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记者的“两会24小时”:带着“温度”的新闻是怎么产生的【5】
2017年03月06日10:4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江西团“媒体开放日”结束后,人民网在大会堂东门外完成了最后的图文直播工作。
白天跑会、晚上写稿,是两会期间记者工作的真实写照。白天采访的内容如果没在当晚稿件中体现,一天的工作则是零,稿件将失去时效性,熬成“熊猫眼”是常事。
23:27分,“@领导,稿件私信您了,请审核”“收到,有改动,可发”。十分钟后,后方编辑群跳出了回复:“稿件已发,记者查收链接,还‘热乎’着呢”……
技术的创新让记者有了更大空间发挥个人能力,而看似个人完成的报道,实则背后是后方编辑团队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3:57分,准备睡了,脑子里还在想着人民网人大报道组刚刚发的次日分工安排。
3月5日,只是2017年全国两会的第一天!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