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7

公共灾难事件在互联网传播中的框架建构与互动——以“上海外滩踩踏”、“天津爆炸”、“东方之星”三个事件为例

万襄甜
2018年01月24日10:17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本文选取了“上海外滩踩踏”、“天津爆炸”、“东方之星”这三个典型的公共灾难性事件,使用内容分析方法并结合框架理论,对官方和公众两个场域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与框架建构中使用的8个通用框架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官方与公众场域在对框架的使用上存在多层次的差异,双方对事实的认定具有统一性,而公共灾难报道的信源向多元化发展。官方与公众在公共灾难性事件的归因问题在时间上体现出错位。公众在网络意见表达上有明显的情绪化特征。文章的最后提到了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公共灾难性事件;互联网传播;框架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除了冒险别无选择的社会”,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如是说道。步入21世纪以来,就世界范围内而言,全球灾害频发,极端天气肆虐。与此同时,人类正处于一个高风险社会,各种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使得虚拟和现实世界相互渗透,人类的社会行为、社会联系开始向网络行为、网络联系转化。新型的传受关系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新型的互联网舆论场,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事件的发展。从7·23温州动车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网络平台对突发事件互联网舆论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公共灾难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也从最初的间歇性发生转变为:每逢重大事件,必有舆情在网络上涌动的态势。这给官方组织对公共灾难事件的应对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鉴于此,本文以公共灾难事件传播议题互动研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公共灾难事件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框架的构建进行剖析,在框架构建的分析基础上,对中观层面官方与公众两个场域的框架互动性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其中蕴含的规律和特征,为网络舆情的治理和引导提供指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1.研究综述

1.1公共灾难事件传播的研究概况

所谓灾害(catastrophe;disaster),即指由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物质财富毁坏和大量人畜伤亡的现象。灾难的特点主要有:突发性强、可预知预防性低、对外援依赖性高、损害性大等[1]。一般而言,灾害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然变异为主的灾害,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了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如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等。另一种是由人为影响引起的灾害,即人为灾害,如矿难、空难、海难等[2]。本文所要讨论的公共灾难事件,是指因人为因素而引发的,影响十分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民众非常关注,需要国家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织和调查队伍,并向公众公开调查过程、调查结论的重大公共灾难性事件。这类事件具有共同特点:

(1)公共性。超出了个体的范畴,社会公众在事件中共有或共生利益。

(2)公众性。公众非常关注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调查情况,事件造成的影响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3)严重性。事件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包含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受损等复合性的严重后果[3]。

学术界对公共灾难事件的研究多与风险传播、危机传播等理论相结合。很多学者认为,在风险社会中,媒体有着独特的作用与功能,加速或缓解着不同的风险,其社会角色越來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有典型的“建构说”,如西蒙·科特勒认为,“大众媒体是风险的主要再现与论述的建构者”;此外,“批评说”认为媒体在风险社会的批评领域异常活跃,他们是政府、社会的监督者,他们批评政府、权威机关,对风险感知以及对风险决策产生影响,并评论其得失[4]。风险的放大或弱化,与传播主体、受众的媒介行为与素养息息相关。

国内的研究多揭示传播机制和舆情演化,强调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从近几年发生的公共灾难性事件互联网传播来看,食品卫生、灾害事故等公共灾难性事件能在网上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和评论。有学者认为,网络舆情就如“晴雨表”一样,时刻反映着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和思想变化[5]。对公共灾难性事件互联网传播的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试图从中寻到规律,揭示事件发展的传播机制。与“风险传播”相对应,风险的治理是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手段调节风险、化解风险,或并高抗风险的能力[6]。许多学者对公共灾难事件的研究,都将公共灾难事件中所暴露的问题对政府的启示与反思,以及事件的处理,政府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舆情,揭露真相,使群众信服作为其重要的研究目的之一。

