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财经媒体的创新路径探析
——从电视财经的生存发展之道谈起
摘 要:电视正在遭遇史上最艰难的时刻,越来越多的记者、主持人等新闻从业者离开,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辉煌和笼罩在头顶的光环,尤其是更为小众的财经电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媒体生态的多元化分流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观众的萎缩和注意力的分散使电视的影响力大幅下降。一些曾经怀揣梦想的电视人企图做出改变,但效果却不尽人意。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缺乏“颠覆性创新”,仍围绕着电视的老路“打转”。从媒介形态的更迭来看,电视的命运正如当年的报纸和广播。因此,仅停留于电视原有范畴内的微调显然于事无补。这就好比,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手机的CEO无奈地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虽然电视的前景还没这么悲观,但危机感却时刻存在,选择正确的方向远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本文将从财经电视功能的转变和新媒体业务创新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移动话联网;电视财经;新媒体
一、电视频道专业化不是职业化
电视做财经节目是频道专业化的结果,从综合到专业是电视业跨向市场的重要一步。财经频道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且成为几家有实力的电视台竞争的焦点,“财经”贴近财富和资本市场,跟普通百姓也是密不可分。经过几轮大浪淘沙式的优胜劣汰,最终实力较强的“第一财经”和“央视财经”脱颖而出,一些地方卫视,比如湖北卫视、北京卫视等地方频道也逐渐找到了自身定位。然而,电视财经频道在收视率作为关键考核指标、广告作为盈利手段的前提下,“内容为王”的财经节目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主要表现在提供的产品和受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金融从业者觉得“业余”,普通观众“看不懂”,导致盈利困难。实际上,所谓频道专业化并不能理解为职业化,也就是说,节目内容生产不仅是给从业者看的,财经节目的主要目标收视群体不是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从业人员,还包括更多的普通百姓。从国家和个人层面,我们需要一个国际化和民生并存的财经频道,它既能搜集市场资讯,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也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还能给百姓理财出谋划策。此外,在解决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前提下,还需要创新产品形态,在提供金融类资讯的基础上,融入数据资源,挖掘更多的增值服务。
1.节目要体现“数据+观点+产业”特点
对于电视财经来说,一般比拼时效的突发新闻必须舍弃,需要利用各种类型的产业市场和专业金融机构,搜集一手的素材和数据,同时加重对资讯的梳理分析,发挥对经济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功能。现实情况却是,在收视率的压力下,电视财经节目的定位左右摇摆不定,股市分析或谈话节目和“泛经济”类节目“两张皮”,甚至不惜用娱乐化节目拉高收视率。实际上,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完全可以取代编辑记者制作财经资讯,比如市场开盘收盘、重要的公告和宏观消息以及市场意见领袖人物的言论,通过智能抓取加工,即能形成资讯类的稿件。媒体从业者则可以解放出来,进行深度的、独家的产业调查,借鉴以揭露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而扬名的Muddy Waters Research(浑水调研公司)的做法,发挥预警和监督功能。
2.盈利模式要挖掘增值服务
财经节目收视率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社会新闻、体育娱乐节目相比。从央视财经频道和第一财经电视来看,一方面是广告收入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广告客户的品质在下降。从第一财经电视发布的广告形态来看,从原来的券商和金融理财产品推广,沦落到现在的商场开业、商品促销等地方性广告。不过,央视和第一财经都尝试推出了自己的新媒体客户端,同时增加与企业的线下合作活动,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除此之外,大金融数据几乎是财经媒体追求的终极盈利模式,在这方面,全球财经媒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彭博社,与一般财经类媒体提供财经、金融信息及相关评论和分析不同,彭博终端机是一套让专业人士访问“彭博专业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用户通可以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进行金融交易。目前,彭博终端机拥有超过32.5多万个专业金融客户和机构,并向他们收取每月2090美元的月租费。目前,国内任何一家电视财经频道还做不到这一点,甚至连新闻线索都来自于平面和网络媒体,只能把报纸新闻翻译成电视。比如,2014年开始,湖北卫视财经频道与腾讯财经、同信证券合作,目标是主打“金融资讯服务+投资顾问服务”的特色,产品定位不再局限于销售渠道和销售平台,而是打造对高端客户的专业理财平台。然而,湖北卫视的财经节目只是股市点评,本身获客能力不够强,并且没有其他金融优质服务和产品的跟进,无法完成后期的客户转化。相反,东方财富通过股吧、浪客直播等形式发展社交投资,同时通过券商、征信、互联网保险、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实现流量变现,打造出了一个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过,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的合作让业界看到了“中国版彭博”的雏形,2015年6月,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正式签约,双方在新媒体和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实现战略合作,第一财经提供新闻资讯产品,蚂蚁金服则提供各类个性化数据资源,利用各自在数据、资讯、技术、研究和市场推广方面的优势,进军金融数据服务领域。
3.传播媒介要“物尽其用”
不能指望电视一种载体承担所有功能,要用适合的载体传播适合的内容。从个人的心理接受规律来看,直观化形象化是电视的最大优势,抽象的财经数据和过程繁琐的推理分析无疑是电视的弱项。因此,电视这块大屏幕要传播的是产业和民生经济,数据和分析功能应交给“小屏幕”解决,探索电视和手机这两块屏之间的联动。比如,在一个重大财经事件发生后,其它网络媒体能做的只是整合梳理发布信息,而电视财经媒体可以利用记者采访、专家解读、移动终端的资讯产品发布等达到优化组合。未来的电视财经不可能是单打独斗,一定是把新媒体传播载体整合进来,在资讯服务的基础上植入理财服务,把理性的大数据和感性的形象传播优势互相结合起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