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0期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再定位

张渝
2017年12月12日13:15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如今是一个信息快速更新、变革的社会,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传统媒体正处于危机四伏的局面。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迫切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与心态,积极接纳、掌握新技能,生产出更高质量、多元化呈现的新闻产品,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介环境。

【关键词】新闻编辑;深度挖掘;个性化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受众被分流,数量不断缩减,广告收益大幅下降。如今,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职能已经不仅仅是策划、编辑、校对稿件,更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新闻价值、有深挖意义的选题,具备与受众互动的能力,更要具备更加专业化的编辑技能。新媒体的赋权使得广大网民能随时发布信息,对时事发表评论并转发,引发广泛的关注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另一个层面,许多民众对“新闻”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使得传统媒体新闻编辑陷入尴尬境地。

一、新闻信息的海量与复杂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以海量化的方式呈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如今,新闻的来源十分广泛,微博、微信、各种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每天都会产生丰富的新闻信息,以供受众选择。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够对新闻事件实时更新,几乎不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让用户能够即时在线,在互动中及时有效地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然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海量化呈现,没有使普通用户更加接近事实,反而使他们更难以判断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广大民众能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发布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来源。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其性质、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这对新闻编辑辨别其真伪、判断其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在炸裂式增长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编辑判断其真伪、准确与否也变得困难起来。《新闻记者》从2001年开始,针对前一年的中国假新闻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至今已经是第15次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点。从历年的十大假新闻可以看出,新媒体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成为虚假新闻的源头。如2016年著名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便是@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了》的虚假报道后,引发各方的激烈讨论。后《江南都市报》发文辟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华西都市报》进行了查处。一味追求“时效性”是很多媒体一直以来的通病,到了新媒体时代变得更加严重。

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带来新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近几年风靡的短视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被称作“后麦克卢汉第一人”的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即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基于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功能。对于新闻而言,表现在呈现方式的不断多元化、互动化,如VR新闻的出现。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如文字、图片等正与多元化的声音、立体图像、视频等不断融合,这对目前很多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而言,其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

二、编辑互动能力亟待提升

新媒体的特征之一便是互动性,这对新闻编辑的互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3年12月,《东方早报》便在头版招募“互动与社交编辑”。如今,公众参与度成了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而公众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影响甚至制约了各类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是新闻发布者、评论者和舆论影响者。可以说,互动性伴随新媒体而来,实现了编辑与用户之间平等、实时的沟通交流。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互动性虽显著体现在技术层面,但编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仍没有抛却“以自我为中心,被特许的大众传播主体”的自我定位,忽视受众已然获得的主动地位与选择权,这只会渐渐陷入被动地位。目前很多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强势发展或不以为意,或恐慌无措,这些都是要不得的。传统媒体首先要认清网络技术不断飞跃的大环境、大趋势,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理性看待、接纳、应用新媒体,从而不断优化内容呈现与服务质量,实现良性发展。

新媒体的另一特征便是对人际传播很大程度上的还原,这体现在众多新媒体的社交性上,因此这种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对互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当下的用户已经不仅仅是媒体的受传者,更是自身互联网生活的建构者。信息的有效传播依赖于良好的互动,借助用户的“关系”或“圈子”实现信息传递。传统媒体融合式发展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澎湃新闻,它对新媒体利用得很充分,十分重视互动性的呈现。如其客户端、网站上均比较热门的栏目“问吧”,便将用户的互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了用户黏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都开设有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并借助于这些新媒体平台增强了媒体的互动性,但很多传统媒体对此的认知囿于追逐潮流,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调动起用户的参与性。

三、新闻本质的变迁与消解

随着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极大普及,民众对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便捷化、个性化,但同时呈现出泛娱乐化的趋势。各大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生产均朝着个性化定制、精准推荐的方向发展。如作为新闻资讯平台的“今日头条”与UC头条,致力于大数据推荐算法,以实现个性化的资讯推荐,但历来为人们诟病“标题党”“庸俗化”。虽然当事方常以“用户喜好如此”辩驳,但其作为媒体传递真实、准确信息的职责已经被抛之脑后。新媒体环境下,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虽然丰富了用户看待新闻事件的视角,但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过多的选择反而会弱化对“新闻”的了解与把握。在新媒体平台上,对新闻的需求娱乐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博眼球的奇异、反差事件能很快引起广泛关注。有时传统媒体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为了“赶进度”,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转发或发布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传统媒体坚持系统性、完整的传播,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会降低新闻的时效性和趣味性,无法满足目前很多受众所看重的即时、新鲜和有趣。如很多新媒体用户在热点事件发生伊始,便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新闻正式刊登、播放却往往滞后了一两天,这使得他们“不屑于”看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新媒体将选择权直接交给网民,任由其去判断新闻信息的真实与否。而传统媒体坚守新闻报道的流程,坚持严格的编辑准则,在特定的时间内提供给广大民众尽可能接近事实真相的报道,同时又不得不考虑用户对时效性的需求,陷入两难境地。

