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5期

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理论探源及对策【2】

苏  悦
2017年06月05日08:4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破解交往危机的对策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的交往问题理应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如何使人际交往回归到正常状态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网络交往规则,制定者和交往主体一起努力。如同社会缺少法律就不能正常运行一样,网络交往中缺少必要的规则就难以走上正常的轨道。网络交往虚拟性、随意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起一套网络交往的规则。(1)从规范的制定者来说:首先,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范,比如诚实守信、关心他者、礼貌待人等,规定网络交往哪些应该做,使人们的交往处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其次,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明确哪些是禁区、什么不应该做,如有违反,则对其进行处罚,让人们知道自己的交往是有规则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从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着手,形成一系列的网络交往规范。(2)从交往主体来说:首先,不传播虚假信息,对不知真假的信息发动探究思维去审查,弄清楚结果;不发布污秽信息,自觉抵制网络污染;其次,将中华民族有关交往的优良传统自觉应用到网络交往中,为网络交往的大环境贡献一份力。

2.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激发人的交往潜力。传统道德正失去其控制力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人们处于一个“无德可依”的局面。正如王一多所说“中国目前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无序的状况,整个社会缺乏基本的道德共识和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们在不同社会领域、社会场所和社会群体中,各自按照不同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道德准则行事”[4]。道德的缺场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网络新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交往是人的内在需要,破解当代人际交往危机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交往主体本身入手,提升交往主体的道德境界,树立崇高的道德观。社会成员应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传统道德中积极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弘扬道德规范。从内在方面来说,社会成员应约束自我的行为,并利用多种方法自觉提高自我修养,比如学思并重、省察克制、慎独自律、知行统一等。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净化心灵。道德境界的提升,使交往主体解决了交往中不信任问题,为主体敞开胸怀挖掘潜能提供了外在条件,以此来打破人受到外界力量支配的状态,使其逐渐恢复本真状态,促进人交往本能的发挥、促进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3.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促进网络媒介正确运行。交往主体对网络媒介的沉迷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网络上有很多引起人兴趣、关注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只是设计出来仅仅为增加人们的点击率来获得利润的手段。这提醒网络媒介在发布信息时应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只为勃关注而制造虚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从信息的传播过程看,应该加强对传播信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通过制定针对保证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法规、奖惩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对媒介信息的审查力度等方面加强对对网络媒介环境的引导。同时,从网络媒介的主体来看,媒体行业的自律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决定因素。盲目追求点击率、轰动性,不仅与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也是新闻专业工作者缺少专业素养的体现。因此,应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高其专业素养,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从交往主体来看,对待网络信息不能一味追求“新”“异”,只为获得趣味感而忽视了应有的理性,交往主体应该提高鉴别信息的能力,不传播虚假信息。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际交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是充满和谐、友爱和温情的社会,当代人际交往危机必须得以破除。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参考文献:

[1]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111.

[2] 汪清,张启平.对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58.

[3] 潘宁,丁丽丽.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3):72-76.

[4]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J].哲学研究,1997(1).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