻译成中文向国内受众进行发布。这其中就有很多关于技巧、倾向、还原度等多层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目前有关新闻编译的学术文章,大概可分为语言学框架和新闻传播学框架两大类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外国语翻译理论为基础去对新闻编译进行研究,不管是方法论、功能主义角度论、顺应论,还是目的论、叙事论、后殖民视阈等,整体上大多停留于字词、情态、语句等基本的语言层面,或为翻译者提供技巧性的建议,或从字句间得出有关意识形态、编辑特点的总结。
在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中,少数几篇关于编译新闻性特点的研究也多是对整体现象的描述和总结,反而又缺少像那些基于翻译理论的文章那种细致的内容分析。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关于新闻编译的研究在近两到三年有了增加的趋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马景秀长期关注新闻编译问题,早在2006年就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分析了新闻编译中存在的协商式和抵抗式两种策略(马景秀,2006)。她后来又曾提出“新闻编译的政治”,从原作、赞助人、受众三个层面进行阐释,认为“忠于原文、适度加注”乃是新闻编译应有的策略(马景秀,2015)。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角度,有研究者从新闻编译者作为“二传手”的行为失范现象加以批判分析(常江、杨奇光,2015)。也有的以具体的新闻事件为例,对编译具体层面的实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探讨(戴玉霞、石春让,2015)。
毕竟,“新闻编译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一环,具有典型的新闻特征”(张志成,2013),以新闻传播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新闻编译,才能充分考虑外国文化背景和本国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文化使用的区别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的冲突。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翻译本身的字词句段,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观察当下的国际新闻编译。
社会化媒体时代,受众阅读国际新闻的入口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从原先的报纸、杂志、门户网站被分流到了微博和微信。天天思考媒介融合方法的传统媒体也无一不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在新的平台上发布和传播新闻。本文选取了三家媒体在相同时间段内发布的原创编译新闻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试图从相对宏观的视角探寻当下中国媒体新闻编译领域存在的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一)研究对象:
1. @微天下:新浪网新闻中心运营的国际资讯账号,粉丝数超过1632万(截至2016年9月1日),是新浪微博上关注人数最多的国际新闻传播平台。“微天下”账号区别于传统官方媒体,由商业门户网站负责运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影响力巨大,对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国际新闻编译与传播有重要意义。
2. @参考消息:国内最早专门进行外电新闻编译且是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由新华社主办,粉丝数498万(截至2016年9月1日)。“参考消息”账号的背后是专业从事新闻编译的《参考消息》报社和网站,同时也是国内很多网站、媒体转载国际新闻的源头。
3. @中新网国际:中国新闻网国际新闻报道官方微博账号,粉丝数为1万9千(截至2016年9月1日)。“中新网国际”的微博账号粉丝数虽然较少,但是中新网编译的国际新闻,是国内其他各大媒体网站国际新闻频道的重要来源之一,且它在编译特点方面也与其他媒体有所区别。
