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上

没有深入的交互性,则没有融媒评论

曹林
2017年11月23日10:01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下

现在“融媒体评论”“新媒体评论”概念很火,不“新”一下“融”一下,不挂上“融媒体”的符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评论员了,那“融”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既有的分析,基本都是从载体、技术、渠道角度谈的,仿佛做个视频、开个直播、把文字变成影像、将观点弄得很花哨就叫“融媒体评论”了。我想从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谈“融合”概念,我理解的“融媒评论”主要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作者与受众的关系。传统的评论生产逻辑是绝对以作者为中心和主导的,而融媒评论的生产,则需要将受众视角融入并代入其中,带读者一起玩儿。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传播权利越来越从生产者转移到大众手中,评论的生产也要适应这种变化。简单一点说,就是评论生产逻辑中一定要体现与受众的交互性。我现在很少在传统媒体写评论了,更多把阵地转移到新媒体,如微信公号、微博和各种新媒体号,因此深知评论生产一定要善于融合受众视角。

选题过程的受众视角

过去在报纸写评论,基本是看新闻作判断。如今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不仅看新闻,更要看新闻后面的评论。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新闻很温暖,看评论却很崩溃,没想到网友评论会是这样的。比如有一次看到这样一条暖新闻:“感动!如果监控没拍下,你不会知道医护们有多拼!”这是最近山东栖霞市人民医院住院部6楼监控拍下的一幕:一名市民突发脑出血,心内二科护士王亚萍及现场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挽回他的生命。救死扶伤,争分夺秒,他们守护着每个人的健康。善待医护,就是善待自己!如果你只看新闻,会沉浸于新闻所营造的感动和温暖中,去赞美医生,去歌颂白衣天使。实际上这样的评论并没有什么价值,新闻本身已经表达了这种倾向,评论跟着再唱几句赞歌,并没有什么意义。传统评论生产往往喜欢陶醉于这种“舆论引导”的自负中,自说自话,自以为是,总想站在某个高处去引导受众。看后面的网友评论你会发现,读者根本就没有跟着新闻走,而是有自己的逻辑。比如,我就惊讶地发现,很多身份为医生的网友并没有陶醉于新闻的赞赏逻辑中,而是说:并不希望人们对医生有多高的赞美,把医生捧成“天使”,而是能更多地理解医生的工作状态。一个医生在留言中说:他不敢享受这些能彰显医生品质的“正能量新闻”下面对医生们毫无保留的赞美。捧得越高他越觉得不安,因为他知道,这些赞美是靠不住的,网民情绪很容易摇摆。今天看到这条有关医生的正面新闻,人们会用世界上最美的词来形容医生;可有一天媒体报道了一条对医生不利的新闻,就会看到人们用最恶毒的词去咒骂医生,仿佛医生成了世界上最邪恶的群体。

这些评论启发了我的思维,我后来写了一篇评论追问:你知道医生为何那么怕媒体高调赞美吗?在这篇评论中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们需要摆脱这种过山车式的情绪化,而应该对医生保持一种不被个案所摇摆的信任。这种信任基于这样一些判断: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医生比你了解你的病情,医生掌握着专业知识,你只能毫无保留地信任医生。保持这种不被个案所摇摆的信任,保持对这个职业群体的尊重,看到保持着职业精神的大多数,无须捧到天上,更不能踩到地下,医患关系的困境也许才能找到突破口。这篇评论后来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转发,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评论写作中融入了受众和医生的视角,没有只看新闻就仓促下笔。新媒体的新就新在“传播”压倒“生产”,围观者实现对生产者的逆袭,网友有着强烈的介入意义、舆论、走向的冲动,用身份介入颠覆生产者所致力塑造的那个意义。如果忽略新闻后面的网友跟帖,还像过去那样端着写评论,觉得自己比受众和网友聪明,你就没有掌握新媒体的真谛。

我的很多评论都是从“社交媒介跟帖”中发掘问题意识的,比如《讨论“23救95值不值”很猥琐,总得有一些价值免于功利计算》,针对“消防员为救老太而牺牲”的新闻后有代表性的评论,看到了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还有《比奥迪二手车广告更烂更Low的是花式洗地》,总结了新闻跟评中的各种洗地逻辑,批评了有代表性的坏逻辑。

生产过程中的众筹思维

新媒体时代,评论员不能坐在电脑前空想,要有“众筹评论”的思维。前段时间我特别想批评当下新媒体传播中的标题党,但总觉得我的观察视野很有限,绞尽脑汁,靠一个人开脑洞,很难穷尽既有的标题党类型,于是便在公号推了一篇文章,题为《说说你最反感的新媒体标题吧,我帅我先说》,发起众筹请求,动员粉丝的参与。

我在引言中说: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文风,可很多时候也陷入一种令人生厌的新媒体八股,尤其是标题,那种为了勾引读者打开文章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吃相太难看了:震撼、出事了、紧急通知、速速扩散、你知道吗、一定要看、深度好文、看后秒懂……当然,上面那些都属于低端八股,还有一些稍微高级的八股,滥用咪蒙式毒舌,滥用悬念,滥用性联想,滥用抒情文艺腔等。准备写一篇批判新媒体八股标题的评论,众筹此类素材,都来说说你们讨厌的新媒体标题吧,请在评论中留言。

看来读者都对这种标题党忍够了,纷纷留言谈自己看到过的标题党和自己的感受,留言很快达到数千条。我将这些留言进行了分类,然后写了《远离脸上写满10万+欲望的嗜血者》。一个人的角度总是有很大局限性,有很多盲区,众筹素材、众筹角度、众筹观点,会让评论更有包容性。前几天九寨沟地震后,有媒体众筹的故事《九年后,我还是没有跑出去》,感动了无数人。众筹,就在生产过程中体现了交互融合思维,不是把读者当成观点的单纯接受者,而是利用社交平台把他们融入生产过程中,把他们变成内容的一部分。这样的生产逻辑,也会让受众对评论更有归属感。

后生产过程的交互思维

传统媒体时代,评论生产完了,对于作者来说,就结束了,是好是坏,完全由读者对判断,传播就脱离了作者。但新媒体时代,评论进入了传播链条,只是开始,意义的生产和观点的完善还要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中。有时候,评论区中的互动比评论文本本身更重要。我很享受文章发出来后在评论区与读者交流的感觉,跟一些公号作者只放出吹捧和支持性观点不一样,我经常把不同观点、甚至骂我的声音放出来——当然,也会就不同观点与读者进行讨论,甚至激烈地交锋。实际上,这些留言和不同观点已经成为评论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留言的评论是很奇怪的,受众无法参与其中,就会变成作者一个人玩的文字游戏,评论不会有包容的黏性。

新华社那条标题只有9个字的新闻《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之所以产生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其实跟文本本身关系不大,亮点在于小编与网友的有趣互动中。小编的评论气场,点燃了受众参与评论的热情,网友奔走相告,排队争着与小编互动。可以看到,那些做得好的融媒评论、火爆的公号,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编辑非常善于与粉丝和读者交流,在交流中实现价值融合。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