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1期

反转新闻的产生及其负效应【2】

刘颖超
2017年12月12日09:3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反转新闻的原因

(一)传播者主观臆断的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抢在司法判决之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性、定罪的报道,并通过报道对司法判决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司法判决的独立性与公平性[2]。传播者尤其是媒体,如果对传播内容把关不严,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的媒介审判,对新闻盲目定性,其所传播的内容可能会带来较坏的社会影响。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壮大,网络时代的人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传播进入了读秒时代,有图有视频有真相,当一个社会现象出现时,传播者会借助于智能电子产品以图片或秒拍的形式发布到网上,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臆断的成分,甚至是在接收到某些新闻事实时也会主观忽略。不明真相的“羊群”围观者情绪观点也会被这种主观臆断的评论先入为主,置身于这样一个舆论场,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者的主观臆断使得真相不断爆出后新闻发生反转的原因之一。

(二)新媒体等媒介固有模式的局限性

梅罗维茨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改变,形式多样的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更加令人瞩目,人们可以利用更加方便快捷的形式来获取信息,沟通世界。

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呈献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3]。以微博为例,140字的字数限制以及图片、视频长短限制,信息容量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文本构建能力的要求,事件中很多重要信息被模糊化处理,加之配有刺激性或评论性文字,容易误导舆情。新媒体固有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这种碎片化信息爆炸,使得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而无暇顾及信息的真实性。

(三)受众刻板印象的干扰

新媒体语境下的受众身份更加多元化。受众不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和信息流动的终端,而且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也在逐渐加强,并将信息再加工后甚至作为第一信源进行传播,此时受众便成了传播行为的主体。处在同一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受众对信息的看法会受到刻板印象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

通过对《2016年十大反转新闻》以及2017年所曝出的反转新闻来看,这些新闻大多是社会新闻,在新闻发布之初就被贴上了如“讹诈”“强制”“逃离”“天价”“事件”“碰瓷”“滥用”等标签,并且贴在社会新闻中。社会新闻本身就比较容易引起的围观,当贴有夸张字眼标签“标题党”进行话题刺激,尤其当新闻事件上升到道德层面时,受众受到刻板印象的干扰和道德优越感的作祟,不明真相,就急于对所谓“错误”或“弱势”的一方加以“谩骂”或同情,当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讨论、谴责或同情这件事情的时候,更大的舆论漩涡形成。

三、“反转新闻”的负效应

(一)消费媒体的公信力,增加了公众的不信任感

2017年一篇关于“捆扎蔬菜的胶带‘有毒’”“甲醛超标10倍”,长期食用这种捆扎蔬菜容易致癌的新闻被曝出,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和恐慌。记者调查发现,该报道纯粹子虚乌有。该新闻反转前后的报道都是出自国内两家主流媒体,并且都有专家证实。后来记者分别对这两种结论都进行了实验,并出现报道中的两种结果,孰对孰错,不得而知。

这两则新闻的曝出,不仅让公众对科学产生疑问,不知该信任两则新闻中的哪位专家言论。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老百姓为了健康安全起见,对于真假科学,有可能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针对此次事件有网友发表观点“安全起见我可以不买捆扎青菜,但以后我要对媒体所报道出来的新闻的真实性好好斟酌一番”。类似新闻还有很多,如几年前的“纸箱包子”事件,还有2017年曝出的“棉花肉松”事件,这些新闻的曝出,虽然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关注,但是当新闻发生反转,“打脸”新闻发布者,尤其是国内主流媒体,将会大大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破坏了正常的舆论生态。

(二)过度消费公众热情

2016年一名泰国网友通过脸书账户分享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清迈一酒店自助餐厅疯狂铲虾的视频。视频发布21小时即突破31万观看次数,泰国网友纷纷留言吐槽:生下来到现在都没吃过虾吗?[4]后来经记者调查发现,视频不仅是两年的拍摄的,而且是由于该餐厅超负荷,除了虾以外,其他实物供应很少,虾的补餐速度相对较快发生的现象。

近年来,关于国人外出旅游所表现的素质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部分人素质有待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为了获取关注而过度丑化这件事情,是应当遭到谴责的。因为当类似的视频或新闻被曝出后,网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脑补”真相,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批评此事。真相一旦揭开,才发现并不是我们“脑补”的画面,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热情。

(三)引发网络暴力

2016年3月23日,一则“大妈被玩具车撞倒坐地不起,与孩子家长理论”的新闻在网络热传。该视频一经曝出就得到网民的疯狂转发及评论,大多数网友称老人的行为是碰瓷新高度”。网民几乎全倒向了“老人碰瓷讹诈”的态度上,对老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甚至是人肉搜索。经过媒体调查后发现,老人并不是“碰瓷”,经医院确诊老人是桡骨骨折,并婉拒了女孩家人的赔偿提议。

虽然类似上面的新闻发生了剧情反转,但仍然危害了新闻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因为每一起新闻反转剧中,新闻当事人总是处在风暴的正中心,在真相被披露之前,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遭到网民的群体谩骂、抨击甚至人肉搜索,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5]。

四、结 语

反转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并得到受众的关注和参与,但却是以媒体的公信力和已有的舆论生态为代价。在反转新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当媒体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作为媒体应该感受到反转新闻所带来的危机。媒体虽不可能镜子似地反映社会真实,但媒体对社会真实的选择要尽可能给公众提供“整体真实”[6]。

参考文献:

[1] 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6):56-59.

[2] 段鹏.传播学基础——媒介审判与把关 以药家鑫案为例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3] 段鹏.传播学基础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4] [中国@2016]十大反转新闻 让真相先飞一会儿[EB/OL].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12/23/t20161223_19026740.shtml.

[5] 许可.网络舆情反转的成因和应对策略探析[D].山西大学,2016.

[6] 陈力丹,周俊.试论“传媒假事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6):11.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