除了这三家媒体,国内还有很多媒体和网站翻译了大量外媒的国际新闻,比如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时报等。但是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他们的账号因为不同的原因不便于放在一起比较分析,所以没有统计在列。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低估新华社、国际在线和环球网等媒体在国内编译及传播国际新闻方面的影响力,在一些重要报道领域和媒体合作能力上,他们的优势是很突出的。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三个媒体微博账号2014年11月1日至10日(共10天)发布的国际新闻编译微博作为样本。其中,十天里“@微天下”共编译发布174条原创编译新闻,“@参考消息”73条,“@中新网国际”45条。
时间上,11月份的前十天发生了美国中期选举、APEC会议等重大国内国际新闻,埃博拉疫情、中东IS组织战事、乌克兰东部冲突等事件也一直占据着各大媒体国际频道版面。同时,考虑到在文章撰写之时,这十天内的微博样本的评论、转发、点赞数也已经基本稳定,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以致影响部分结论的准确性。
内容上,只有从外媒直接原创编译过来的新闻才会被选为样本,该媒体记者自采的国际新闻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转载自国内其他媒体的编译内容也不作统计。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各媒体微博运营制度的不同,以及新浪微博平台自身的一些限制,微博平台上摘取的样本并不完全等同于新浪网、参考消息网和中国新闻网整个网站的国际新闻编译全貌,也并不等同于该媒体的所有国际新闻稿件。但是,本文意在对三家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译特点做以梳理、归纳和对比,姑且假设三家媒体编辑将最精华的一部分国际新闻编译内容发到了微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的“不绝对全面”并不影响一般规律的分析和总结。
(三)考察维度
重点从新闻内容(媒体选择哪些新闻进行编译)、消息源(媒体行为是否专业)和网友反应(受众喜欢哪些国际新闻)三个维度做以考察:
内容上,考察了新闻体裁、新闻主题、报道区域和新闻发生的国家/组织四个小项。本文设置的新闻体裁包括了简讯、消息、评论、专访、漫画、图片、深度和综述八种。根据微博平台的特性,“简讯”专指140字以内且不包括长微博图片、网站链接的消息新闻;“消息”则指的是超过140字(附有长微博或者链接)的消息新闻。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稿件长度的不同。“深度”包括特稿、分析性文章、调查性报道等新闻体裁,“综述”文章则专门指的是多家外媒的消息合并为一篇中文稿件的编译做法。新闻主题包括了政治、财经、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科技、灾难、健康、体育、轶事等,其中“财经”类别中包含商业、金融、贸易、经济等内容。实际上,很多新闻都不能简单地划入某一个新闻主题中,有不少是多个领域的交叉,对于这类新闻,本文也都是罗列多个主题进行考量而非只选取一个关键词。报道区域包括单国、双边、地区、全球四类,和上边的新闻主题一样,很多国际新闻事件十分复杂,往往既涉及双边关系,又涉及某一地区安全。同样,对于这类复杂的新闻事件都做了全面罗列和考察。
本文考察媒体编译行为是否专业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对消息源的使用:编译稿件中是否标明了消息来源,对消息源的标明是否清楚,综述类的稿件采用了几家不同的外媒,以及都采用了哪些国外媒体。新闻编译本质上是对语言的二次编码,消息源的使用当然不是考察媒体编译专业性的唯一角度,由于很难完整获取到外媒的所有原始稿件,所以这里并不对翻译层面的准确性、选择性等问题进行探究。
对于网友(受众)反应,主要摘取了所有微博的转发量、评论量和点赞量三个数据。网络舆论的分析,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并不能简单地根据转发、评论和点赞的数量妄下结论,但是同一个媒体账号中网友互动数量的对比也可以大致反映出网友的关注点所在。
三、 研究发现
(一)新闻体裁(见表1):
如前文所提到的,表中的“简讯”专指140字以内且不包括长微博图片、网站链接的消息新闻;“消息”则指的是超过140字(附有长微博或者链接)的消息新闻。“@微天下”账号“短平快”的简讯居多,主要报道严肃的政治、社会新闻,报道对象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简讯类消息有132条,占全部174条新闻的75.8%。位居第二、三位的是外媒评论和图片报道,分别出现15条和12条。超过140字的消息只有4条,综述类的综合稿件只有1条。可以看出“@微天下”切实实践了“24小时播报全球资讯”的口号,注重消息的快速翻译与传播。
相比之下,“@参考消息”账号所发内容的时效性较差但更注重深度和态度类报道,所有的微博都附有原文的链接(即消息类题材,占所有样本的71.2%),没有出现任何一条简讯类的消息。
