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建设性报道负面新闻——以人民网新浪微博为例【2】
三、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对建设性新闻的探索
通过统计并对比2016年1月与2017年5月两个时期人民网微博的负面报道数量、内容与报道方式,可以看到人民网微博在“建设性报道负面新闻”方面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并改善这种转变。首先,负面新闻的数量在降低,正面报道的内容在增加,一些生活服务类知识也在增加,营造出积极向上、共同奋进的报道生态;其次,报道语态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负面报道不再单纯追求噱头与点击量,而是柔化矛盾冲突,客观反映背后的社会问题,引导网民理性回复;第三,报道内容中关注处理结果的公布,而非“烂尾新闻”,通过对“惩恶扬善”的结果报道,增加受众对于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媒体融合的环境中,传统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媒体、商业化媒体的冲击如何能够良好适应、积极转型成为主流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媒体环境中以传者为中心的观念正在改变,根据受众需求调整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成为媒体所要思考的问题。负面报道本身具有环境检测的警示价值,同时,引起具有冲突性、矛盾性等,相较于正面报道更具冲击力和吸引力,也是点击率较高的新闻类型。因此一些主流媒体会着重报道负面新闻,调整报道语言、报道角度使其变得更具吸引力。
但是,这种单纯利用负面报道博取眼球的方式并不可取。虽然提高了点击率和转发率,但是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增加了受众对于社会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会引起网民的狂欢式讨论,不利于理性舆论场的形成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造成冲突的加剧和扩大化,引发网民的“人肉搜索”、“媒介审判”的现象。“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是一起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的前提下网友舆论的狂欢。“舆情翻转”、“谣言”、“贴标签”等不文明的网络行为纷纷出现。媒体缺少对于事实的调查和舆论的引导,而是在拼凑新闻元素的基础上和网民一同“狂欢”。这种消费负面新闻的报道方式并不可取。
(一)营造正负平衡的媒介生态
置于平衡稳定的媒介生态中,更利于负面报道发挥其建设性作用。负面报道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渠道之一。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中,Web2.0时代网民成为信息的发出者,由于匿名性和易得性的原因,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真实和虚假的消息混为一谈。而大多数网民由于没有办法亲自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夸大、虚假的负面消息同样信以为真,并由此对于社会环境抱以悲观的态度,这种媒介生态环境显然不是健康的。
因此作为主流媒体,需要搭建平衡的媒介生态环境,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平衡起来。即使处于互联网环境中,媒体也不应为了迎合受众口味而一味追求负面新闻的冲击力和刺激性,而要通过互联网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因为主流媒体所呈现的媒介环境对于网友进行社会环境的判断起到重要作用。主流媒体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新闻,对民众起到告知和提醒作用。另一方面,在不断调整话语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增加典型人物、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等事实的报道,不断通过“点赞”的方式,让民众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微博每天都会推送关于人生励志的心灵鸡汤,或是养生知识、科学普及知识等,平衡整体媒介环境的情绪,让网民在浏览新闻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
(二)构建客观理性的话语结构
在建设性报道负面新闻的过程中,搭建一套理性客观的话语结构需要对于新闻框架各要素进行理解和把握。潘忠党与考斯基提出“新闻话语结构”中将框架分为四类显意要素:句法结构、脚本结构、主题结构与修辞结构。 建设性报道负面新闻,首先在句法结构中需要强调客观性,通过引用官方来源、例举实证数据、达到暗示报道平衡公正的效果,避免负面报道因事实不清而以讹传讹。负面报道本身具有偏强的传播力,一旦事实不清,很容易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其次是内化事件的结构化思维的呈现,即脚本的搭建。新闻脚本中5W和1H包含了完整的事件信息,并将人们的注意力推送到具有戏剧性的场景之中。 这使得如何编排新闻要素成为决定人们对于事件看法的重要影响。一些负面新闻刻意将冲突点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背后所反映的真实问题,导致受众的关注点有所偏移,在次要问题上进行争论。
第三,在主题结构中,应当注意对反映不同社会问题的新闻都加以选择,而非仅仅选择某一类话题,这样会不断强化受众某一问题的负面认知,成为刻板印象,而难以对环境有一个整体认知。例如在人民网微博中,出现较多报道的是调皮的儿童、教育方法失当的家长等等,对于社会其它方面如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方面关注较少。
最后,在修辞结构中,记者会通过修辞手法来刺激想象,从而增加报道的生动性,或是对某一要点进行强调。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闻写作,但是在负面报道中会被演化成为“标题党”“贴标签”。作为主流媒体,尽管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语态,但并不意味着要盲目追求刺激眼球的夸张修辞来吸引点击,反而应当在无数的夸张爆料中保持理性和客观的陈述和表达,才能保证事实的准确,为进一步引导理性思考做好铺垫。
