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6期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消费主义文化渗透【2】

——以湖南卫视为例

齐  琦
2017年07月07日09:25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四、正确看待消费主义文化 重构精神世界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文化在荧屏上已经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响更是无孔不入。如何认知消费主义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当今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消费不仅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这种行为,而是指消费者在从开始认知商品到选择商品再到接受商品最后评价商品这一系列心理过程的最终结果的整个过程,并根据消费社会的影响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重建,但这一行为不能只注重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而是要从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分析。

大众在消费社会中给了商品象征意义,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大众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去购买它,更倾向于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关注它们是否经常出现在最近的电视节目中,或者是不是现代人所热捧或者热议的对象,绝大程度上大众关注的是商品的时尚度。在心理学上这种通过周围的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情况,消费品味从而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就是消费主义文化中的一种现象。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赶上潮流,但实际上他们失去自主权,他们脱离了消费本身的意义,寻求了一种心理消费。在消费社会更多的是一种资本控制性能,商家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广告巧妙地控制人们的消费心理。

因此,我们必须冲破资本逻辑控制,从个体的实际消费需求出发,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正确客观的看待消费行为,从而形成健康的消费心态。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不必要的消费,但也要批评消费行为中一部分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欲望受到无数广告的影响,几乎很难控制自己消费行为,也时常被广告中美好的事物所打动,从而沉浸在购买商品的想法当中,将购买商品当做自己的目标。但我们应该认清的是一旦沉溺于事物的无穷诱惑中,我们就会放弃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我。因此,发展和培养辩证的消费认知能力是我们所需要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消费者的独立意识。在消费过程中,你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广告上的好照片;另一方面,商品的象征意义应该是辩证的。即使你以优雅的文化内涵来对待这些物品,它都不可能取代人的品质和成就,而只是作为进一步突出个人品味的一种方式。简而言之,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替代人,只有看清楚这件事,我们才可以打破消费社会中商品标识的价值。

五、结 语

消费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话题。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消费,人们不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在消费社会的今天,消费主义文化并没有任意行为,而是“积极的集体行为”。这类消费文化渗透出了矛盾与排斥,例如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在我国,更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冲突。在当下社会,消费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符号象征,它体现了一种文化。消费把所有的事物变得商品化也商业化,通过消费人们可以得到的不仅仅只是商品本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满足,我们开的车子,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用的化妆品,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吃饭的餐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所有的消费无一不是在彰显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即使我们在抱怨当下的社会功利化,但我们也没有停止追求。所以消费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中不可置否,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消费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不盲目的去消费,合理消费,有健康的价值观,正确的看待消费文化,避免造成挥霍浪费的现象,每个人都要以客观积极的心态促使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华健.电视综艺节目面纱下消费文化渗透[J].新媒体研究,2016(5).

[2]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