“@中新网国际”则是综合了简讯类与消息类两种体裁,其中简讯类消息有13条,基本是关于美国中期选举的快讯,占比28.9%;消息类有26条,占57.8%。如果没有类似中期选举这种非常规的直播报道,从日常账号运营习惯来看,“@中新网国际”仍是以长消息为主打内容。
表1 新闻体裁
(二)新闻主题(见表2):
“@微天下”主打严肃的政治和社会新闻,这两个类别分别出现了110条和38条,占比为63.2%和21.8%,相比之下其他主题的国际新闻相对较少。“@微天下”对政治、社会类国际新闻的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新浪的报道兴趣和该账号的自身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浪在军事、科技、体育、娱乐等类别另有单独的专门频道与账号,这些频道账号也编译了大量从外媒抓取的新闻报道。“@参考消息”同样也关注所谓的“国际大事”,所编译的内容基本都是中外政治、军事、财经和社会类新闻。
同样是社会类新闻,“@中新网国际”关注的角度则有很大不同。除去非常规出现的20条关于美国中期选举的直播帖,“@中新网国际”平时发布的所有新闻几乎都是搏人眼球的“黄色新闻”(表中的轶闻类),占到剩下全部新闻的78.6%,具体内容可在转发量前十的表格中看到。
表2 新闻主题
(三)报道对象(见表3):
“@微天下”账号报道单一国家的新闻有106条,占60.9%,涉及双边关系的新闻出现46条,占26.4%。关于地区和全球事务的新闻分别有15条和13条,占8.6%和7.5%。这其中,关于美国的新闻最多,达到了62条,占比35.6%,是第二名俄罗斯(出现在25条新闻中,占比14.4%)的两倍还多。出现频率列三至五位的分别是英国(13条)、中国(13条)和乌克兰(10条)。涉及日本的新闻出现了9次,德国和伊拉克7次,朝鲜6次,伊朗5次。与中国大陆相关的国际新闻(有些新闻并不直接报道中国或在中国发生,但是与中国利益相关)16条,占总数的不到10%。
相比之下“@参考消息”则更都关注与中国相关的外媒报道,直接和中国相关的新闻占了绝大多数,共49条,占66.2%,其次是涉及美国的国际新闻,共14条,占总数的18.9%。位列三至五位的分别是韩国(5条),日本(3条)和英国(3条),针对俄罗斯的新闻只有2条,十天里对乌克兰和中东的编译报道数量为零。所有样本中,关于单一国家新闻报道54条,占74.0%;涉及双边关系的新闻16条,占21.9%。
“@中新网国际”全部的编译新闻中,涉及单一国家的新闻44条,占总数的97.8%,双边新闻只有1条。十天内全部的编译内容都和中国没有直接关系。涉及美国的新闻有25条,但是其中半数以上为中期选举相关新闻。
表3 主要报道对象
(四)消息源使用
在这一方面,“@微天下”整体上表现得较为专业,能够标注清楚来源,也注意选取国际上最为权威的一些媒体。因为综述类编译稿件较少,所以绝大多数为单个消息源的新闻,数量达到了162条。所有174条新闻中,清楚地标注出外媒来源的有149条,占85.6%。标注来源不够清楚的有25条,占总数的14.4%。
在这标注不够清楚的25篇编译稿件中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外媒网站的原文截图附在微博上,但是在文字部分却不提及媒体信息,只能让读者在截图上寻找外媒的电头或者标志,这样的微博有8条。另一种情况则是完全不提及来源,连外媒网站截图都没有,但又很明显是从外媒摘译而来的,这样的微博有17条。在这里,标注不清楚和没有标注来源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将外媒网站的标题截一张图放在微博下方并不能作为对消息来源的清晰交待。
外媒来源上,主要来自于英、美、法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和权威媒体,体现了新浪网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专业判断。采用率最高的八家媒体分别为路透社、美联社、《每日电讯报》、CNN、法新社、《华盛顿邮报》、BBC和《每日邮报》。值得注意的是,“@微天下”有部分新闻并不是从传统媒体上编译而来,而是来自于国外的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或者新兴互联网媒体(Buzzfeed)。
从“是否标清来源”这一维度考察,“@参考消息”账号可以得到满分:74篇编译稿件中标注了来源且十分清楚完整的百分比为100%。外媒来源上,“@参考消息”则比较分散,不会对某一家媒体有所偏好,且有一些十分“偏门”的来源(详见表4)。
而“@中新网国际”恐怕不会及格,几乎全部新闻稿件都标注是从外媒编译而来,但是存在严重的标注不够清楚的现象。清楚地标注外媒来源的新闻有19条;仅仅标注是“据外媒报道”的新闻有25条,占55.6%——说明自己不是原创,却不告诉读者是从哪里引来的。清楚标明来源的24条编译新闻中,来自美联社的有5条,FOX电视网3条。
表4 主要外媒来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