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1期

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的创新与成功之道【2】

贾瑞欣
2017年12月12日09: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朗读者》的成功原因探析

(一)知性大气的主持人,线上线下充分结合

主持人是节目的符合和载体,也是一档节目是否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主持人就是一档栏目的名片,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后,主持人董卿端庄大气的主持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因此还上了热搜,成为新一代的“网红”。在《朗读者》中,董卿极强的现场把控能力,高超的采访能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得以很好的体现,让受众更容易接受由她对文化节目的议程设置。每期的开场词都是一次心灵的邂逅,每次的采访都是和嘉宾进行深度的情感对话,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是《朗读者》的又一个成功探索。在线上,借助爱奇艺、央视网等网络平台播出,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数据显示,自2月18日《朗读者》开播以来,互联网视、音频客户端累积播放次数超10亿,#CCTV朗读者#和#卿听朗读者#微博话题收获了高达14.1亿和1.2亿的阅读量,累计超300篇10万+文章刷爆朋友圈,可见其火爆程度。在线下,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朗读亭”将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进全国许多城市,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朗读亭”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2]。“朗读亭”的设立形成二次传播,更加助推阅读活动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掀起全民阅读的高潮。

(二)契合时代背景,助推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他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朗读者》的播出契合“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尽管节目的主要方式是朗读,但归根到底,传达的是一种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书香文化。

节目中的文学经典有许多,题材涵盖古今中外,包括诗词、散文、小说、剧本、书信、歌词等,从《诗经·小雅·采薇》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从老舍的《宗月大师》到朱自清的《背影》,从高尔基的《海燕》到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人们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品读经典,感受文字的穿透力。纵观第一季《朗读者》的文章,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活泼灵动,或意味深长。毫无疑问,以《朗读者》为代表的综艺节目,是一次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它通过开拓节目的人文视野、扩大节目的思想容量、创新节目的模式套路,将电视节目模式、文化传播和情感交流需求相结合,依托文字载体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

三、结 语

在综艺节目类型极度富化的今天,《朗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构建了人们对人文情感类节目的认知。无疑,《朗读者》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既有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和引导,也有节目自身的因素。当然,它也并非完美,比如存在过度煽情、缺乏互动等缺陷。明确自身定位,创新节目形式,彰显人文情怀,增加文化感知依然是《朗读者》前行的方向,希望它能为综艺节目市场的创新注入活力,同时也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再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钟妍.媒介仪式中的有声语言传播[J].东南传播,2012(8).

[2] 百度百科“朗读亭”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朗读亭/20467804?fr=aladdin.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