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财经媒体的创新路径探析【2】
——从电视财经的生存发展之道谈起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财经媒体
1.“内容搬运工”式的新媒体模式难以凑效
几乎所有传统领域跟移动互联网发生关系,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化学反应。比如,互联网金融让银行措手不及,甚至不得不想办法限制对手的发展。我们注意到,这种关系的主动方是新媒体,传统行业基本上处于被逼迫防御性状态。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时,同样意识到了必须主动融合,尝试了各种方法:开发移动版的网站或APP客户端,把内容搬上去;做数字版刊物;入驻新浪、腾讯、头条等新闻客户端,成为其中一个子频道;做微信公众号。然而,这些方式似乎效果不明显,难以对客户产生足够的吸引,在财经类自媒体的冲击下,观众流失严重。
2.财经自媒体的商业模式
目前,部分从传统财经媒体出走的从业者中,利用自身专业所长,以评论和情绪表达的脱口秀为主要形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粉丝,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开发出更多衍生品。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的商业思维模式就是互联网思维方式,没有与传统的电视节目抢占市场,而是结合对时代的思索和创业,盈利模式包括:上线优酷视频网站,接受广告分成和粉丝打赏;销售定制书籍和商品;线下各种授课或演讲门票收入。吴晓波长期专注于财经写作,在爱奇艺开了个人频道,将内容转移到了视频网站。在商业模式上,《吴晓波频道》尝试基于用户积累建立会员制度,在线下做课件分享,给企业做教育培训等。
三、电视财经的新媒体创新之路
传统电视台存在层级结构与互联网扁平结构的冲突,自上而下的KPI考核指标已不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不管是栏目创新还是制作传播方式革新都不应该是媒介机构内部的单向决策,而是以消费端的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的动力更多来自外部,只有市场才能激发出真正的活力。事实上,媒体融合的方式可以做内容和渠道,也可以做产业。业界一直在强调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商角色,但实际情况却是,传统媒体尤其是财经类的电视媒体缺乏原创的内容,渠道建设还在进行中,产业就更属妄谈了。因此,财经媒体的内容生产不能局限于依赖媒体内部现有的人员,而要借助移动分散的生产力量,成为一个“集大成者”平台。此外,移动客户端的内容必须跟电视端存在差异。
1.“工具、教育、平台”三合一的服务模式
为了让普通投资者享受到更专业的金融服务,财经媒体不能仅做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提供者,而要打造信息咨询工具和教育的平台,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为金融机构开发管理和交易系统工具包,还可考虑在金融服务商的基础上,拓展成金融教育平台,为金融从业者和学生提供学习充电的机会。
2.广告的精准营销
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支持,主动对广告客户提供参考。因为,财经媒体的特点注定了它的盈利模式不能依赖广告,而是必须拓展其它渠道,利用新媒体创造出一个新产业,获取新的利润来源。比如,可以凭借资讯采集和金融数据的优势,形成行业研究报告,销售给各类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也可以尝试为企业提供财经公关活动推广以及舆情监测的服务。
3.打造一个研究型平台,组织编辑记者长期追踪调研,培育专业研究能力,迈向“智库型媒体”
当前,已经成立的财经媒体智库,功能上还亟待拓展,要集中一批智囊类的专业人员,在线上和线下形成一个长期交流的组织。为节目生产提供观点,也为上层决策提供参考。并且,这种政策的参考,不仅停留在专家观点,还要有记者编辑的行业调研获取的一手素材作为支撑。
综上,电视财经频道不能把专业化当做职业化,需要拓展载体资源,用合适的媒介去传递合适的内容,电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承担所有的信息传递功能,要主动拥抱新媒体,形成优势互补的内容生态关系,将专业的数据、独到的观点和可视化的影像融合为一体,财经节目一定可以体现亲民的姿态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做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百姓经济生活的信息使者。
参考文献:
[1] 第一财经CEO周健工:内容被“贱卖”最让我心理不平衡[N].第一财经,2017-04-24.
[2] 万丹妮.从彭博社看媒体如何在互联网夹缝中盈利[EB/OL].人民网研究院,2015-07-22.
[3] 刘雁.同信证券牵手腾讯 主打投顾+资讯[N].证券时报, 2014-04-21.
[4] 2014最火爆“个人电视台”TOP10:一个人抵得过一个卫视[EB/OL].i黑马,2014-12-09.
[5] 刘莹,胡潇文.金融危机下中国媒体金融报道危机应对分析——以央视财经频道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
[6] 卢于青.“第一财经”媒介生态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