1.2框架理论的研究现状

框架理论(framing)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发源于西方的认知心理学。1974年,框架理论研究的重要奠基人——高夫曼在《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初,“框架”理论开始在国外新闻传播学领域兴起[7]。20世纪90年代初,传播学者们开始正式引用框架的概念解释新闻价值[7]。目前中国大陆对框架理论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四类:一是对框架理论本身的研究,二是框架的设置和受众接受的实证研究,三是对新闻文本框架的实证研究,四是新闻生产领域的框架研究[10]。一般认为,框架理论有三个核心概念:框架(frame)、框架化(framing)和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其分析对象涵盖了三大范畴:话语、话语的建构和话语的接收,同时,又与新闻传播研究三大领域:媒介内容(框架是什么)、新闻生产(框架怎样被建构)和媒介效果(受众怎样处理与接收信息)相呼应[11]。有学者通过搜索文献数据库和分类,发现目前框架研究中数量最多的是对新闻框架的分析运用,基本上都是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一个或某一类具体的新闻事件报道进行研究[12]。

框架理论为学者研究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分析工具。有研究者将框架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提出来,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框架分析能够被用来分析新闻文本,并通过分析文本的框架演绎,展现新闻报道如何建构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集体理解和认知的过程[7]。最常用的框架是恩特曼提出的4种框架:问题界定、道德判断、原因分析、解决方案[13]。Zhou&Moy以这四种框架对2005 年“宝马撞人案”中网络舆情对媒介框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4]。Semetko&Valkendurg总结出了媒体报道欧洲政治议题所采用的5种框架:冲突框架、道德判断框架、经济后果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归因框架[15]。国内学者利用这5种框架分析了新华社与美联社对全球变暖风险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16]。还有学者将“救援框架”、“领导人框架”纳入到灾难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报道框架研究中,并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将其指标化[17]。

公共灾难事件互联网传播过程中存在几个主要的传播主体,这些传播主体在公共舆论平台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有学者将网络政治传播分化为官方与公众两个场域,认为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政府或官方平台、社会主流媒体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渠道和工具,将事件信息公之于众,回应社会公众诉求,并与之进行沟通;二是公众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工具获得话语权,通过公共表达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事件,发表意见,产生影响的过程[13]。本文在研究公共灾难事件互联网传播时,认为公共灾难事件互联网传播中也有政治传播的特点,由于路径的差异,导致在公共灾难性事件中传播场域出现分化的趋势。本文在对公共灾难事件的研究和对框架工具的把握下,确定了以下8项作为通用框架:事实认定、冲突、救援、问责、对策建议、经济后果、领导人、人情味。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框架确定

在本文采用的8个通用框架中,事实认定的判定为“是否陈述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冲突框架主要体现在对事件各方面产生的质疑或争议,包含了两个角度:“是否存在对事件事实性的争议?”“是否存在对事件主体态度上的不满?”;救援框架主要描述了对救援情况的报道或关注,包含两个视角:“是否提到了由政府组织的救援、救助、救治和赔偿行为?”和“是否涉及社会及个人的救援行为?”问责框架是对事件发生的责任进行归属,归责的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体:政府及相关部门、人为原因、企业或施工商等、体制或机制;对策建议框架则是对事件做出观念、行动、政策甚至体制等方面的建议和方法,其对象主要有: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众;经济后果框架判定标准为“是否提到了事件所造成的经济后果?”;领导人框架判定标准为“报道或陈述中是否涉及领导人的活动、指示?”;人情味框架则表现为“文本是否将人性的一面或者感情的视角带入对事件或问题的叙述中使其人性化、戏剧化或情感化?”

2.2样本选择

确定“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与“6.1‘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等3个公共灾难型事件为案例(如表1所示)。选取的标准为:事件涉及政府、政策、自由表达、公民等议题,且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属于本文所要讨论的公共灾难性事件范畴,时间较近,且都是当年社会热点事件。

官方场域的分析单元为单篇的消息、评论和特稿,公众场域则是一条独立的原创微博。本研究采用二分法对样本进行编码。编码者在阅读文本之后,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是”或“否”的回答,若“是”则记为“1”,“否”则记为“0”。由两个编码员将所有数据进行框架判断,录入编码。由于文章或微博中可能出现不止一个框架,因此要求编码员对样本进行主要框架判断,规定每个样本最多能落入4个框架之中。在录入前首先对编码员进行训练,让其熟悉各个框架的内容,并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Holsti测试结果显示信度在报道部分达到87.2%,在微博部分达到95% 。由于信度系数均在85%以上,表明编码结果较为可信。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