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7

国际报道中的议程建构与叙事策略: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3】

王沛楠
2018年01月25日14:22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第三阶段

在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结果正式出炉。在南海仲裁案期间,这个议题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纽约时报》在对于南海仲裁的报道中,模糊了仲裁庭和法庭,仲裁结果与司法结果的差别,将中国不接受仲裁结果的态度曲解为与国际法体系的对抗,从而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塑造了中国“破坏者”的形象。

人物:

中国: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从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的2013年开始,《纽约时报》在报道南海问题时基本上都会增加一段关于南海仲裁的背景介绍,其中“中国拒绝参与仲裁”是最常见的对中方立场的表述,但却从来没有对中国为什么拒绝参与仲裁,仲裁与国际法庭的关系之类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这就为《纽约时报》塑造中国 “国际秩序破坏者”的形象提供了机会。

特别是仲裁援引的《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是国际法体系的一部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被《纽约时报》利用,围绕着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这个概念进一步地巩固了中国“国际秩序破坏者”的形象。

But they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tribunal process if China wants to be recognized as a leader in a world that values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within a legal framework(如果中国真的想被承认是世界的领导者,它就应该参与这个在法律框架下解决争端的仲裁过程)

……a conspicuous test of Beijing's 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law and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这对北京是否尊重国际法和多边协调组织是一个明显的考验)

在南海仲裁前后的报道中,《纽约时报》不断以诸如上文所示的修辞明示或暗示中国在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法框架,强调中国不能够很好地承担国际责任,无法像其所宣称的那样成为负责人的大国。而这样的设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道义感召力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但事实上,中国所面对的是菲律宾提起的仲裁,而非国际法庭的审判,中国拒绝接受仲裁结果并不等于中国在破坏当前的国际秩序。《纽约时报》隐藏了细小而重大的事实,借助这种关键信息的模糊处理扭曲了事实,但也成功地实现了“有目的的构建现实”的要求。

美国:国际秩序维护者

与中国的形象相对应,美国在这一阶段不仅是区域秩序的维护者,更肩负起了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回溯整个事件,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的名义介入南海问题,但第三阶段中的叙事已经与航行自由的修辞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一阶段中美国已经成为南海问题中最重要的角色而无法被忽视掉。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call on all claimants to halt land recla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ization of featur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美国坚持要求所有声索方停止对南海土地的声索,在南海进行建设和军事化过程)

Obama urged the Chinese to stop military activities there and endorsed a process of arbitration to se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Beijing and its Southeast Asian neighbors.(奥巴马敦促中国停止军事活动,并致力于通过仲裁解决中国与它东南亚邻居的争端)

而在这一阶段,包括菲律宾、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已经很少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出现了,它们已经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在南海的问题上现身。这个议题被《纽约时报》完全塑造成了中美在南海的一场大国博弈。

情节:

中国拒绝承认南海仲裁的有效性,破坏国际法律与秩序,不能作为负责任大国承担起维护国际秩序和领导世界的责任。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守卫者,维护者地区安全与国际秩序不受破坏。

(四)《纽约时报》南海报道的总体性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纽约时报》通过各种修辞技巧,搭建了一个关于南海问题的完整“故事”。包括中国、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参与其中,步步深入的情节向着美国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并将中国塑造成为美国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大反派”形象,以彰显美国在故事中的正面形象。从中可以发现,美国媒体在建构议题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以“改写”事实,塑造受众对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改写并不是无中生有或者掩耳盗铃的,而是基于某些新闻事实,但又选择性地报道和解读这些事实而形成的。

下表将上述两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由此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综合地分析《纽约时报》是如何“勾画”出自己的“南海故事”。

对于《纽约时报》的忠实读者来说,对于“南海问题”的认知过程基本上就是上表所描绘的情形。基于这种框架,读者很容易去支持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并对中国在南海的所作所为产生负面情绪。基于《纽约时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这样的叙事也很容易影响到国际社会甚至国际主流舆论的认知。

四 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通过对《纽约时报》在南海问题上的报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完整塑造了关于“南海问题”的一整套阐释框架。《纽约时报》构建的框架与设定的角色都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战略步调一致,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体现出美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事务和国际报道与政府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刘琛,2011)。而对于媒体自身的报道而言,通过叙事和修辞技巧的运用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形塑有利于本国国家利益的战略叙事以此影响国际舆论是其主要的目的。因此,通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国际报道中的战略技巧,对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媒体与政府的联动是实现外交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在进行涉及到国家利益的议题时进行的报道绝非孤军奋战,媒体的报道框架和价值倾向与美国政府主导的叙事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说明美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是美国政府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利用自身的较强的传播能力和丰富的传播渠道在国际社会营造舆论,以便为美国政府的战略铺平道路(吴飞等,2013)。

其次,在议程设置上需要增强议题管理的能力。长期以来,舆论引导是处理舆情的主要手段。当中国以“大国外宣”的战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国际舆论引导”这样的方法论(任素琴,2009;张开,2015)。但事实上,国际舆论的复杂多变与“舆论引导”在国际社会所面对的意识形态冲突都使得传统的舆论引导策略在国际舆论场上很难奏效。因此,当前的国际传播需要建立起议题管理的思维。议题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舆论引导,强调在议题发酵到扩散的全过程中都需要有意识地建构相应的话语表述和解释,并以此影响受众对议题的理解,将议题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引导。

第三,要将宏观的战略传播与微观的策略叙事相结合,共同构建议题管理的框架。从《纽约时报》的报道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对一个议题的报道不是漫无目的的四处开枪,而是在不同阶段有意识地设计了不同的叙事框架,并通过修辞技巧有意识地搭建起这样的框架,以影响公众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国主流媒体也需要有意识的对事件发展进行预判,有意识地设置传播框架和传播战略。同时,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也需要围绕着传播战略设置有效的修辞,利用叙事策略对议题进行“包装”和“化妆”,以引导受众和舆论接受既定的战略目标。

自2013年以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目标就成为主流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讲故事的能力在宏观上就是设置议题的能力,在微观上就是修辞和叙事的能力。只有把握住这两种技巧,并配合国家发展的总体性战略,中国的主流媒体才能真正把讲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起来,才能为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