四、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再定位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没有必要一味去迎合,也不可以以消极的态度抵制,而应积极接纳、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延伸的概念。因此,传统媒体编辑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编辑工作,首先要重构自身的编辑思维,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态度来应对已经变化了的编辑活动。传统媒体要做的是在强化自身已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对新媒体充分利用,进行融合式发展。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需要坚持传统准则,因时而异对自身进行再定位,生产出符合受众日益高标准要求的新闻信息。

在技术发展的催化下,新媒体使得普通受众能够便捷地生产、获取资讯,其表达权、信息的传播范围、影响力均得到极大的提升,“人微言轻”的情况被颠覆。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极其重要,权威性很高。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普通民众很难通过传播平台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对新闻信息的接受、理解与把握较为被动,十分依赖于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传统的新闻传播是“传者独大”的情况:单向、传受分离,对舆论的走向具有主导作用。随着微博、微信、各种新闻资讯客户端的出现,人人都成了“自媒体”,集“记者”“编辑”于一身,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评论、转发,影响甚至主导舆论的走向。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应积极地转变自我的角色,向传受一体、传受互动转变。

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可以便捷地深入广大受众的生活,了解他们对新闻信息的真实需求,挖掘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新闻选题。目前“民间舆论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传统媒体应转变观念,以“协同”式发展的方式引导舆论,以对话的姿态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最终使得舆论健康地发展。另一个层面,新媒体背景下“用户”的特征不断凸显,对新闻信息的自主选择权更加多样,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诉求开始得到满足,但用户忠诚度与用户黏性更加难以建立与维持。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可利用新媒体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沟通,使其日常化、特色化,与用户建立深远的、可持续的联系。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新闻编辑要及时地给予反馈,将用户对媒体的期待融进编辑的过程中,从而增强用户对传统媒体的忠诚度。

五、从编辑稿件向“深挖事实”转变

传统媒体下的新闻编辑主要是对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把关”,主要包括审读、筛选、修改稿件。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大数据,新闻信息也呈现海量化的特点。目前而言,新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主要用户仍然呈现“三多”的特点,即学生多、年轻人多、底层人多。新媒体上的信息碎片化,且往往围绕热点事件密集呈现,形成一种“轰炸式”的效应。很多新媒体用户面对大量的信息、众说纷纭的观点,难以做出自主判断,对新闻事件的认知浮于表层,“所见即真相”往往成了判断标准。时效性上,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无法与新媒体相匹敌,但传统媒体可以持续发挥专业化、权威性的优势,着重于深度挖掘新闻事实,做时效性、准确性与深度兼具的新闻。目前,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上的新闻信息利用得不够充分,或者说没有最大化其价值。新媒体拥有遍布全世界的草根网民和网络终端,可以即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发布。新媒体上的信息虽然纷繁复杂,但不乏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如今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要有较强的“融合”意识,积极地融入互联网,提高对新闻的敏感度,擅于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捕捉新闻点,并进行跟进式报道,更快速、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

目前我国民众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尤其很多新媒体用户容易受身份归属、情感认同的影响,导致对事实缺乏客观、理性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传播行为。因此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应自始至终地致力于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新媒体收集各种来源、不同视角、各个层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呈现事实的真相。在注重内容优质性的同时,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还应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检验”,吸收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内容呈现。

六、新闻生产个性化与编辑能力再定位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的核心基因便是将内容当作产品来经营,市场成了主导因素。以往新闻更多地被视为“作品”,而如今新闻“产品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已经不再依赖单一化的媒体获得新闻信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闻网站及客户端、电视、报纸等都是其信息源。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使受众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因时而异的媒介选择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目前很多受众的新闻需求呈现庸俗化的趋势,但传统媒体需要做的不是一味迎合,而应明确自身定位,在坚持专业化标准的基础上生产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坚持专业化标准便是继续做大做强深度报道与调查性报道,但要注重对新媒体中新闻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并借助多元的方式呈现。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就是要体现创意性和真正为用户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传统媒体的读者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分流,碎片化、个性化生产、传播就是要针对细化的受众制定符合其需求的高质量和特色明显的新闻产品。所谓特色鲜明,就是要着力避免新闻生产的同质化。

新闻产品的个性化与特色化,要求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专业技术要与时俱进。新媒体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碎片化,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要对有效信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搜集、整合、多角度策划,形成综合的、系列化的、视觉化的呈现。因此,在媒介不断融合的当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尤其要加强专业技术的掌握。在美国波因特研究院一项名为“未来新闻业竞争能力”的调查中,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掌握的37项关键技能,其中在“技术或多媒体生产”下,提出记者应掌握“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或其他计算机语言工作的能力;拍摄与编辑视频;拍摄与编辑图片;记录与编辑音频;使用视觉与图形技术讲故事的能力”共五项技能。这五项技能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掌握并灵活运用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网络技术持续更新,新媒体将进一步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将持续改变、重塑整个社会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对新媒体充分利用,保持专业优势、强化对深度内容的呈现,增强互动能力与专业技能,生产个性化、特色鲜明的新闻信息,将是其应对之道。而新闻编辑作为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把关人”,应完成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助力传统媒体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为大河报文体部主任)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