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11期

知识付费的发展困境和发展趋势探析

宋建超
2017年11月14日15:27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碎片时间。消费结构的转变使完全的互联网免费转向小额付费。信息技术的鸿沟使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迫切,知识付费应运而生。但当前的知识付费处在一个早期发展阶段,有很多行业困境及运营弊病有待破解。笔者认为未来的知识付费将从对内容的开发转向用户群体的争夺,并沿垂直领域发展。未来,知识付费和传统教育将进一步融合,内容形式和时间颗粒也会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效率、体系化的内容产出将成为推动知识付费发展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分享经济;知识付费;内容头部化;用户内容生产;UGC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4月,问咖、值乎上线;5月,分答、知乎Live面市;6月,“李翔商业内参”、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推出。知识付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7月,喜马拉雅FM激活用户规模已突破3.5亿人,拥有500万名主播,而知乎的用户规模也已达7千万人。分答平台上线后在短短的42天内累计访问用户即超过1000万人次。“得到”凭借大咖专栏、电子书、音频等付费订阅内容迅速招揽用户。这一轮知识付费热潮可谓来势汹汹。

实际上,知识付费行业一直存在。广义上知识付费就是将教育、知识作为商品出售,从中获取商业价值的一种经济门类。传统教育行业(包括在线教育)、图书出版行业等都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本文讨论的知识付费是一种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购买信息内容和服务的一种互联网经济模式。这种狭义上的知识付费不同于“逆人性”的传统教育,更强调一种自主学习和主动付费。

一、知识付费的兴起与分享经济

知识付费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分享,内容变现”的分享经济盛宴,知识付费的过程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碎片化的知识分享给有闲暇时间、寻求知识满足的消费个体的过程。传统分享经济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在《分享经济》一书中提出用分享制度代替工资制度的主张以缓解劳资矛盾。如今的分享经济早已超出了原有理论范畴,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认为:分享经济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综合分析分享经济兴起的一些因素,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分享经济使得碎片化的资源得到最大整合。分享经济强调环保意识和重复利用,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其次,分享经济强调个体即集体,生产即消费,能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高度的信息化,降低了分享成本,效率较高。最后,分享经济颠覆传统的产权观念,“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所有权束缚的消失打破使产品的价格大大降低,消费需求进一步旺盛。

知识付费兴起正是在分享经济发展理念上,对知识产品变现的一种探索。其兴起得益于以下几点:第一,互联网发展产生的信息鸿沟引发群体焦虑,激发了个体学习的欲望;第二,新技术的进步,使知识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间距离缩短;第三,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使小额付费意识加强,知识付费成为可能;第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大量碎片化的时间,也为这一波知识消费热潮提供了时间条件。

二、知识付费的市场格局

(一)知识付费的主要类型

当前,知识付费的市场格局中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教育亲子、文化阅读、财经创业、健康养生。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这四个领域的付费意愿较为强烈。从产品的形式上看,主要有专栏付费、直播互动、知识问答及线下约见等类型。

1.专栏付费。这一类型的代表有李翔商业内参、得到、果壳“在行”、喜马拉雅、蜻蜓FM以及微信、微博打赏等知识付费产品。此类产品以一对多提供优质内容(多PGC),以此为主要盈利模式。

2.直播互动。此类产品有知乎LIVE(值乎)、千聊、一块听听、荔枝微课等。直播类知识付费具有低门槛和互动性的特征,内容以UGC为主。

3.知识问答。知识问答付费不同于专栏付费的一对多模式,主要是以网红IP为主导的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如分答和线上代工的猪八戒网等平台。

4.线下约见。“行家指路,少走弯路”,线下约见通常用于咨询周期较长、知识的时效性较强的知识需求项目。服务提供者均为行业达人、知识领袖,能够根据需要线上线下灵活沟通,这一类型主要有在行、混沌研习社等。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