(三)理性短评引导网络舆论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般由专业资深的编辑或评论员执笔,关注重大的社会事件,聚焦民生问题。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暴露的社会问题数量骤增,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已经不再具备优势,造成大量负面新闻堆积,但缺乏理性客观的观点引导。
部分网民基于自身素质、个人诉求等原因,以及网络发言匿名性的特点,个人责任感削弱,常借助负面新闻放纵意见表达与宣泄情感,甚至出现大规模一边倒式的道德批判,使舆情有时偏向盲目性与攻击性。负面新闻的评论还能通过不断累加夸大暴躁的倾向,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造成理性引导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一九讲话”中明确提出,守好舆论阵地。这也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每一个网民都可通过留言、评论、转发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依托互联网,负面新闻实现最大程度的传播。如果缺乏理性客观的意见领袖的引导,将会形成次生舆情危机。因此,网络舆论同样需要专业的媒体人进行引导和整肃。新闻记者与编辑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在完成新闻采集编写的同时,将客观、理性的新闻短评发布到互联网平台,再通过相关话题的设定与短微博撰写,引发公众讨论,成为理清负面新闻的盲目性评论的重要工具,同时促进公众媒介素养的形成。
《人民微评:别吓跑了用户》“字典数字化、数字收费化,大势所趋;无论打情怀牌还是名人牌,都是营销策略,符合市场逻辑。市场最擅长“筛选”用户,用户却不是傻瓜。没有优质产品,就难以赢得用户信赖;优质服务跟不上,用户更会避而远之。要征服用户的口袋,不妨先征服用户的好感。”……评论紧跟时事,立场客观,发出的声音也很犀利,能够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抨击社会的阴暗面,为人民发声。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所起到的舆论引导的作用。这种方式值得其它主流媒体学习。
(四)“化零为整”聚焦社会问题
互联网环境中,负面新闻的报道存在短平快、碎片化的现象。某一条负面新闻在公布初期引发网友的大量评论和转发,短期之内引发网络舆论中的情绪爆发。但是很快会被新的舆论热点所替代,从而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这种新闻既缺乏报道深度,又无法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在短暂点燃网民情绪之后,很快又归于沉寂。
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对负面新闻进行报道时,不应仅用简单、孤立的稿件来报道事件,而应采用“系列报道”或“专题报道”的形式,调动多种采编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连续性呈现。这种报道方式能够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聚合同类题材的报道,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仅使负面新闻反映的社会问题更加具体、真实,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从而使受众对该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促进该问题的解决,这是社会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
例如2016年1月转载央视新闻报道《母亲逛街只顾自拍,儿子走丢浑然不知》、转载华西都市报《妈妈没拔车钥匙,3岁女孩驾车撞伤人》、转载潇湘晨报《男子见初恋致女儿走失》等均涉及年轻父母在外出时如何照顾儿童这一重要议题。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媒体应以专题报道方式进行议题整合,为年轻父母及相关受众提供建议与参考,发挥负面新闻的“引路”作用。
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中,主流媒体拥有巨大的平台、记者等新闻资源,应当有信心在互联网中坚守阵地,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力。不少研究也发现,深度报道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有力武器之一。因此,面对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深度报道,“化零为整”的报道方式有助于挖掘负面新闻的真正价值,通过整合,避免相同的社会问题反复发生。
四、总结
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负面新闻的报道?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商业媒体对于博人眼球的噱头和富有冲击力的话语的追逐,确实在短期之内能够吸引受众,获得很高的专注度和点击量。到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让负面新闻发挥其建设性的作用。而是在不断的情绪激荡与焦虑中,将负面新闻的感性元素不断强化,而忽视了问题的解决。因此,主流媒体更需要做好负面新闻的建设性报道工作。从数量上平衡正负面报道,营造平稳的舆论环境;从话语构建中搭建客观理性的新闻内容,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布信息的特点及时推送新闻评论,正确引导舆论,代表人民发声;破除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漏洞,以专题式方式挖掘其背后的存在问题,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负面新闻的建设性价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